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得体会与感受和方法 实验心得体会与感受和方法怎么写(八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最新实验心得体会与感受和方法一
1.实验目的
(1)练习组装滑轮组。
(2)学地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实验器材。
滑轮、组绳、钩码、弹簧称、刻度尺、铁架台。
3.实验步骤
(1)用弹簧称测出钩码重力g
(2)按图组装,滑轮记下钩码位置和绳子自由端的位置。
(3)用弹簧称匀速拉动绳子到某一位置并记下该位置及钩码位置。
(4)量出钩码移动高度h,人和绳子自由端移动位置s
(5)计算w有用w总及η填入表格。
(6)改变绳子绕法或增加滑轮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目的
(1)学会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2)学会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
2.实验器材
长木板、木块(2块)、弹簧称、刻度尺
3.实验步骤
(1)用弹簧称测小木块重力g。
(2)搭建斜面,在斜面底部和顶部的合适位置各面一条线作起始点和终点,并测出两条线之间的距离l及高度h
(3)用弹簧称拉动木块匀速滑动记下弹簧称的示数f
最新实验心得体会与感受和方法二
实验内容 4蚯蚓的选择
实验地点 实验室
实验目的 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实验器材 蚯蚓、泥土、水、盒子
实验步骤 1、(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2、(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2次
实验现象 1、蚯蚓向黑暗的一方爬行。
2、蚯蚓向湿润的一方爬行
实验结论 1、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2、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最新实验心得体会与感受和方法三
××大学校园网解决方案
一、需求分析
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自己和获取internet网上的教育资源。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满足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总体设计将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冗余性。本着为学校着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使系统经济可行。
具体包括下以几个方面:
1、内网络能够高速访问ftp服务器现在或上传文件实现资源共享功能,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划分不同的权限,限制不同类型的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服务资源。可以下载和上传资料文件,访问速度可以对指定的用户进行级别的划分。
2、建设web服务器对外实现信息发布,对内实现教学教务管理。网站发布学校新闻、通知、学校的活动等相关内容。实现学生能够在网上进行成绩查询、网上报名、网上评教等功能;以及教师的信息查询、教学数据上传等。
3、建设邮件服务器以满足校园内部之间和内、外网这间的大量邮件传输的需求。
4、实现内网划分多个vlan,实现校园内不同校区,不同楼宇,不同楼层的多客户接入。
5、内部实现pc间实现高速互访,同时可以访问互联网。网络内同一ip段内的pc机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实现高速互访,传送资料文件等,解决不同楼宇,不同楼层之间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送数据费时、费力的问题。
6、内部用户的qos管理,实现用户的分级管理功能,对用户下载和上传做相应的带宽限制。对校园网络中的流量实现有效控制,对校园内的重要数据量可靠、稳定的传输如:语音、视频会议等的延迟和阻塞的敏感。
应用服务:
电子邮件服务(e-mail):内部e-mail系统
文件传输服务(ftp)、远程登录服务(telnet):提供资源共享 电子公告板牌服务(bbs):信息发布
internet www信息服务:学校网站 域名服务dns:提供域名解析 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存储
二、网络规划
核心层考虑到核心层应该具有数据快速转发、路由等主要功能,采用cisco 6500系列三层交换机,配置第三层路由功能模块。核心层节点间可通过若干千兆端口以channel方式互联,每个核心层节点通过千兆端口与所有汇聚层cisco catalyst 3750三层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互联,组成星形结构,有助于获得安全保障,同时可提高带宽,以便为用户提供安全高速的数据传输通道。
区域汇聚层采用cisco catalyst 3750三层全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区域汇
聚交换机以双千兆光纤与核心交换机相连,实现接入层与核心层之间的高速、高效中继,提高校园网系统的结构化层次和可管理性;
接入层 接入层直接面对用户,可在汇接层交换机下采用若干支持802.1q或isl vlan功能的二层交换机,在二层交换机上延伸汇接层交换机的vlan,从而将用户划分在不同的子网里,防止ip地址欺骗,一方面为了安全,一方面便于计费。
固定安装的线速快速以太网桌面交换机cisco catalyst 2950系列,可以为局域网(lan)提供极佳的性能和功能。这些独立的、10/100自适应交换机能够提供增强的服务质量(qos)和组播管理特性,所有的这些都由易用、基于web的cisco集群管理套件(cms)和集成cisco ios软件来进行管理。带有10/100/1000 baset上行链路的cisco catalyst 2950 铜线千兆位,能够利用现有的5类铜线从快速以太网升级到更高性能的千兆位以太网主干。
以线速性能将终端工作站连接到lan。
校园网vlan的划分和ip地址规划
核心层设备端口分配表:
设备型号:核心层cisco6509交换
连接设备:
路由器cisco3745 (一个) 分配端口:1-4端口; 教学区cisco3750 (两个) 分配端口:5-12端口;
行政区cisco3750 (两个) 分配端口:13-20端口; 学生宿舍cisco3750(两个) 分配端口:21-30端口; 实验区cisco3750 (两个) 分配端口:31-38端口; 服务器群cisco3750(两个) 分配端口:39-46端口; 核心层cisco6509之间 (两个) 分配端口:47-54端口。 汇聚层设备端口分配表:
设备型号:教学区汇聚层cisco3750交换机 连接设备:
第一教学楼cisco2950(四层) 分配端口:1-8 vlan:40 第二教学楼cisco2950(四层) 分配端口:9-16vlan:41 第三教学楼cisco2950(四层) 分配端口:17-24 vlan:42 第四教学楼cisco2950(四层) 分配端口:25-32 vlan:43 第五教学楼cisco2950(四层) 分配端口:33-40 vlan:44 核心层交换机6509(两个)分配端口:41-46汇聚层交换机cisco 3750之间 分配端口:47-48 设备型号:行政区汇聚层cisco3750交换机 连接设备:
行政楼cisco2950(五层) 分配端口:1-10vlan:30 图书馆cisco2950(五层) 分配端口:11-20 vlan:31 电子阅览室cisco2950 (五层) 分配端口:21-30 vlan:32 信息大楼cisco2950 (五层) 分配端口:31-40 vlan:33 核心层交换机6509(两个) 分配端口:41-44 汇聚层交换机cisco 3750之间 分配端口:45-48 设备型号:学生宿舍汇聚层cisco3750交换机
宿舍楼1 cisco2950 (48端口两层一个)分配端口:1-3 vlan:10 宿舍楼2 cisco2950 (48端口两层一个)分配端口:4-6 vlan:11. . .. . .. . .
宿舍楼14 cisco2950 (48端口两层一个)分配端口:40-42 vlan:24 核心层交换机6509(两个)分配端口:43-46 汇聚层交换机cisco 3750之间 分配端口:47-48 设备型号:实验汇聚层cisco3750交换机 连接设备:
实验楼1 cisco2950(五层) 分配端口:1-15vlan:51 实验楼2 cisco2950(五层) 分配端口:16-30 vlan:52 实验楼3 cisco2950(五层) 分配端口:31-42 vlan:53 核心层交换机6509(两个)分配端口:43-46 汇聚层交换机cisco 3750之间 分配端口:47-48
ip地址规划
1、各楼层ip地址具体分配如下:
第一教学楼1-4层 ip地址: 10.20.1.0/24 第二教学楼1-4层 ip地址: 10.20.2.0/24 第三教学楼1-4层 ip地址: 10.20.3.0/24 第四教学楼1-4层 ip地址: 10.20.4.0/24 第五教学楼1-4层 ip地址: 10.20.5.0/24 行政楼 1-5层 ip地址: 10.30.1.0/24 信息大楼 1-5层 ip地址: 10.30.2.0/24 图书馆 1-5层 ip地址: 10.30.3.0/24 电子阅览室1-5层 ip地址: 10.30.4.0/24 宿舍楼1 1-6层 ip地址: 10.1.0.0/16 宿舍楼2 1
实验心得体会与感受和方法 实验心得体会与感受和方法怎么写(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