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纪律作风整顿心得体会怎么写 作风纪律集中整顿心得体会(4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讨论纪律作风整顿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一)政治理论学习不够,遵守政治纪律不严格。对照自身情况,发现自己在政治学习上投入的时间还不够多,对政治理论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认为只要自己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就足够了,在政治理论的学习上花的功夫不够。这对于深刻认识党的内涵及党的宗旨,深刻把握理论并将理论用于指导工作来说有一定的差距。遵守政治纪律不够严格,针对社会上的一些有损党的形象的错误言行,没有及时挺身而出,运用媒体等各种渠道进行正面宣传引导,抵制不力。
(二)执行“八项规定”不坚决不彻底。
由于自己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对中央“八项规定”学习不够深入,自我约束不够严格,执行不够坚决彻底,具体表现为:
1.与群众联系不够密切,到村、企业调研时有时不够深入,存在走形式、走过场现象。
2.会风不够严谨,对会场纪律要求不严。开全体会时村干部时常发生迟到早退现象,接打电话、交头接耳等扰乱会场秩序行为时有发生。
3.出外访问、到村、企业调研、慰问老党员老干部和困难群众时有时安排随行人员过多,并分别使用专人专车接送,过于铺张,造成浪费。
4.勤俭廉洁意识淡泊,存在讲究排场,贪图享受思想。如违规使用超面积办公用房,上下班、节假日走亲访友等存在公车私用行为。
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现已按要求严格整改到位。
(一)学风不实,经验主义占据主导。我自1990年9月参加工作,199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组织委员、纪委书记、副书记、人大主席、镇长,2011年1月任乡党委书记,自认为有十几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凡事凭经验足以应付,忽视了理论学习,存在以干代学的现象,系统学理论少,学习形式和方法单一,与身边同志讨论交流学习不多,导致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特别是当工作与学习发生矛盾时,往往认为学习是“软指标”,可以往后推一推,从而导致学习的自觉性不高,而且学习的系统性不强,学习效果不佳。
(二)工作作风漂浮,实干精神减退。具体表现在:一是在日常工作中存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讲话落实讲话的情况。对于一些自认为不是很重要的工作,只召开班子会简单宣读一下文件,分配一下任务,缺乏后期的询查、督导与推进,致使工作成效不高。二是搞面子工程、“路边工程”。对待上级安排的一些工作,有时只注重发传单、刷标语,突出重点部位,做表面文章,工作不够全面深入。如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时,只将公路沿线村庄投入了较大力度,取得较好效果,而不沿公路的村庄投入的力度却相对较小,效果也相对较差。三是被动接受工作任务,缺乏灵活性、创新性和前瞻性。工作中服从上级安排较多,没有很好地、认真地沉下心来思索、发现、研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缺乏远见意识和创新意识,没能及时调整旧的生产关系与新的先进的生产力之间的适应关系,造成经济发展不够协调均衡,工农业发展存在滞后性。如在紧跟新区发展步调重点发展项目建设和三产服务业的同时,忽视了传统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由于缺乏政策引导和用地指标受限,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由于缺乏新、特、优产品的引入,现行的小地块种植不利于大型联合机械作业,生产效率低,再加项目建设造成的一系列的拆迁征地,耕地面积减少,致使农业经济发展缓慢。随着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和一系列大的征地拆迁活动相继开展,由于缺乏前瞻性、深入的调查了解和及时相应的应变措施,产生不少关于土地分配和征地拆迁补偿款分配和发放问题的矛盾纠纷,甚至发生越级上访事件。
(三)群众意识不强,为民服务的宗旨不够。主要表现为:一是基层调研不够深入。虽然也经常下村、企业调研,但却不够深入。与村干部、企业负责人和乡直部门负责人沟通交流较多,走村入户进一线倾听基层群众之声较少,直接听取基层群众意见不及时不全面,未能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对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的问题关心不够,没有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二是工作上存在“机关化”作风。了解基层情况侧重于听汇报和抽查,不够全面系统。解决问题坐等群众上门,与群众缺乏主动联系,不够广泛。与干部职工谈心交流较少,平常有事说事,没事不找,对干部思想状况和基层干部生活情况了解不全面,帮助干部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不多。三是存在家长作风和主观倾向。在处理一些事务时,时常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主观意见为准,认为其他同志的判断不如自己,搞“一言堂”,听取同志意见较少。四是民-主监督制度执行不到位。作为党委书记,在班子成员和各部门分工上有些不完善之处。班子成员和各部门之间分工负责多,交集少,部门之间信息沟通较少,团结协作和相互监督难以实行。五是贪图享受,官气官风时常存在。平时习惯于“出门开车门,进门开房门”被人伺候的生活方式,“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凡事亲力亲为的生活工作作风日渐消减。
(四)贪图安逸,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有所弱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思想有所淡化,追求安逸、贪图舒服的思想有所滋生。面对新区新的独特的发展形势,思想上存在“求稳多、求进少”的倾向,缺乏极为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时存在“干累了,歇口气”的想法,缺乏“踏石留英抓铁有痕”的劲头,亲历亲为少了,有时还当起了“二传手”甚至“甩手掌柜”;能加强基础工作的事情,有时考虑大家的习惯,虽然也提要求,但强力管理的习惯少了,多数是点到为止;钻研业务的精神少了,有时认为学了业务用不上,用时再学也不迟,面上足够应付了,何必再苦自己。
(五)勤俭之风消退,奢靡之风滋长。“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以艰苦奋斗、勤俭朴素为荣,以贪图享乐、奢靡挥霍为耻的思想逐渐松弛。在公务招待中有时存在好面子讲排场的思想,超标使用名烟名酒好茶,追求高标准,高档次。下基层调研、外地出差时更多考虑和讲究住所的档次、餐饮的标准。这其实反映的还是自我放松了思想改造,没有摆正工作需要与面子的关系。勤俭节约意识不够强。对节约一度电、节省一滴水、少用一张纸、珍惜一粒饭的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思想渐渐淡化,“长流水”、“长明灯”现象时常存在,没能以身作则,营造出全乡良好的节俭之风。
“四风”方面查摆的突出问题,关乎个人思想、工作、生活、作风,更关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政治纪律,深挖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重视不够,工学矛盾处理的不好。学习抓的不够紧,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系统学习不够、深入思考不够,指导推动工作不够,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够,集中学习与日常工作结合的不紧密,对“四风”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认识不足,意识形态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够。
(二)“公仆”意识有所淡保自命不凡,不珍惜向群众学习的机会,对走向基层一线,走进田间地头,走进车间工地,走到群众中去,真心向群众交朋友、认亲人工作不扎实、不深入;对真心拜群众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带着调研课题,问计于民,全面掌握社情民-意方面不够扎实、不够深入,“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
(三)存在党性修养没有随着工龄和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加强的现象。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和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主动担当精神,在艰巨繁重的工作面前,有畏难情绪,在问题矛盾面前退缩,在歪风邪气面前,不敢直接亮-剑。在点滴成绩面前,沾沾自喜,在本职工作岗位面前,安于现状、不思进龋
(四)如何坚持“两个务必”这一课题没有完全入脑入心、付诸于行动。对克己奉公,勤政廉政,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没有完全激发。工作上有时拈轻怕重,安于现状,不愿吃苦出力;学习上,满足于现有学识和见解,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不立新目标,缺乏新动力。
(五)艰苦奋斗精神不够强,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有所放松。对自己要求还不够严,在发扬艰苦奋斗等党的优良传统
讨论纪律作风整顿心得体会怎么写 作风纪律集中整顿心得体会(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