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以案促改个人心得体会和方法 以案促改个人心得体会教育整顿(七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推动以案促改个人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xx村位于xx镇西南,距沪蓉高速xx互通2公里,距xx城市17公里,在建梁开高速公路在村内与沪蓉高速相连,xx河道服务区北出口位于村内七涧河处;xx河流、七涧河流经xx村子,长6公里。全村幅员面积4.33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1149户,3617人,耕地面积3500亩,林地面积296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风调雨顺,开发绿色蔬菜、优质粮油、经果、渔业等特色农产品的基本条件得天独厚。现有专业合作社和大型养殖户5户,转让土地600多亩。实现了公路、水、电、邮、讯全覆盖。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8万元。村党总支部设有农村支部、英丰蔬菜专业合作社支部和黄瓜支部,现有党员72人,其中女党员23人,大专以上学历4人。
按照工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方针,全面推进工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和组织振兴。到2022年,农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人均纯收入达到2.2万元;到2035年,农业和农村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50年,农村将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将全面实现。
(1)实施xx河菜公园建设项目促进产业振兴。
重点建设有机蔬菜、优质粮油、生态鱼等工业项目,xx村庄建成了兴业的乐园。
1.全力配合x建设x河菜公园,流转土地500亩,整合涉农资金近1亿元由x组成x丰瑞公司与山东寿光业主合作,打造30万平方米的蔬菜大棚。努力叫响彩椒、水果黄瓜、西红柿等品牌蔬菜。
2. 以xx公司是领导者,转型升级生态养、休闲钓鱼、快乐食品是主要模式
业养殖基地270亩。
3. 以xx萍江农作物合作社为龙头,实行粮油轮作,全程机械化,发展优质油菜500亩;投入资金80万元发展瓜蒌等中药材200亩、西瓜200亩。
4. 对未流转的1000余亩土地争取区农业农村委立项投入资金600万元实施宜机化改造,打造高标准农田,引入业主或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打造优质粮油基地。
5. 依托xx河服务区与xx村小环道高度融合的契机,多渠道投入资金200万元打造蔬菜公园展示窗口。
6. 在xx村建设农产品电商平台1个,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
(二)实施xx河流域治理工程,推动生态振兴。
1.投资1000万元建设xx村蔬菜公园核心区xx河流域4.8公里、1.6米宽彩色人行步道,配套建设座椅、路灯、标准公厕等。
2.在已改造新建265座卫生厕所的基础上,再新建改造卫生厕所800座。
3.投入1200余万元实施全村“一带二环”15公里道路拓宽油化改造;投入160余万元硬化组级断头路和入户道路3公里,让农户的小车都能开到自家大院。
4.对未改造的农村房屋300户进行风貌提升改造,在七涧河中桥、双河口、xx村桥头、xx村电商中心等处打造3-5家星级农家乐。
5.对已批准建设的38亩新农村用地进行规划建设。
6.制定xx村卫生考核奖惩办法,推行垃圾分类综合回收利用。对评比出来的卫生家庭、最美庭院给予奖励授牌。
7.推行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科学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8.对村卫生室进行升级改造,方便村民看病就医。
(三)实施黄桷树文化公园建设工程,推进文化振兴。
1.实施“一园三点”建设。利用夏家观千年黄桷古树和寨文化的历史底蕴,多渠道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将位于xx村10组的夏家观50亩土地进行综合利用,建设xx村黄桷树乡情文化公园,将山寨文化、农耕历史、千年古树融入一体打造集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乡村风情公园,把“心向最高处、根植最深处”黄桷树精神发扬光大;在农户黄桷树院落集中点合理布局3个文化活动点,建设小微广场,配套书报、音响、棋牌和体育健身设施等,增强xx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2.投入50万元建设文化宣传长廊100米,将党的方针政策、打黑除恶、反邪教、禁毒戒毒、防诈防骗、防火防盗、xx非遗、特色产业等进行宣传,提升xx村整体形象。
4.制定村规民约,反对陈规陋习,树立新时代新风尚。
5.鼓励村民对孩子的培育教育,对考入大学的学生家庭授予大学生家庭牌匾。
(四)实施人才培育引入工程,推动人才振兴。
1.引智借才,与山东寿光和科研院校合作,打造优质蔬菜品牌3-5个,提升农产品品质。
2.通过区农业农村委培训50名农业技术实用人才,为蔬菜公园和优质粮油基地建设配套服务提供人力技术支撑。
3.建立xx村成功人士联谊会,将他们的成功经验、资金、技术发扬光大,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4.组建劳务公司,为企业、业主提供人力支撑。
5.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本土大学生回乡创业。
(五)健全深化组织建设体系,推进组织振兴。
1.加强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增强为民服务本领,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增强党总支凝聚力、战斗力。
2.搬迁新建标准化村级服务中心,提升窗口形象,方便村民办事。
3.坚持“三会一课”制度。
4.坚持“四议两公开”制度。
5.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严厉打击邪教组织,非法宗教活动。
6.完善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
7.实行党徽佩戴、党员家庭挂牌行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区政协副主席陈命安联系指导xx村乡村振兴示范工作。
2.区生态环保局牵头区社保中心、区电信局具体联系帮扶乡村振兴示范工作。
镇成立以党委书记xx为组长、镇长xx、副镇长程xx为副组长的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加强对xx村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
4.区里派驻xx村的第一书记xx具体负责部署落实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5.驻村干部、村支两委成员分工合作,各负其责,包组、包点、包项目具体落实。
主题推动以案促改个人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营口市供销社关于大力推动乡村振兴
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l8】1号)和辽宁省供销社《省供销社关于大力推动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辽供发【20l8】20号)精神,更好地发挥供销社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不断拓展经营服务领域,延伸服务链条,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增强为农服务综合实力,将供销社打造成为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为推动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应有作用。
——坚持为农服务方向。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必须坚持“为农、务农、姓农”,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系为核心,带动人民群众全面进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供销社为农服务层次和水平作为主攻方向,通过优化结构、提质增效,增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在推动质量兴农中发挥积极作用。
——坚持质量兴农发展战略。引导社有企业牢固树立以质量和诚信为核心的发展理念,推进社有企业积极参与先进质量管理、食品安全管控,提升农业优质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水平,生产出更多质优、价廉、物美、实用的高附加值农产品,加快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
——坚持县域经济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五大区域战略”,大力发展新业态,积极培育新动能,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供销社经营服务规划与县域经济发展格局相融合,促进县、乡、村经济全面发展。
到2020年,全系统商品销售总额年均实现增长10%以上,汇总利润年均实现增长7%以上;全系统新增农产品深加工企业2个,实现农产品市场交易额8亿元,新建农产品配送中心3个,新发展农产品终端销售网点20个,新建乡村电商服务站点31个,力争实现线上交易额300万元;全系统新建、改造基层供销社20个,新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3个,新发展为农服务中心8个,开展土地托管(流转)服务面积达到4万亩。
到2035年,供销社经济发展跃升到一个新台阶,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层组织体系更加健全,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更加便捷高效,与农民利益联结更加紧密的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为实现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到2050年,供销社全面建成与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相适应的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供销社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严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结构调优,产品升级,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增强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1.扎实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批发市场、冷链物流建设和多种形式产销对接,逐步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完善农产品加工、流通标准体系,实施农产品加工质量提升行动,支持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检验检测、质量追溯等功能,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以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为目标,培育一批新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集配中心、销售终端,发挥供销社在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2.不断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加快县域供销社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升级改造,积极开展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公益性交易市场试点,发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骨干龙头作用,更好地推广应用现代化交易方式,提高农产品交易效率、销售规模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快建设农产品直供市场或菜店、直销专区等,大力发展直供直销,带动农产品基地发展和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和组织化程度。依托各地特色农产品和产业优势,强化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和田头市场的仓储、物流、冷链设施建设,畅通农产品销售,形成布局、功能、规模灵活多样的产地批发市场和集配中心,从源头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产品损耗。
3.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业态。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新的商业模式,打造覆盖全市的农产品电商平台,积极融入全国供销社系统“供销e家”全国一张网,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积极组织引导农民和各类农产品经营主体开展网上销售,
打造农产品网销品牌,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快兴建县域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和乡村电商服务站,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现代网络手段开展农产品批发、零售和产销对接,促进“网货进村入户,农货上网进城”,不断满足农民生产生活新需求。
4.大力开展全环节农产品检验检测。从生产、技术、管理三个层面入手,加强质量监督,依托供销社系统或第三方检测中心,积极推行产品、服务与管理体系认证,开展农技推广和农产品检验检测服务。在产地强化农药残留等检验检测,流通环节、消费终端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和二维码生产信息溯源,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食品安全。
发挥供销社综合服务优势,积极创新和优化服务供给,加快打造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1.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围绕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等问题,供销社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广“农商银”商业模式,建设为农服务中心,采取大田托管、代耕代种、股份合作、以销定产等多种方式,为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资供应、农机作业、收储加工等系列化服务,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设新型庄稼医院,为农民提供农资供应、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等技术咨询服务,以及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和接访答疑活动,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合理用药,引导农民科学种田。
2.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积极引导小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效解决小农生产因规模不足而导致的交易成本过高和生产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升市场竞争能力。针对小农户生产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综合服务平台作用,积极探索更多适应小农户生产特点的社会化服务形式,围绕生产中的农产品销售、技术、储运、加工、信贷、保险等需求,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更多个性化、精准化、便利化服务。统筹用好供销社涉农企业、科研院所、社团组织以及基层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等经营服务资源,建立分级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服务小农生产的合力。引导社有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小农户签订生产合同发展订单农业,积极承接有关政府购买服务,为农民提供相关公益性项目。
3.推进基层社升级改造。强化基层社合作经济组织属性,通过劳动合作、资本合作、土地合作等多种途径,采取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联合社、建立产业合作关系等多种方式,将基层社建设成为以农民为主体的综合性合作社。拓展基层社服务功能,突出为农服务特色,以信息化为手段,引导基层社适应农民生产生活新需求创新经营服务,加快推进基层传统流通网络现代化改造,优化基层社经营服务网点布局。
供销社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充分发挥供销社的优势,一方面要指导农资企业由卖农资向卖服务转变,科学配方施肥,减少水土污染;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美丽乡村与特色小镇建设,促进乡村宜居。
1.加大有机肥推广利用。有机肥应用,有利于土壤提高自净能力,有利于减少土壤中有害物质对农产品质量危害,有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持续发展。全市供销社系统要积极参与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土地治理等项目建设,引导农民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积造施用有机肥。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对有机肥在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利用的示范作用,弓}领有机肥替代化肥,通过有机肥推广使用,生产优质农副产品,打造一批绿色产品、特色产品、知名品牌,提升农产品供给质量。
2.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发挥供销社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的重要作用,探索推广农药统一配供和
推动以案促改个人心得体会和方法 以案促改个人心得体会教育整顿(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