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团结公约心得体会范本 民族团结心得体会范文(八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描写少数民族团结公约心得体会范本一
阿不都是我的学生,他热情、大方、努力、阳光,他给了我许多美好的印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他的生活,一起聆听他与汉族师生的点点滴滴。
维吾尔族学生阿不都,是五团中心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在他一年级时,他就跟随父母来到五团,走进了五团一小的校门,从此成了汉校里的“小巴郎”。如今他已经16岁了,在五团学校上学也有8个年头了。八年来,他与汉族老师和同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的许多故事在五团中学传成了一段又一段的佳话。
记得在他刚进入五团一小的那一年,由于不同的文化差异和习惯曾经给幼小的他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巨大的困难。他在学校感受到了无比的困惑和恐惧。他是左撇子,害怕同学和老师的嘲笑;他不会说汉语,害怕老师不喜欢他,同学们欺负他;但他的疑虑马上就在小学班主任田荆树老师的帮助下消失了。田老师给了他太多的回忆,曾帮他学写汉字的是田老师,帮他说好汉语的是田老师,帮他处理同学关系的还是田老师……这位田老师帮助了他,后面也有更多像田老师一样的老师在默默的帮助着他。在学校温暖的大家庭里,他就像一棵努力汲取营养的小树茁壮成长。老师们的帮助也使得他比别的同学更懂事、更努力。由于他优良的品质和不懈的努力,从一年级到现在,他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优异的成绩和开朗活泼的性格也使得阿不都成为了同学们心目中的“小博士”、“小词典”、“开心果”。每当他取得优异成绩时,他都会说:这都是老师的教导和帮助的功劳,我自己并没有那么优秀。
在这样的环境下,阿不都渐渐地成长成为了一名中学生。进入中学的阿不都明显感到了课业负担的加重。可是他又遇到了一位无私帮助他的好老师——廖静文。廖老师知道他对汉语的有些意思不能完全理解时,总是想办法解释给他听,同时还让班里的同学帮助他。很快,阿不都就适应了中学生的学习,在第一次考试时,他就进入了年级前五十名。
阿不都还是一位“热心肠”。班里的桌凳坏了,他总是第一个发现,第一个维修;班里的玻璃碎了,他也是第一个买来新的装好;班里面谁的学习有困难,他总是第一个前去帮助;在学校组织的为玉树地震献爱心的活动中,他毫不犹豫的拿出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五元钱,捐给了灾区人民。课外活动中,他总是不落人后,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曾在团中学“五四汇演”中表演魔术,他用自己精湛欢快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好评,成为五团中学的小明星。他的“爱心”与“热情”使他成为了同学们心中最可爱的人。
但是与同学的交往中阿不都也遇到了一些困惑。那是上学期的事了,由于和班里的一名汉族女同学发生了一些小矛盾,阿不都很痛苦。他不知道为什么那位同学会误解他想帮助她提高学习成绩的好意,却总是对他心怀敌意,并且告到老师那里说自己欺负女同学。阿不都的困惑一度使自己很痛苦,但很快在阿不都了解了这位同学的具体情况之后而敞开心扉的化解了这场矛盾。
阿不都的生活是快乐的,也是阳光的。但是一件本不关他的事却让他惊恐不已,那就是发生在xx年7月5日的乌鲁木齐打x砸x抢烧事件。“7·5”时间的发生,一夜之间似乎每一个维族同胞都成了怀疑的对象。7月7日这天阿不都没来上课,老师们为他担心,同学们议论纷纷。7月8日,阿不都仍然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出现在同学们的视野当中。有调皮的同学逗他,“阿不都,你昨天是不是去乌鲁木齐了,干了啥坏事?”“阿不都,以后我们再也不去你们家玩了。”……作为一个15岁的中学生,他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他只是微微一笑置之,和往常一样上课、写作业……在学校开展的少数民族同学座谈会上,他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他说,如过没有汉族同胞对他们家的帮助,没有汉族师生对他的照顾,没有的繁荣发展也就没有他的幸福生活和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7·5”x事件的发生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愚昧和无知而犯下的滔天罪行,他也深深地为遇难的同胞感到伤心和难过!因此他懂得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他,就是我的维吾尔学生阿不都,他正像一只小鹰展翅翱翔在蓝天,他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也是民族团结的“新模范”,我们期待着他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用这些平凡的小事来铭记这个维吾尔学生的不平凡,这将使我们更懂得“民族团结”的伟大意义,为了我们下一代的美好生活,请我们紧跟党的民族政策和方针,做一个维护民族团结的好公民!
谢谢大家!
描写少数民族团结公约心得体会范本二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唱出了两千万天山儿女的心声。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新疆大地安定祥和,到处奏响民族团结的凯歌。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五千年的辉煌,五千年的历史,留下了璀璨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中华美德熠熠生辉,民族精神世代传承。
在华夏大地,这片波涛汹涌的大地上,在寒风凛冽的世界第一高峰,插着一面用爱凝结成的,万古流芳的旗帜。它,就是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不屈不挠、自强不息”为目标的民族精神!
白克日?卡依尔是塔什店火电厂一位普通工人,今年夏天为了抢救不慎落水的汉族儿童,他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这名优秀的维吾尔族工人眼中,汉族同胞就是自己的“吐汗吾干木”(亲兄弟)。他不止一次地伸手援助遇到困难的汉族乡邻同事,替不认识的汉族病人垫付医药费,在各族群众中间传唱成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杨忠贤,巴里坤草原上的一名乡村医生。他为草原上的哈萨克族妇女接生3000名婴儿,挽救了数百濒危病人的生命,培养出上百名弟子在草原上救死扶伤。在他死后,哈萨克牧民破例第一次用自已的风俗接纳了这位汉族兄弟,将他安葬在雪山脚下的哈萨克族部落墓群中。
阿布旦,阿勒泰草原上的哈萨克族牧民。1996年冬天,阿勒泰地区遭受30年不遇的特大雪灾,上百名汉族矿工被大雪围困在离阿布旦家毡房不远的地方,随时有生命危险。阿布旦毅然把自家储备的面粉分给断粮的人,把自家正在怀胎的8头奶牛宰杀,将牛肉分给饥饿的汉族弟兄。他让冻伤的矿工住进自己的毡房并让儿子冒着被大雪埋没的危险踩着雪橇下山送信。他说:“为了挽救汉族兄弟的生命,就是遇到再大的困难和危险,也要把信送到。”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和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贯彻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立“平等、团结、互助、进步”的新型民族关系。在加强民族团结、搞好民族工作的实践中,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总结出一套成功经验,那就是加强对各族干部群众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开展群众性的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使民族团结的思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0年来,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以月促年,在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使他们懂得了“民族团结则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百姓遭殃”的道理。民族团结教育同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密切结合,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得到普遍尊重。同时,一大批德才兼备、立场坚定的少数民族干部被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
今天,我们又站在国旗下,面对
少数民族团结公约心得体会范本 民族团结心得体会范文(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