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精选 去看残疾儿童的心得体会(8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最新残疾人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精选一
我叫__,男,汉族,x年x月__日出生,家住x市x镇x村,身体残疾,在小的时候生了一场高烧不退所导致的小儿麻痹症,右半个身体不能自理,致使家庭导致困难,年收入还不能维持基本生活,又没有劳动能力或固定的生活来源,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生活特别艰苦。
幸好,我听说我的这种情况可以申请低保,心里非常高兴,好似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看到了一线黎明的曙光,也只有党能救我于水火之中。于是,几经思考,特向党申请低保,以度过艰苦的时日。
我有理由相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相信伟大的政府会给我解决实际困难,解决我的生活危机,向我伸出援助之手。请求政府根据,《农村低保》给予我最低的生活保障。
此致
敬礼!
申请人:__
__年__月__日
最新残疾人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精选二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关爱残疾人》知识目标:了解残疾人,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能力目标:了解社会各种助残设施,体会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增强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增进学生对残疾人的理解,尊重和友爱之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用不同方式亲身体验残疾人的生活,从而增进对残疾人的理解、尊重和友爱的情感。
教学难点:由对残疾人的同情转化为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尊重。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体验活动的道具。
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残疾人,收集关于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例。教学过程:
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欣赏春晚中有名的节目《千手观音》,一边看一边思考给你的感受。2.揭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活动一:体验盲人——用红领巾蒙住眼睛,从门口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取东西,体验盲人对阳光、世界的渴望。
活动二:体验聋哑人——老师讲一件事情,让扮演者用手语或肢体语言传达,体验聋哑人渴望说话的感受。
活动三:体验肢残者——让学生单手穿衣,单腿走路,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便。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残疾人事迹的资料,都带来了吗?把你搜集的资料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说说你知道的残疾人。
1.张海迪。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她无法上学,便在家自学。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愤学习,自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2.我国著名的体操运动员桑兰,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一次跳马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但她却以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与伤残作斗争,成为2008年北京申奥大使之一,又于2008年北京奥运官方网站担当特约记者。3.身体残疾的侯斌有幸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点燃圣火,他拉动手中的绳索,艰难却坚定地“飞”向火炬塔的身影,代表着人类乐观、进取以及不屈的精神。以及残奥运动员们用自己的血汗为我国的体育事业争取了荣誉,为我国2008残奥会赢得了主办权。这些残疾人这么出色,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板书:尊重)
1.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为残疾人做些什么?
2.我们国家,社会通过那些途径关心,帮助残疾人?3.全国助残日是那一天?
4.不仅仅是助残日这天,尊重、关爱残疾人的行动是我们时刻要谨记的!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把自己打算今后怎样帮助残疾人的计划写在为爱心卡上,伴随着一首歌《爱德奉献》,让小组合作完成,并把写好的爱心卡贴在黑板上,从而表达对残疾人的关爱和祝愿。
最新残疾人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精选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重要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残疾人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为更准确地了解残疾人生活状况,让广大民众更加关心爱护残疾人,结合正在开展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县残联干部职工走村串户,采取宣讲、问询、发放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我县残疾人现状深入进行大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我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位于川、甘、青三省交汇处,州内与若尔盖县、红原县、马尔康县、壤塘县,省外与甘肃省玛曲县、青海省久治县、班玛县等7县接壤,是重要的商贸中心和物资集散地。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县有各类残疾人14458人(包括大骨节病患者9231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2成以上。其中:农村残疾人数14214人,占残疾总人数的98.32%。残疾人涉及21个乡镇场,覆盖88个行政村。截止2018年6月底,县残联已为全县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等七类残疾人新办、更换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共计2703人。
近年来我县残疾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残疾人工作者牢固树立“服务大局、服务残疾人”的工作理念,认真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残疾人组织机构建设
1、建立了基层残疾人组织 按照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和服务能力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2012年6月在全县21个乡、镇(场)建立了基层残联组织,对阿坝镇进行了规范化建设试点,在全县普遍推开了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残协组织设理事长(由各乡镇场副职担任)和干事(乡民政工作人员);88个村设立了残疾人协会(由村委会主任担任村残协主席、聘任一名残疾人任村残协专职干事);落实了相关专门经费、办公场所及残疾人事业的规章制度,做到了基层残疾人事业由基层残联组织直接管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加快了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设施建设 以国务院622号令和“十二五”残疾人事业规划意见为指导,切实把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纳入县残疾人事业综合发展指标。经过各级各部门领导和全单位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于2014年10月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实现集康复、医疗卫生、教育、社会就创业服务、居家托养、文化体育一体化综合办公服务,大大降低了因办公点分散造成的各种流程延误。
3、加强了残疾人事业工作者的业务培训 近年来,县残联积极组织残疾人工作者参加各种培训,提高了残疾人事业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残疾人事业的持续发展得到有力保障。仅今年上半年,县残联就组织、参加了多次培训:2月2日,组织21个乡镇(场)残协主席及残干45人,在电信二楼参了2018年四川省残联工作培训会;4月15-18日,县残联全体干部职工及协理员共7人,在汶川县参加阿坝州深化新时代“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培训班;4月27日,在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三楼,对全县21个乡镇(场)共50名残干或残疾人联络员,进行了2018年阿坝县深化新时代“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培训;6月6日-10日,组织乡镇、村级联络员和有意向就创业的残疾人共17名,赴广汉、什邡等地参加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6月12-15日,安排康复股工作人员到温江参加假肢基本知识普及培训班。
(二)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1、残疾人康复工作 县残联以人人享有康复为目标,通过实施“七彩梦行动计划”、“阳光家园”、白内障复明手术、听力、视力助残和救助重度聋儿康复训练等重点项目,开展了一系列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近五年来,白内障筛查和手术人数达到600多人次,免费成功手术80余例,补贴手术费用3万余元;按程序申报、采购并加大了残疾人辅具发放工作力度,多渠道争取残疾人用品用具,发放残疾人康复辅助器具,包括轮椅、单双拐杖、助听器、坐便器、助行器等,受助人数达到3000余人;安装假肢37人,实施矫形手术5人;实施人工耳蜗手术2人;验配助听器38人;进行智力、脑瘫儿童康复训练36人次、脑瘫手术3例等。摸底调查农村贫困残疾人信息,录入“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系统,完成数据录入达10000人次。借助“全国助残日”等活动,联合卫生医疗、疾病防治、交通安全等部门,通过悬挂标语、播放音频、发放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预防因病、因灾、不良卫生习惯、交通安全和生产意外事故致残。
2、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 大力宣传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维权等具体帮扶措施,为残疾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大力实施残疾人危房改造和无障碍设施建设。截至2017年底,共实施残疾人危房改造85户,无障碍设施改造40户。今年9月,计划实施75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每户6000元,共计45万元,在一定范围内改善了残疾人的居住环境,实现了让残疾人“走”出家门的愿望;实施了800名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计划,解决扶助资金48万元;在国际残疾人日、助残日、肢残日等发放宣传资料累计30000份以上,临时慰问救助1500人次,资金达30万余元;贫困残疾人临时生活救助350人次;就业、创业扶助30人次;全县纳入农村低保大骨节残疾人达9758人,一户多残、重度贫困残疾人522人,享受低保家庭全员纳入农村合作医疗;全县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参加了新型城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了低保、五保供养和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救助,保障了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医疗救助。利用每年春节、元旦“温暖万家行”活动,走访慰问944人次,向他们发放慰问品和慰问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有力的缓解了重度残疾人家庭的经济负担,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税务部门有效衔接,落实了残疾人批发零售业、旅游服务业的税费减免政策,残疾人家庭享受到了税费优待,减轻了残疾人家庭的经济负担。2014年有448名残疾人享受重度护理补贴,2015年有674名残疾人享受重度护理补贴,2016年 有680名残疾人享受重度护理补贴,2017年有673名残疾人享受重度护理补贴,共计发放资金180余万元。今年起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由民政局发放,县残联负责残疾人身份审核。
今年上半年,完成了两乡一场(龙藏乡、河支乡、若柯河牧场)辅助器具全覆盖工作,将在年底实现全县残疾人辅具全覆盖; 190人实现城乡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扶持了30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救助了2名贫困家庭脑瘫儿童和1名贫困家庭重度听力残疾儿童;为33名残疾人(倾向麦尔玛乡和垮沙乡脱贫摘帽村)发放了机动车燃油补贴,共计12045元;为88个行政村残疾人联络员发放上半年误工补助105600元;对4名肢体残疾人更换假肢;与藏医院合作,对 13名0-10岁智力、脑瘫儿童开展康复训练;邀请德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医务人员到阿坝县为120余名精神和智力残疾人进行了筛查鉴定……
3、残疾人就业工作 近年来,县残联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残疾人自身特点,聘请有从事小商品加工、缝纫和手工作品交流经验的残障人士,数次到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家庭进行了缝纫、电脑、家电维修、手工编织、种养殖培训等,培训残疾人60人次。配合乡党委政府和残疾人家庭,利用有限的扶助资金,以能生存保发展促就业为目标,实现全县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1900人次。大力实施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积极促进党政群机关、企事业单位安置残疾人,实现了依法对未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促进了残疾人就业岗位在超市、酒店等服务业和企事业单位的安置。在城建、公安、残联等多家单位安置残疾人门卫、工勤等岗位数名;城乡综合治
残疾人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精选 去看残疾儿童的心得体会(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