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手册家长心得体会实用 家庭教育手册心得怎么写(6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家庭教育手册家长心得体会实用一
蒲老师的儿子在高中时期由被动消极学习变为积极主动学习,离不开蒲老师一直注重培养儿子的自信心、独立性、自主性。让孩子全面发展这已是许多家长不可忽视的教育。
在由薛艳华老师带领的催眠式放松下,大家进入了轻松愉悦的状态,聆听蒲老师的教育心得。
蒲老师分享了两个主题:“学好”和“考好”。
首先要学好。要想学好就必须要有目标,目标必须要明确,一个明确的目标可以成为“学好”的一大助力。定目标要有高标准,要敢想,敢定高目标。蒲老师用孙子兵法中“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励志,必败”来解读了制定高目标的重要性。有了高目标,再细化目标,分步实现目标,“学好”就是囊中之物了。对于初三、高三孩子,升入心仪学校的目标如果可以与人生目标结合起来,并适时调整,则在人生路上会收益良多。
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学好”,主张补课。蒲老师对于补课也有自己的看法:尊重孩子,理性分析,不要一味盲从。蒲老师提出,多与老师沟通其实是“学好”的关键,老师是除父母外最期待孩子“学好”的人,家长若与老师及时沟通,双管齐下教育孩子,给予帮助,才能促成孩子学的更好。
“考好”是“学好”的有力表现。有了知识积淀固然重要,但一个淡定、平静的心态也不可忽视。淡定下来,平心静气,成绩自然会出来。蒲老师特别强调,家长不要把成绩当做自己的面子,如果自己足够优秀,我们不需要孩子给我们面子,当我们认真做事的时候,面子就会以结果出现,何愁孩子没有成果。
蒲老师用自己孩子在高考中考出最佳成绩的例子,让我们看到“不放弃”的神奇作用,正因为“不放弃”,孩子学好、考好、同时收获喜悦。蒲老师的教育充满精华,值得我们从中汲取,用更有效的方式陪伴孩子重要的求学生涯。
2022家庭教育手册家长心得体会实用二
一、案例背景
随着独生子女的普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最为明显的是家长对子女的百般溺爱和过多保护,对孩子提出的要求都想方设法给以满足。久而久之,孩子便形成一种理应被包容、被关爱、被保护的依赖型人格,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比如稍有不顺心的事就乱发脾气,即“任性”的习惯。
二、案例描述
又到吃饭的时间,我们一家人正吃饭。邻居家的小孩叫我家儿子出去玩。儿子听见了就要和他走。我说“你快吃,吃完饭再去玩。”儿子一下就赌气了,说“: 你不让我出去,我就不吃饭了。”我听了就很生气,训了他几句。儿子不但没听我的,反而哭着跑了出去。我妈妈见了就把儿子连哄带诱拉了回来。而且还当着儿子的面说我什么什么不好,儿子才不哭了继续吃饭。我与儿子的“较量”又以儿子的获胜而告终。
三、案例分析
面对现代家庭中这样常见的事例,我不免思索: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孩子的任性是儿童的心理思维特点所决定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在2 至7岁时思维具有不
可逆性和自我中心主义。所谓不可逆性就是指儿童无法改变思维的方向,使之重新回到起点,从另一面去思考问题。所谓自我中心主义就是这一阶段的儿童在面对问题时,只会从自己的观点着眼,不会考虑别人的不同看法。正因有这样的特点,儿童一旦有了什么想法,就很难改变。
其次,孩子的任性还是父母长辈的思想观念所决定的。如今的家庭中,除了孩子的父母亲,还有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等,都围着孩子转。孩子想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孩子是他们手心里的宝,只许爱护,不许伤害。况且他们还认为现在经济条件好了,给孩子吃好点、穿好点、玩好点是应该的。尽管孩子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他们也认为孩子还很小不懂事而不去纠错,反而去迁就孩子。正因为父母长辈的百般宠爱,我们的独生子女们才更加会“撒娇”。
四、案例指导
分析了原因后,我认为要改善现代家庭独生子女“任性”这一普遍问题,应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统一。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有分歧和不同意见是正常的。但家长在孩子面前应保持一致,否则不仅要求无法实现,降低教育效果,而且会产生不良的作用,让孩子更任性。因为他有“靠山”。
2、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对子女的要求要符合儿童发展水平和特点,尤其要从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出发,不能“别人
就是这样做的”、“我们是为你好”等这样简单地说教。从而不加分析不加区别地将某种要求强加在孩子身上。
3、家长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理解和尊重是沟通家长和子女感情的桥梁,也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家长要善于观察、发现子女的变化发展,对他们的合理要求表示理解,并通过恰当的方式给以满足。对于不合理的要求,家长切忌独断专行,要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即使说的不对,也要道理说服。
当然家长本身的为人处世和以身作则是最为重要的。在家庭教育中,“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也行”等古训同样是不变的道理。
2022家庭教育手册家长心得体会实用三
最近通过和家长交流,我发现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存在一些问题,结合这些问题,对于家庭教育我提出几点建议。
一、家庭教育要坚持“健康第一”。
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也就是说健康的人要有强壮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及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
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看是否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上特长班,吃饭就要应付一下,和孩子的健康相比,特长重要,还是健康重要?更有一些家长,在孩子发烧打针的时候,不是让孩子好好休息,而是让孩子做练习题,孩子的身体比学习成绩重要吗?还有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张嘴就说:“你看人家×××,你怎么这么笨呢?”,或者是:“你真给我丢人呀!”等等,这些话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都不利,孩子的健康重要,还是我们释放自己的情绪重要?
另外是良好的社会适应,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做些题,多学些特长,把孩子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孩子没时间和同学、朋友玩。我们应该冷静的想一下,孩子学习最终是为了生活,如果成了学习机器,孩子谈何生活?怎么让孩子学会相处,学会良好的社会适应。这些问题,我们在安排孩子生活和学习时,要统筹兼顾,要坚持健康第一。
二、家庭教育要人性化。
把孩子当成人,听起来难听,但做起来很多家长真的没把孩子当人对待。在和孩子交流时,大部分家长摆出家长作风,你要怎样怎样,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孩子是我们的宝贝,更是我们家庭重要的一份子,在处理家庭中的问题时,我们要考虑孩子的感受,要听取孩子的意见。
我曾经看到一位家长,在孩子学习轮滑时,由于轮滑鞋质量比较差,孩子本身力量又小,学习速度比较慢,这位妈妈家长一着急,过去就把孩子一脚踢倒。孩子是自己,还是家长长面子的工具
家庭教育手册家长心得体会实用 家庭教育手册心得怎么写(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