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政治教育心得体会政法和感想 政治教育心得体会 政法(四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政治教育心得体会政法和感想一

(18)三个理科班的政治教学工作。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很多学生都有一定的学习习惯,但不能独立地的完成学习任务。针对此等形势,为尽快帮助他们找到学习乐趣,提高政治成绩特制定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本人教学工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注重学生德育教育,力争教学质量实现新的突破。

二、具体工作措施

1、多方面搜集信息。主动利用一切可能的渠道,搜集有关教学信息。如教研组、学校资料室、图书室、互联网、市区教研活动等。

2、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多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内容,理解其精神实质;多查阅参考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爱好,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多看有关教学艺术方面的资料,提高自己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治理能力;习题注重知识的针对性、系统性、结构性;注重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清楚向学生表达教学内容。

3、充分做好课前预备,预备好每一堂课。

4、做好每一次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积极利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进行相关的政治教学等等。

三、保障措施与可行性:

1、工作十多年了,我在中学政治教育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加上自己一定的专业知识,较硬的教学基本功,我相信凭着高度的责任心和热情,我的工作会出成绩的。

2、除了规定课堂教学时数外,课外我预备抓部分后进生的成绩,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3、本人目前的信息与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教学杂志、教辅资料、以及同事朋友间的信息,我非常注重资料的收集整理,充实教学内容、加大自身知识容量,与教研组同事和尽量加强沟通。

4、平时的教辅资料主要有《教学参考书》、时事政治读本、网上资料、课件、报纸、杂志等。教学中使用的教辅材料有课本配套的同步练习。

5、平时的单元练习卷,按照教学目标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一部分筛选、改编自各类相关资料,一部分是自己命题。此类测验由学校或年级组统一安排时间进行。

四、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

我在自己的教学中,尽量每一节课都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加大课堂容量,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便于他们理解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也提高我自己的电脑使用水平、适应学校信息化教学的特色。在教学语言上、尽量简洁、明了、清楚,形成自己的风格。

总之,我要以二期课改为内容,新基础教育为理念,信息技术为平台,整合为统领,使自己有所提高。所以今学期的目标平均分76分,合格率为92%,优秀率为45%。

描写政治教育心得体会政法和感想二

初二政治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正确认识从众和好奇心理(上)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原文:

“正确认识从众和好奇心理。”

二、《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到学生克服盲目从众的思想和行为

2、能力:提高独立思考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3、知识:知道从众心理是青少年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到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从众心理。

2、教学难点:避免盲目从众。

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用题:

1、p2:阅读教材故事,思考问题:

产生从众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2、p4: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情景,思考下列问题.

(1)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从众的影响是积极地,它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2)蒙蒙的行为是否值得,理由是?

3、p4:看图回答问题:

(1)图片中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

(2)图片中的情景造成生么影响,我们身边是否有这种行为并举例?

五、依据教学用题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故事欣赏导入:富尔顿用新测量方法测量固体氦的热传导度,这种比传统理论要高出500倍。由于高地太多,他担心别人会认为他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就没有伸张。而年轻的人也得出和富尔顿相似的结论并伸张出去了,引起科学界的关注。富尔顿说:如果当时我摘掉名为“习惯”的帽子,而戴上“创新”的帽子,那个年轻人绝不可能抢走我的荣誉。

思考:导致富尔顿错失良机的原因有哪些?

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讨论交流,让学生领会知识点:生么是从众心理?列举生活中德事例加以说明。

(从众心理几乎人人都有,它是支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悟性的压力下,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

2、学生讨论解决“教学用题1”:

具体流程:出示“故事”根据材料提问学生讨论回答。

3、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从众心理的心理现象。组织讨论:联系上述情景,谈谈从众心理对我们的学习、生活的影响。

2、自学解决“教学用题2”:

具体流程: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同桌交流,回答问题,

3、引到学生解决“教学用题”3

具体流程:展示图片完成教材要求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三)总结全课、巩固练习。

具体流程:学生自由发言,谈学习收获教师总结,出示板书。

六:板书设计:从众心理的定义

从众心理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

从众行为的影响

七、补充课文正文

1、从众的表现形式?

(1)是表面服从,内心也接受,所谓口服心服。

(2)是口服心不服,出于无奈只得表面服从,违心从众。

(3)是完全随大流,谈不上服不服的问题。

2、什么是“真从众”和“假从众”?

“真从众”往往是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正合本人心意,或者自己原无固定意向,或者是“跟多数人在一起不会错”的随大流思想。“假从众”则往往是碍于情面或者免受群体的指责和惩罚。例如有的同学不吸烟,也不想吸烟,但伙伴中许多人都抽烟,为使自己与大家协调一致也只得抽上了。这种违心的从众现象,在学生中还是比较多的。

3、从众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从众心理的积极影响:可以使人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积极影响,有利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从众心里的消极影响:盲目从众、随波逐流是危险的,它容易使人接受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助长社会生活中的歪风邪气。

生活中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明辨是非,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克服盲目从众。

第二课时:正确认识从众和好奇心理(下)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原文:

正确认识好奇心

二、《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既要珍惜和重视好奇心,又要把握好好奇心的方向。

2、能力:提高和发展自身的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好奇心,把握好好奇心方向。

3、知识:正确认识好奇心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懂得好奇心的可贵

2、教学难点:把握好好奇心的方向

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用题:

1、p5:请大家阅读教材上“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故事”,思考问题。

(1)法布尔对昆虫的观察如此入迷,你知道什么原因吗?

(2)对昆虫

政治教育心得体会政法和感想 政治教育心得体会 政法(四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