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三线精神心得体会大学生简短 三线建设精神心得体会大学生(4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三线精神心得体会大学生简短一

“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锻造出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2018年10月,中宣部将“三线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救灾精神等一起,列为新时代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奋斗精神。传承和弘扬“三线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一、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

上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日益恶化;美国派出第七舰队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使越南战争的战火燃到了中国的南部边界,矛头直指中国;同时,美国在日本和朝鲜半岛驻军的军事威胁一直存在,台湾叫嚣反攻大陆、印度挑起中印战争……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1964年,中共中央做出了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二、三线建设的内容和成就

1964年至1980年,“三线建设”历时16年,贯穿“三五”、“四五”、“五五”三个五年计划,国家投入资金2050亿元、安排筹资项目1100个,建成了重庆兵器工业、攀枝花钢铁、德阳绵阳装备制造、青海核工业等30多个工业基地;新建了成昆、川黔等10条8000多公里的铁路干线、25万公里的公路;整治了长江、嘉陵江等8800多公里航道;建立了相对于全国独立、“小而全”的国民经济体系、工业生产体系、资源能源体系、军工制造体系、交通通信体系、科研研发体系和战略储备体系。

20世纪60、70年代,“三线建设”如火如荼,一大批国防军工和科研单位落户宜昌,增加这么多用电大户,湖北及邻近省份电力严重短缺。1970年12月26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中央关于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批复的送审文件上批示“赞成兴建此坝”。1970年12月30日,葛洲坝工程开工,为纪念毛泽东主席1958年3月30日视察长江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命名为“330工程”。1988年底,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成,成为万里长江上建设的第一个大坝,是我国水电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三、三线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是巩固了国防,强化了中国的工业和国防发展的布局;完善了国家的战略纵深。

二是实现了生产力向西部地区的布局,缩小了中国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的差别,为区域协调发展和后来中国西部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交流。

四是充分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能优势,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为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经验。

三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共同探索伟大复兴过程中的一段难忘的来时路。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听从党和政府的召唤,义无反顾地奔赴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扛人挑,开展“三线建设”,在恶劣艰苦的环境中,无私地奉献他们的才华、心血和青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是建设者们在三线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长期孕育出的一种行为规范、价值标准和共同信念。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民族的觉醒,需要千千万万普通人的艰苦奋斗。为人民不懈奋斗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带领人民一起奋斗是共产党人的使命。

对于三线精神心得体会大学生简短二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学习党史,就要从党的奋斗历程中去感知“大道”,从博大精深的党史理论中汲取力量、升华自我,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加坚定不移跟党走。

“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锻造出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2018年10月,中宣部将“三线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救灾精神等一起,列为新时代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奋斗精神。传承和弘扬“三线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一、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

上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日益恶化;美国派出第七舰队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使越南战争的战火燃到了中国的南部边界,矛头直指中国;同时,美国在日本和朝鲜半岛驻军的军事威胁一直存在,台湾叫嚣反攻大陆、印度挑起中印战争……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1964年,中共中央做出了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二、三线建设的内容和成就

1964年至1980年,“三线建设”历时16年,贯穿“三五”、“四五”、“五五”三个五年计划,国家投入资金2050亿元、安排筹资项目1100个,建成了重庆兵器工业、攀枝花钢铁、德阳绵阳装备制造、青海核工业等30多个工业基地;新建了成昆、川黔等10条8000多公里的铁路干线、25万公里的公路;整治了长江、嘉陵江等8800多公里航道;建立了相对于全国独立、“小而全”的国民经济体系、工业生产体系、资源能源体系、军工制造体系、交通通信体系、科研研发体系和战略储备体系。

20世纪60、70年代,“三线建设”如火如荼,一大批国防军工和科研单位落户宜昌,增加这么多用电大户,湖北及邻近省份电力严重短缺。1970年12月26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中央关于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批复的送审文件上批示“赞成兴建此坝”。1970年12月30日,葛洲坝工程开工,为纪念毛泽东主席1958年3月30日视察长江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命名为“330工程”。1988年底,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成,成为万里长江上建设的第一个大坝,是我国水电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三、三线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是巩固了国防,强化了中国的工业和国防发展的布局;完善了国家的战略纵深。

二是实现了生产力向西部地区的布局,缩小了中国沿海与内地、东

三线精神心得体会大学生简短 三线建设精神心得体会大学生(4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大家想...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