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敢闯敢试精神心得体会范本 敢闯会创心得(八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增强敢闯敢试精神心得体会范本一
思政作业升华为艺术作品
绘画作品“列宁在十月”,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细节,让人感受到那段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峥嵘岁月;手工作品“一带一路”,以纤维丝纸绳为材料,模拟“一带一路”路线图,展现出我国与沿线国家千丝万缕的联系;国画作品“春和景明”,运用中国画传统技法描绘初春时节万物向荣的景象,象征着祖国大好河山的勃勃生机……前不久,在清华校园里,一场名为“赤子初心”的全国高校思政课学生艺术作品展,吸引了全社会的目光。
而这些参展的作品,都是以艺术类专业学生平时的思政课作业为基础创作而成的。其中既有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重大事件,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既有关于理想信念的宏大叙事,也有身边小事小景的体验感悟。同学们通过绘画、雕塑、书法、剪纸、编织、摄影、刺绣、染织等自己喜爱的形式,积极参与到思政课程当中,主动探索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而承担起新时代赋予青年一代的光荣使命。
看到自己的油画作品《纪念恽代英》入选全国展览,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丁元勋感到很兴奋。“思政课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丁元勋说,“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我之所以创作《纪念恽代英》,就是希望从他的革命精神和品德风范中汲取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青年学子通过艺术创作的形式把从思政课学习中汲取的灵感熔铸笔端,表达他们对伟大时代的理解,是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说,“通过全国巡展的平台增强仪式感,也将大大增强学生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的认同感、获得感、满足感,激发他们创作出更多体现时代主题、民族精神、个人风格的优秀艺术作品。”
微电影激活思政课堂
“碧野千里,天地清风,恩施秀美风光,淳朴人情故事,精准扶贫怎样走进千家万户?”武汉大学的微电影作品《春到茶山》,是源于形势与政策课的一次教学实践。
电影以湖北恩施芭蕉侗族乡白果树村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为蓝本,围绕“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理论之源”的核心思想,以武汉大学驻村书记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为主线,对精准扶贫中的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扶贫、异地搬迁政策展开考察与思考。
“这次的微电影拍摄,不仅是一次难得的人生经历,也让我们对思政课有了新的认识。”参与拍摄的一名学生说:“走出固有的传统课堂,走进广阔的现实社会,这样的方式更利于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能让我们深入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措施,深刻感悟中国发展道路上面临的挑战。这是我们心中真正喜爱的思政课。”
针对新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喜欢短视频、微表达的特点,教育部以“我心中的思政课”为主题,开展了全国高校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156所高校报送的191部微电影作品涵盖了各门思政课程,内容涉及当代大学生广泛关注的共享经济、精准扶贫、诚信、亲情等热点话题,展现了大学生思考问题的独特角度和思想深度。中南大学学生拍摄的《青年毛泽东》、西南林业大学学生拍摄的《我心中的思政课》、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拍摄的《妈妈来了》等微电影受到网友追捧。
“用微电影这一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载体提升思政课的育人质量,效果很好。”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冯务中说:“以前学生上思政课有种‘做客’心态,老师负责‘端茶倒水’,而新形式、新方法的运用,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由‘做客’心态转向‘做东’心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激活思政课堂氛围。”
大学生走上思政讲台
为了让大学生换位体验思政课教学的难度,深度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教育部举办了“践行核心价值观·凝聚最美中国梦”全国高校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活动,各地各高校推荐了97堂优秀公开课,并于去年12月上旬进行了集中展示。
“我想让大家记住一组背影——这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爱国军民自发组成的义勇军的背影……”为了上好《不能忘却的背影——确立“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意义》这堂公开课,福建师范大学的学生们足足准备了好几个月。
“我们查阅了20世纪30年代大量的历史史料和档案,扎实论证了十四年抗战的历史进程,也从中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创作团队成员安婷婷说:“我们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用史实发言,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
在集中展示的现场,东北师范大学学生讲的《追逐共产主义的光芒》、北京联合大学学生讲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南开大学学生讲的《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等,都展现了当代大学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对问题的独特认识,受到点评教师高度赞扬。
“以前的思政课教育多为单向授课,学习效果不够理想。而青年学生所喜爱的时代元素也是老师们不太了解的。所以,这样的活动也是让学生教教我们怎么上课。”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佘双好表示,这样的新形式既唤醒了学生的主动性,也激发了教师的创新动能,应当成为各高校思政课创新改革的重要参考。
推荐增强敢闯敢试精神心得体会范本二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根据十三师老干局的工作部署,晨星社区党总支邀请离退休干部参加党史学习教育实践主题党日活动,参观西路军进疆纪念园、红星军垦博物馆、地窝子遗址三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引导老同志忆往昔、话发展、谈变化、献良策。通过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引导老同志带动更多党员干部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79岁的翟兴生老人说:“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首先要找准角色定位。作为党员,不论在哪个岗位、哪个部门,也不论资格多老、级别多高,都要牢记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为民服务,作为一名老党员,要退休不褪色,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要引导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学党史,跟党走,感党恩,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
老党员翟兴生为党员同志讲兵团故事:在地窝子遗址前,翟兴生老人为党员同志们讲解地窝子的来历以及老一代军垦人屯垦戍边光荣历史,和军垦战士们在这里发生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党员同志们纷纷驻足,缅怀纪念革命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
退伍军人胡银瑞,也是一名离退休干部,他说: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深刻认识到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植根心底、见诸行动。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自觉坚持人民立场、践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无疆大爱和人民至上的公仆情怀,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一名退休老党员,在建党100周年之际,积极参与党的活动,配合党总支落实好网格支部工作,坚持学史增信,保持思想定力,筑牢信仰之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持学史崇德,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坚持学史力行,担当奋斗,勇往直前,学习革命先烈的牺牲奉献精神,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重事功、练事功、善事功,把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有着近30年党龄的老同志苏达仁说:“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作为一名退休老党员,在这次党史学习教育中,我更应该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和使命,引导教育好子女、青年党员,履行好光荣使命,退休不褪色,力所能及的尽自己微薄之力。”
通过调研,针对目前社会发展变化,近期晨星社区党总支组织开展的活动了解到,离退休老干部自身状况虽然欠佳,但对党的工作很积极,且了解到一些老干部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但坚持听广播、看报、看电视,了解我们党的时事新闻,老干部的党性意识没有因为年龄和身体原因而退化。
在采访的过程中,老干部结合个人工作经历和生活的感受畅所欲言,沉浸在岁月记忆的长河里,畅谈时代变迁和城市变化,寄寓感念之情及未来之望,好几位老同志都用“发展快、变化大,不容易、没想到,很温暖、要感恩”和“我们国家真的了不起,都是党的政策好”等肺腑之言表达其真情实意。
(一)政治上关心,使老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教
在学习内容上,要做到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相结合、与我师的经济发展工作相结合、与老干部思想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在学习方式上,要针对部分老同志高龄、多病、居住分散、行动不便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组织好老干部阅读文件、听报告、参加重要会议和各种重大活动,把党的声音及时传达给他们。同时,要引导和鼓励老干部以党支部为单位,开展轻松活泼的经验交流与沟通,使老干部紧跟时代发展的脉博,始终保持“政治坚定、思想常新、豪情满怀”
(二)生活上热心,使老干部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老部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疾病也逐淅增多,对组织和医疗服务的依赖性不断增强,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遇到重阳节、春节等节日,要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平时有老干部生病住院,要及时送去温暖;对年龄比较大的离退休干部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电话问候、实地走访;对老干部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要积极主动地去帮助、去化解,要耐心倾听老干部的每一个电话,认真对待老干部的每一条信息,妥善解决老干部的每一个问题。
(三
增强敢闯敢试精神心得体会范本 敢闯会创心得(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