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干部谈感想心得体会范文 农村干部心得体会怎么写(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2022农村干部谈感想心得体会范文一
——记市上村优秀共产党员陈冬元同志
陈冬元同志,今年已是八十三高龄,因其在市上村辈份大,德高望重,村里男女老幼皆呼其为“冬元公”。他自1985年从大安林场退休回家后曾两任市上村党支委员,为市上支部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他先后三次获乡优秀共产党党员,历年村优秀共产党的光荣称号,并连续几届获芦溪县道教协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他生在农村清楚地知道打架斗殴、土地纠纷,婆媳不和,口角等问题和许多矛盾纠纷往往是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如不及时调解就有可能酿成大矛盾纠纷,几十年来他爱家敬业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村上70%的调解工作都离不开他老人家,他在群众中是个心系使者,在领导眼里是个维护农村平安、构建和谐社会的使者。
多年来,凡是村里修路,水泥硬化、新农村建设、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处理、水利冬修件件离不开他,特别是民桥民路的修建,2010年4月间他自己出资2800元,修乡间小道320余米,宽1。2米,他自费2800余元,大大方便了几十户人家过往行路的方便。2009年10月间在大厅下至王家山下西岭洲上建一个40余平方的休息亭,方便了村民在田间劳动避雨和烈日暴晒乘凉,除每户集10元,其余由他捐款近3000余元,群众已不胜感激。
近几年来,村里有5个孤儿每人每年都接受到他60元价值的捐赠物品或现金,金额虽小,爱心无限。
陈冬元同志就是这样做平凡的事,行小善积大德,彰显一个普通农村党员的博大胸怀。
2022农村干部谈感想心得体会范文二
“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六个破除”对照检查材料
根据县委组织部关于召开“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组织生活会的通知要求,自己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市委五次全会以及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原原本本地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坚决打牢开好这次组织生活会的思想基础。同时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开展谈心谈话,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紧密围绕《方案》中6个方面问题,主动深入查摆,深刻剖析原因,明确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现将个人对照检查汇报如下。有如不妥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自己自觉强化改革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工作中的焦点和难点,但对照反思自身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改革意识不强。对一些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缺少较真碰硬的勇气,没有用改革的意识看待工作中遇到的瓶颈。总觉得工作上差不多、过得去就可以了,缺乏较真碰硬的精神,存在应付、凑合的心理。二思想僵化保守。习惯于凭经验、惯例,沿用老套路、老办法,不愿打破条条框框,安于现状、自满自足,缺乏与时俱进、常悟常新的思想。 (二)破除因循守旧,着力解决创新精神不足问题,坚持以创新激发动力活力方面。自己坚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迎难而上,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但对照反思,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进取意识不强。随着年纪的增长,工作上求稳怕乱、安于现状,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破解难题的意识,满足于完成上级交办的常规任务,对一些难度系数较大的工作存有畏难情。二是工作动力不足。在思维方式上不能突破原有的经验主义束缚,想问题办事情与实际联系不紧密,在攻坚克难上存在守摊思想,努力创新解决问题思路不宽,办法不多。
坚持放宽视野,放大格局,主动融入全乡乃至全县发展大局,抢抓机遇,赢得主动,创造性地谋划好工作。但对照检查,自己的思路不宽不活、观念滞后,特别是缺乏开发合作的意识。思想上有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心态,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取得一点点成绩就津津乐道、沾沾自喜,就是不愿跳出**看**,站在更大的格局看待发展,不愿意走出去看一看、比一比,招大引强,推动高质量发展。
工作生活中,市场经济理论知识欠缺,市场意识淡薄,残留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思想,存在着资源依赖心理,缺乏产业转型的理念,对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跨越转型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跟不上党的号召和国家的宏观政策要求,不能以市场为导向引导群众致富。
坚持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提高工作质量,努力打造精品,但对照检查,自己有时甘当“逍遥官”,遇事“难”字当头,遇难“退”字当先,碰到矛盾和问题要么东闪西躲,避重就轻,要么“击鼓传花”,习惯当“二传手”“耍太极”,能推的事情一推了之,能拖的事情一拖再拖,最终丧失的是广大群众的信任。有时甘当“滑头官”,拈轻怕重、挑肥拣瘦,只想捞好处不想下气力,抢着做易出政绩的事情,不愿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对待工作不是跑着办、赛着干,而是坐着看,心里想着“谁有本事谁去干”,留下的是无人履责。
作为支部书记,自己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切实抓好班子成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但对照检查,自身还存在一些作风问题。一是担当尽责意识有待加强。随着职务的增长和工作实践的推移,不知不觉产生了“闯到桥头车到站”的心理,遇到困难问题便产生了“歇一歇”、“喘口气”的想法,缺少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气和魄力。二是存在“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心态。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还存在虚于应付、敷衍了事。比如,在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时,对自己单位有利就执行,不利就打折扣或搞选择性执行。
自己坚持实事求是、严肃认真,认真剖析自身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日常工作中虽然也按要求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等,但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把理论学习作为提升执政能力、坚定理想信念的必要手段,没有把理论学习当作一种需要,一种对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的根本要求,导致理想信念有所松懈的问题。同时理论学习还不够系统,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还相对比较单一,有时还停留在上级要求学习什么就学习什么,还停留在知道、了解层面,系统学习、深层次学习还不够。究其根本,主要还是理念信念不够牢固,放松了对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
作为一名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干部,自认为对农村情况有着较深的了解,与农民群众有着很深的感情。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转型,个人在进步,而自己开展群众工作的方式还是按部就班,没能与时俱进地将群众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也好,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也好,采取的方式、方法创新不够,致使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还不够牢固,“执政为民”的思想认识与实际行动还没完全统一,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有时缺乏换位思考。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不够深入,与基层群众打交道少,对基层的实际情况、基层群众的实际困难掌握不够,开展群众工作的方法不多,没有真正去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做的还不够好,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还没有完全结合当前新时代新常态工作特点、经济发展趋势细化出更多符合农村发展现状、基层实际需求和人民群众迫切需求的举措,造成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
农村干部谈感想心得体会范文 农村干部心得体会怎么写(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