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人物事迹心得体会及感悟 诚实守信的人物事迹(八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诚实守信人物事迹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今天,我想跟大家说说诚信的话题。
什么是诚信?顾名思义,诚,就是真诚、诚实;信,就是守承诺、讲信用。诚信,就是要说到做到,不欺骗他人。我们中国自古就是崇尚“诚信”的礼仪之邦,有“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古语,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也有“曾子杀猪教子、卞和三献宝玉、商鞅立木树信、司马迁诚实着史”等讲诚信的历史典故。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处理各种关系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而诚信,也是规则中重要的一条,如果不遵守自己的诺言,人与人之间就会失去信任,社会也就变得虚情假意,毫无真诚,非常可怕。因此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
所以,从小讲诚信非常重要,它将成为你高尚的人格力量和宝贵的无形资产。
在我们校园里,在我们同学中,也有讲诚信的榜样。比如捡到东西及时上交,不占为己有,这叫拾金不昧。有同学捡到钱、文具或者钥匙等,会马上交给老师,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东西不是自己的,不该拿,而且他们也知道,丢的人该多么着急啊!同学们,虽然捡到东西上交是件小事,但这种举动却是这些同学美好心灵的.折射,而且,他们不仅做到了诚信,还学会了换位思考、会为别人着想。如果是咱们自己丢了钱物,心里肯定会很着急,而且也免不了会受到家长的责骂。帮助别人找回自己的东西,是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再比如,我们每个班级都制定了班级公约。什么叫公约?就是大家都要遵守的约定。有些同学很讲诚信,从制定公约的第一天起,就遵照执行,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约定的行为表现,改掉了自己很多的不良习惯,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了很大帮助。这样的同学,在班级中能树立威信,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和尊重,在每月评比中也能获得文明礼仪之星的称号。相反,如果是说一套做一套,答应了别人的事却总是做不到,那么,这样的同学就是不诚信的,同学们也都不会愿意跟他们交朋友。
所以,做一个诚信的人吧,正视自己的缺点努力改正,答应别人的事情努力做到,你将拥有更多的好习惯、更多的好朋友;人人都讲诚信,社会也会变得更美好,发展也会更快速,这就是诚信的力量,这就是诚信的伟大。同学们,请用“诚信”这个无穷的力量,在你前行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让你的人生从此光明,从此于众不同!
我的国旗下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对于诚实守信人物事迹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感悟文章“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的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指导学生通过文章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认识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感悟打电话这部分内容,体味其中蕴含的道理,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以读为本,以情促读,从平凡的语言中读出不平凡的思想,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多媒体教学课件
设计理念
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其实很好教,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这话非常生动地诠释了语文教学中“教”与“读”的关系,语文需要的不是“教”,而是“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应该是扎扎实实地阅读课。学生只有深入阅读文本,才会走进文本,获得体验。本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走进《诚实与信任》所描绘的情境,深切感受“我”和小红车主人身上所具有的人格魅力,从而享受阅读乐趣,体验人生美德。
1、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想听吗?
(从前,有兄弟俩开了一家酒店,由于他们卖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哥哥外出,弟弟偷偷地在酒里掺了些水,多卖了二两银子。晚上哥哥回来,弟弟得意地将自己的“秘决”告诉哥哥,以为会得到哥哥的夸奖。谁知哥哥一听,急得双脚直跳,说:“唉,我们最值钱的东西,叫你二两银子就卖掉了!”弟弟不以为然地说:“哪里会有这么严重!”还是我行我素)
2、 大家猜猜看,故事的结果会是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最终彻底破产。弟弟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
3、 想一想:弟弟“明白了”什么?
4、 导入课题:是呀,只有诚实,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诚实与信任》(课件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板书课题,指导“诚”字)
[设计意图:围绕课题,巧作铺垫。开课时,我用本单元练习六的故事导入,把练习与课文阅读巧妙结合,从故事中初感诚实的重要,引入课题。]
师导:究竟是谁给谁留下了诚实与信任?
1、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用“ ”划出含有课题的一句话。
2、 指名释疑,齐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奔中心。让学生找出文中点明中心的句子:“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这样直奔中心,既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又让学生先统揽全文,为下文的研读做好准备。]
师:诚实与信任真的比金钱更重要吗?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夜晚,了解那个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1、 听课文片段录音(课件播放:1-3自然段课文录音)
2、 谁能用简洁的话说说这个晚上发生了什么事?
3、 这是一次小小的交通事故,在你看来,发生这次事故的原因有哪些?(课件出示:重点词句 相机理解“能见度差”)
4、 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点差错当属正常,作者是如何处理的?想一想,他会在字条上写些什么?(课件出示:重点词句)
5、 小结:意外已经发生了,在常人看来,这场车祸,责任不完全在他的身上,况且当时周围空无一人,他完全可以一走了之,而他却留下了字条,也留下了他的诚实和他对车主的信任。
(板书:无意撞车、留下字条)
[设计意图:抓住细节,感悟真情。课文的前半部分描述了事故发生的经过,文字浅显,似乎一读就懂,但从字里行间可体会到作者的诚实,严于责己的高贵品质,在教学中,我采用让学生自读自悟的方法,促进理解,而我只设计了两个问题:“发生事故的原因有哪些?作者是如何处理的?”就让学生紧紧抓住了细节,感悟作者的诚实。]
6、 如果你是这辆车的主人,看到自己的爱车反光镜被撞坏,又不知道是谁撞得,你心里什么感受?你会怎么想?
当你看到字条时你又会怎么想?
[设计意图:引入角色,理解真情。作者胸有境,入境始可亲。假如你就是小红车的主人,当你看到作者留下的这张字条时,会想些什么?此时,老师巧妙地创设了情境,让学生扮演文中的小红车主人进行角色体验,从而缩小了学生与故事中人物之间的距离,在真实的境界里,与文中人物进行心灵乃至情感的沟通。所以从学生的口中倾吐的就不仅是小红车主人情感的真实表露,更是学生自我情感的流露,体会人物品格,可谓入木三分。]
师:这样的交通事故,在我们周围时有发生,处理的方法各不相同。那么,课文中的这起交通事故会是什么结局呢?
1、 同桌合作学习4-10自然段:(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划:用“ ”标出小红车主人说的话。
用“ ”标出作者说的话。
(2)读:练习分角色朗读对话。
(3)议: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小红车主人要表达的意思又是什么?
2、(课件出示:对话部分)指名释疑。(教师相机板书:车被撞 电话致谢)
师导:无意撞车,无人知晓,却要主动赔偿;车子被撞,物件被损,却打电话致谢。这样的故事结局让我们感到非常意外。
3.指名分角色读对话。
4、 他们在电话中这段真诚的对话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我要去采访一下这两位当事人:
(1)请问:你无意撞了别人的车,当时周围又没有人看见,你为什么还要留下字条?这次事故的责任不全是你,你为什么要坚持赔偿?
(2)请问:你的车子被撞坏了,心疼吗?为什么不要他赔你钱?为什么还要感谢他?
5.全班分角色朗读对话。
[设计意图:入情入境,感知内心。叶圣陶先生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自己读对话,分清谁说的话。然后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训练,再指名分角色朗读,最后谈感受。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文本对话,诵读、感受、理解、欣赏课文,进一步开展师生、生生间的对话,从而感悟出诚实和信任的可贵。]
6.理解重点句子。
(1)课文学到现在,那位车主究竟是谁,你们知道吗?作者知道吗?
(2)虽然不知对方是谁,但是他的话却深深地印在作者的脑海里,是哪一句话?(课件出示句子:“不,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3)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板书:比金钱更重要)
(4)再次齐读这句话,走进诚信的美好境界。
7.现在,你们知道这篇课文为什么用“诚实与信任”作题目了吗?你觉得还可以换个什么题目?
[设计意图:重锤定音,回归课题。出示关键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阅读理解再次反复朗读,既是课堂的呼应,也更凸显了文章的主题——诚实与信任比金钱更
诚实守信人物事迹心得体会及感悟 诚实守信的人物事迹(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