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卫生院教育整顿心得体会精选 医院教育整顿心得体会(四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1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卫生院教育整顿心得体会精选一

200x年以来,在中共屏边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关心和帮助下,白河乡党委、人大、政府以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州委五届四次全会、县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与县委、政府签订的各项目标任务,团结和带领全乡各族人民,与时俱进、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现就我乡党政班子2003年以来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报告:

尽心全力抓好各项工作

认真抓好财税工作

白河乡党政班子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心来抓,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的目标,切实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抓紧抓好,加强农业结构调整,抓好科技推广,每年年初就各项中心工作都做了精心安排布置。

乡党政班子始终按照“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水平,增强发展后劲,再创发展辉煌”的发展要求。树立稳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财政观念,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支持经济发展,加快经济增长;强化税收征管,确保财力增长;同时主动配合工商管理部门,全面清查掌握税源,确保不漏税,做到应收尽收。坚持依法治税理财,强化财政监督,防范财政风险,努力提高财税运行质量。严格财税收支纪律,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加大了税收征管和组织收入的力度,提高了税收收入。每年都超额完成县下达的目标任务。财税收入实现了逐年快速增长的好势头。仅2005年1—10月,就完成财政收入169.89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9.69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达2100万元;全乡现个私经济发展到300户,从业人员500人,注册资金达410万元。

——在农田水利建设上,着眼长远规划,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力度。为确保农业生产浇灌用水,确保农业增产增收,2003年以来共投资80万元解决大树、上期咪、螺丝塘等人畜饮水工程35件,修复各类大小沟渠18条,新增浇灌面积240亩,改善灌溉面积670亩,有效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在公路建设上,采取国家项目投资、群众投工投劳、引进老板投资等多种形式,累计投资410万元,完成了白团公路马马狗街丫口至团结四寨段断头路工程的建设工作,完成了腊哈公路和坡头公路路面改造工程,完成底西底、麻布冲、官房、南斗北等25条乡村公路建设,启动了白河至大树塘公路建设,全乡通车里程从153公里增加到了249公里,自然村通路率达59%。

——在土地、城建工作上,2003年以来,合理调整经营土地资源,积极加大力度治理街道脏、乱、差现象,深入农村调处土地权属纠纷34起,制止非法占用耕地6起,接待来信来访284人(次)。投资157万元兴建了大水、麻布、团结、胜利、坡头五个村委会办公室,另外,积极协调投资,完成了白河粮食农贸市场建设;多方筹资起动总投入近600万元的四寨街道新区建设,推动了乡村集镇一体化进程。

稳住吃粮,增加收入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因此继续把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作为全乡的工作重点,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调优农业内部结构,狠抓科技推广,强化扶贫攻坚,农业生产能力有所增强。重点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全乡粮食播种面积达65843亩,其中杂交水稻10563亩,杂交玉米9806亩,经济作物12591亩。种植各种蔬菜蔬菜2307亩,甘蔗种植4823亩,木薯3924亩, 水果甘蔗、木薯成为农业增收亮点;实现池塘养鱼37亩,稻田养鱼30亩。

其次深入宣传《森林法》、《云南省森林条例》、《退耕还林条例》、《林业发展纲要》。加大植树造林工作和林地管护工作力度,造林成效明显,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4026.3亩,发放林权证书13671.3亩,完成腊哈村委干田样板林340亩,确保了样板林的窗口示范作用。为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完成沼气建设2557口,;加大林政执法力度,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三年共查处林政案件44起,林政案件调处率达100%。

在原有的基础上,白河乡党政班子通过大力引资,目前全乡共有企业434个。其中,股分制企业2个,私营企业4个,个体企业428个;个私企业从业人员1200人。全乡形成以屏边县黄磷厂、屏边县卓尔单晶硅业有限公司为主,其它私营企业、个体企业为辅的工业体系。预计2005年底,可实现营业收入5350万元,比2000年的2719万元增加2631万元,增长96%,年均递增19%。完成现价总产值5250万元,完成现价增加值2800万元。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业经济资源不断整合,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提档升级的局面已初现端倪。

积极争取省、州、县大力支持,招商引资白河进行开发,共引资11606万元,完成了装机容量3400千瓦的新桥河电站和装机容量12600千瓦的那么果河电站建设。引进云南峨山华泰实业公司对底西铅锌矿进行开发,将8.9公里的矿山公路开挖至底西底村民小组,打矿洞3个进行矿藏开发,使公路沿线的十多个村民小组1000多群众受益。

乡党政班子始终把扶贫工作作为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一项工作切实抓紧抓好,以开发式扶贫为根本途径,采取科技扶贫、安居工程扶贫、对口帮扶、挂钩扶贫、异地搬迁扶贫等行之有效的扶贫开发措施,进一步加大了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积极争取上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继续打好扶贫攻坚战,认真督促各项扶贫攻坚目标任务的落实,省农发行职工捐资10000元用于改善团结和胜利两个村委会学校办公和学习环境。三年来共完成了热水片区1—4号村,大水村委会溜马滩、新村、丫口寨、大树,团结村委会汤东733户3092人的异地搬迁,完成放阳村委会干河,喜乐村委会上期咪等300户1400人的安居房屋改造建设。完成了总投资130.2万元,完成了长3公里,宽3米、109户人家“沼气、猪厩、厕所”三配套的菲德基小康村建设建设。启动了麻布冲小学校舍和村委会办公楼搬迁建设,启动了胜利村委会洒卡文明卫生路建设,完成了胜利小学沐浴室和菲德基小康村道路建设并落实文化活动场地,完成了坡头小学院子路面硬化铺设及店塘人饮工程,完成了马达坎村道路建设以及汤东村房屋改造;争取90余头种母猪投放到菲德基和马卫皮卡马等村农户饲养;争取2005年整村推进项目4个(喜乐关房、底西的白石岩、毛木树、放阳老羊冲)和奔小康村项目1个,即团结菲德基。

畜牧产业:为把畜牧业发展成我乡支柱产业,一是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对重点户、村进行重点扶持,以点带面,促进全乡养殖业的发展。在团结菲德基小康村开展“三个一”工程(扶持100户农户、养殖1000头肥猪、每户创收10000元)工作已全面启动,现已落实母猪63头;在马卫村委会发展优良品种猪,现已落实母猪36头;在坡头村委会螺丝塘村开展饲养肉鹅工程(现已投放400只),基本形成规模化;在全乡海拔500米以下的100户农户中实施饲养母马的工作正在积极落实中。二是对喂养方式、猪种改良、疫病防治等科学养殖技术培训了22期1256人次。三是抽调工作人员深入村寨对“禽流感”和牲畜口蹄疫病防治进行宣传、注射疫苗。通过对猪厩改造,猪种的改良,喂养方式的改善,以及加强牲畜疫病防治等技术改良工作,促进了我乡畜牧业的发展,目前,我乡生猪存栏24300头,出栏5300头,仔猪生产8150头(其中杂交仔猪生产1826头),大牲畜存栏8955头,家禽饲养42413只,出笼15000只。大黄藤产业:为把大黄藤培植成我乡支柱产业,2002年种植大黄藤465亩(试种在生态林和肉桂地里、沟渠边和山崖旁,长势都较好,相对来说,特别是郁闭度在10%左右的地方长势更喜人)。今年我乡为把大黄藤产业真正培植起来,引进(gap项目)即协调1500亩土地给和泰药业有限公司在官房进行大黄藤示范样板种植,以点带面,促进我乡大黄藤产业的培植。矿冶产业:本着亲商、爱商、护商工作思路引进云南安宁立煜和云南峨山矿业有限公司,投资600万元对底西铅锌矿进行开发,使我乡招商引资工作又有了新的突破。

在小集镇建设中,乡党政班子大胆创新投资、建设机制,通过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等手段,鼓励和吸收社会力量、民间资金参与小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地处交通干线的优势,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农民进集镇建房经商。三年来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了1400米下水道及排污工程,建公厕一座。完成乡政府至邮电所、中小学至信用社的街道水泥路面铺设,2005年完成白河粮所集贸市场建设。除精心打造、全力经营白河街之外,又选择了四寨、大树塘、胜利洒卡三个集镇进行重点规划建设, 2004年完成了1300米的大树塘柏油路面铺设,启动了四寨街的扩建改造和胜利洒卡的建设。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街道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集镇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商贸业的发展,现在街道上已有小五金、超市、家具销售等商店330多家,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很方便地购物消费。不等不靠,采取社会筹集闲散资金,多渠道融资的办法,加速小集镇建设,转移了农村人口524人,农村经济有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积极探索对农民实行多种形式的直接补贴,切实做好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增加农民收入。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财政厅省农业厅2005年云南省粮食直接补贴试点办法和粮食作物良种补贴实施办法的通知》和县杂交玉米良种补贴工作会议精神,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数据核算,认真发放。良种补贴受益农户6997人,兑现资金43259元。全乡改革前农民年负担总额为148.7万元,人均负担75.75元;改革后全乡农民负担总额为39.4万元,与改革前相比,减负率达73.52 %,从总体上看,农民减负率达到了中央和省减负20%以上的要求。真正把党中央、国务院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落到了实处,使老百姓得到实惠。

农业科技方面:抽调农技站科技人员深入村寨开展各种技术培训,进行实地指导。截至2005年10月共举办科技培训134期,受训人数11191人,其中旱育稀植技术培训114期1623人,荔枝、龙眼管理技术培训16期1186人;香蕉种植技术培训14期194人;水稻、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15期、1114人;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培训15期1174人;发放科技书籍、宣传防治材料12400余份。教育方面:“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方面,乡党政班子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来抓,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教育与发展纲要》,五年来,乡人民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来抓,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教育发展实施纲要》,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巩固“两基”成果,完成“普

卫生院教育整顿心得体会精选 医院教育整顿心得体会(四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