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新概念心得体会如何写 39条教育新理念心得体会(六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学习教育新概念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科学发展是主题,安全发展是根本。安全是企业的生命,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不变的主题,只有安全生产,才有个人的幸福、家庭的幸福、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只有把安全意识和实际行动两者同时进行,才能在本所发展中做出我们长期的安全工作。
安全,在我周围的人都认识这两个字,如果用实际行动对于我们员工来说就是太麻烦,但我知道安全对于一个农电员工来说是太重要了。
今年6月是第十一个全国“安全生产月”,通过参加公司组织的 “安全学习”活动,我更加深了对安全的理解,进一步理解了安全生产知识,增强了安全意识,“关爱生命、安全发展”的主题更是深入我的心中。
安全是我们企业前进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安全应该从“心”开始,在开始某项生产作业时,先用心考虑各种安全隐患和危险点,事先做好预防措施,作业中时时处处牢记安全,克服麻痹大意、三心二意、马马虎虎的思想,加强对安全的重视,才能实现亲人朋友对我们“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的渴望,才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
六月就要过去,“安全生产月”活动也告一段落,可是安全生产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希望在今后的生产中,我能以本次“安全生产月”为契机,更加关注安全,更加关爱生命,用我的实际行动来爱护我周围的员工,用实际行动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为湔氐供电所安全生产的稳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安全生产是个圆,没有起点和终点。如果这个圆有所断裂,就有可能付出血的代价。但现实工作中,开关已经拉下,天气晴朗就不必要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了吧;工作位置离地面仅两米多高,不系安全带也没事;驾驶机动车辆三令五申要求手续奇全和穿戴好个人安全用品,但没发现感觉没事。每天重复的工作,今天也不会有事。“今后的工作,这里一定要注意了!”可是,往往一段时间后,又总是认为那些离我们太远了。我不会如此倒霉吧?差一点没关系的,只要不出事就可以了,渐渐地麻痹思想,慢慢的动摇立场。然而,事故快报中那一起起事故案例,正是因为相差了那么一点点就酿成了事故!一个生命的凋零,就意味着一个家庭的痛楚乃至解体。这后果,这悲伤,你能想象到吗?诚然,他们是不幸的,可话又说回来,这些不幸却又是那么地让人心痛啊!这不幸原是可以避免的,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只要不偷那么一点点的懒,只要按照规定多做一点点,结局可能就不大一样。等等。每天面对同样的工作、同样的环境、同样的面孔,久而久之思想上就形成了“零概率”、“不可能”的观念,这种观念是大多数事故发生的根源所在。我们应当牢记: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不是哪几个人坐在一起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付出血的代价换来的。因此,必须在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我们的安全行为不是做给上级检查的,把“不可能”的观念永远消除,工作中严格按操作规程去做,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安全生产常抓不懈,才能有效地抓好安全生产。如我们的安全工器具在家时它是与周围物品隔离的,但到了外面你看我们的接地是如此的混装;(该照片是西明电力公司施工一队)
安全和健康,是人类最幸福的事情;安全工作更是供电企业生存的关键,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产和效益,还关系到家庭的幸福美满。在安全生产中,有些小事,只要我们多用点心、多动一下手,就可以顺手做好,从而就能保障我们的安全。但因为是“小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于酿成祸灾。个人行为细节是否安全,规章制度都有明确规定,大家也都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但就是有人不在意,在安全认识上存在误区,掉以轻心。如进入作业现场不戴安全帽、在检修作业中不按规定穿戴工作服等,认为安全是做给领导人看的、是应付检查的,领导在时、全副武装,一切按规程操作;领导一离开,立刻变得大大咧咧、松松散散、满不在乎;甚至视安监人员的提醒为“多管闲事”,产生抵触情绪。是的,这次的确没有发生安全事故,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但是,一次、二次……,时间长了就会养成一种习惯,给自己的人身安全埋下了隐患,一旦出了事故,轻者则皮肉受损,重者生命攸关,到头来必然是自食其果。
所以,我们的安全不能如标语那样用语言宣传,而是要用实际行动,许多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发现了隐患但只是写于检查单或是安全隐患这样流于形式主义的书面上,由于长期的疏忽,发生在一瞬间的事情,稍不注意,就会酿成悲剧。安全工作规程及制度,都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我们决不能以同样的代价去验证。我长说,安全带是自己的保障,不是用来检查的,而确实是自我的安全保障。
安全无小事,防范靠自己。
关于学习教育新概念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满怀信心为谱写高质量富美鹤城更加出彩绚丽篇章提供坚强保证,即日起,中共鹤壁市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中共鹤壁市委党史研究室、鹤壁日报报业集团共同发起“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百题竞答”活动,希望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踊跃参与,共同来挑战。
本次竞答活动主要涉及中共党史、新中国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鹤壁历史、“两个高质量”等方面的内容,共设置了100道竞答题。活动可通过鹤壁日报、鹤壁新闻网等微信公众号进入答题程序;答题完成后需要提交答题人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及工作单位;参与者可从100道试题中随机抽取30道进行答题。本次竞答活动从即日起至6月25日为学习阶段,6月26日、27日为答题阶段。本次活动设组织奖和个人奖若干名,获奖名单将在《鹤壁日报》予以公布。
1.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2.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在上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3.党的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4.七一五“分共”事件,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后失败。
5.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6.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宁冈,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7.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召开。
8.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9.1936年10月,红四、红二方面军先后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会师,胜利地结束了长征。
10.延安整风运动的基本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11.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党的七大在延安举行。这次会议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12.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学生爱国民主运动是一二·一运动。
13.全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是淮海战役。
14.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会议着重讨论党的工作重心实行战略转移,即从乡村转到城市的问题。
1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工业化。
16.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正式确立。
17.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基本建立之后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强调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和国家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18.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会后,以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为标志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
19.党的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20.全国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始于1963年。
21.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2.1964年12月至1965年1月,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这次会议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23.1967年2月,谭震林、陈毅、叶剑英等老同志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提出强烈批评,却被江青、康生等人诬为“二月逆流”。
24.1977年高考制度得到恢复,全国高校重新通过统一考试招收新生。
25.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约评论员文章。由此,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国展开。
26.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受到与会者热烈拥护,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27.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确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28.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29.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0.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31.1987年召开的党的
学习教育新概念心得体会如何写 39条教育新理念心得体会(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