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历史人物读完心得体会实用 读山西历史名人故事有感(三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描写山西历史人物读完心得体会实用一
独赴危境,他仅一驴相伴
于成龙,山西永宁人,顺治18年,45岁的他任广西罗城县知县。从其家乡到任职地,有6千里之遥,罗城地处万山丛中,一年四季毒瘴迷天,又屡经战火,城郭无存,百姓外逃,豺狼虎豹白昼肆行。这里瑶、壮等族杂居,好斗,攻杀不已。友人、亲戚视罗城为危地,多劝阻免行。于成龙感慨长叹:“惟国家所使,人生仕宦,岂择险易哉?”临行时,对亲朋表达自己的志向:“此行决不以温饱为念,所自信者,‘天理良心’四字而已。”说完,跨上一头驴便走。
于成龙初到罗城,凡目光所及,一片荒烟,居民仅数家,看不到行人,到处是残垣断壁。大白天就听到野狼阵阵嚎啕,入夜,猿啼不止。没有官邸,他自寻一间无人住的破屋,前半截作为办公地,没有几案,就挖土堆垒成桌。后半截为居室,他与二仆人合居。旁边放置一锅一盆,作为炊事用具,就地生火煮饭。他日食粗砺,为应付潮湿,每晚只饮酒四钱。他与仆人拔除青草,插棘为门,这里就成了罗城县衙。
于成龙每天早晨,必出外讯问百姓疾苦,商量兴农事。他上下悬崖、绝涧中,不辞劳苦,奔波于各处。在田野上,一遇到农民就与人攀谈。当地百姓一听说成龙到,都拥上前来,环坐在树下,给他拿来饮食,欢声笑语,如同家人。他动员当地百姓建筑房屋,召回外散的人口居住;奖励勤于农事的人,公正地解决瑶壮族人相仇的矛盾,建乡勇,震慑瑶族头人,地方从此获得安宁;建养济院,扶助穷困;创设学官,鼓励子弟读书。仅3年,罗城由死气沉沉变得生机勃勃。至7年,县大治,各族和谐,社会安定。
于成龙在罗城,如史书所评:“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故深得罗城县民心,对他百般爱护。县民都乐意纳田赋,亲自交给他过目,又经常留数钱放置在他的案桌上。他不解,就询问是何意。乡亲说:“阿耶不要‘火耗’(明清附加税之一),又不谋衣食,难道还不买点酒喝吗?”他大受感动,只留能买一壶酒的钱,其余退回。他一人生活,孤苦伶仃,罗城人十分同情,每天早晚集合一大批人前去问安。隔几天,就集体凑些钱馈送给他,恭敬地跪在地上,说:“知阿耶清苦,我们供些盐米费,请收纳!”于成龙谢绝:“我一人何需这么多东西?你们拿回去,奉孝父母,如同爱我一样。”罗城人只好将钱收回。
有一天,罗城人听说于成龙家人来看望,奔走相告,说阿耶家人来,需要钱物安家。于是,又凑了些钱前去于成龙的住处馈送。于成龙笑着说:“此去我家6千里,单人携带钱物负担太重啊!”说完,让他们都回去。罗城百姓伏地哭泣,坚请收下,于成龙亦哭,最终还是不收。
康熙6年,于成龙被提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当他离开时,罗城百姓一齐出动,拥塞道路,追送数百里,痛哭而回。
合州承四川大乱之后,州中遗民百余人,地方残破,穷困状况与罗城不相上下。于成龙到任,革除积弊,招民垦田,贷以耕牛与种子,只月余,民增至千户。
后来,他升任福建按察使。乘舟上任,行前派人买了数石萝卜搬上船。别人都觉得奇怪,不禁笑问:“萝卜是贱物,何多为?”他答:“我沿途吃饭,全赖此物。”
官至总督,他依然驾驴赴任
于成龙官越做越大,作风却一如在罗城县时。其属员及下属机构官员不时地给他送礼,尤其管一省司法,为请托而馈送钱物、打通关节的人很多。于成龙始终一个态度:一律回绝!各级官吏畏惧,再也不敢送礼了。不久,他被提升为直隶巡抚,至此,真正进入封疆大吏之列,但还是清廉依旧。第二年,他进京觐见,康熙帝当面称赞:“尔为今时清官第一,殊属难得!”
于成龙在巡抚任上时,总有一些亲戚、朋友相托求办私事,他一概严厉拒绝,所属人员及亲友时有馈送礼品,他是“一介不取”。康熙帝大为赞赏:“知其家计凉薄,特赐内帑银一千两、朕亲乘良马一匹,以示鼓励。”
那年,康熙帝以特旨授以江南江西总督,地方官吏大多以此职为极限。从直隶任赴南京,成龙与幼子雇驴车一辆,各带钱仅数十文,沿途投住私人旅舍,不去惊动当地官设驿道公馆。在繁华的南京城,仍过着简朴的平民生活,每天只吃青菜或豆腐,江南人称他为“于青菜”。仆人喝茶没茶叶,每日采衙后槐树叶当茶叶,不久,树叶都给采光了,成了秃树。他的儿子冬天只穿粗布棉衣,江南风俗侈丽,在于成龙倡导并身体力行下,当地改穿布衣,士大夫家出门减舆从,婚嫁不用音乐……于成龙办公通宵达旦,常穿上便服深入民间私访,察知民间疾苦及属吏表现。属下官员无不谨慎供职,吏风大为改观。
于成龙以总督之贵,后又兼摄江苏、安徽两巡抚事,权力如此之大但仍不改昔日清廉作风,生活极其清苦。他的长公子自山西来看他,当其返家时,署中刚好有一只腌鸭,他用刀砍下一半给了儿子,备其途中食用。此事传至民间,遂有“于公豆腐量太狭,长公临行割半鸭”之谣。
于成龙历官20余年,从不携带家眷。去世时,将军、都统及同僚属吏入府吊唁,府中几无他物,吊唁者无不隐然为之哭泣,市民闻讯,罢市聚哭。
康熙帝南巡时向大学士们感叹:“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又叹道:“居官如成龙,能有几人耶!”
描写山西历史人物读完心得体会实用二
1、知识与能力: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形成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严峻现实。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及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搜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环保意识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及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讨论法、归纳法、对比法、启发引导法
教师:
1、关于反映黄土高原地表特征的图片和资料等。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演示实验器材。
3、课前把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小组。
学生:提前收集有关黄土高原的图片、资料文字等信息。
课件内容主要包括黄土高原的概况视频,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图,黄土高原景观图片,黄土形成的原因材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图及原因分析。课件设计原则是简单、精要、实用。力图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重在重点知识和重点图片的分析和归纳。在应用时根据学情灵活、有选择性的利用。
1课时
新课导入:多媒体屏幕上依次出现四段描述,都是关于我国的一个著名地形单元,大家一起猜一猜。(可以随时抢答)
1、从飞机上看下去,褐黄色的原野,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
2、从出发地看目的地并不远,但车子上坡下坡,绕了好几道梁子才到。 3、这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了窑洞居住,冬暖夏凉。
4、我国科学家刘东生因毕生研究黄土成因取得巨大成效而获得20xx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称为“黄土之父”——(黄土高原)
教师:黄土高原是教材中涉及到的第一个跨省区域,同时也是教材重点分析的我国唯一一个地形区。(帮助同学复习一下中国的地形区)
活动一:信息交流―――黄土高原知多少
学生:一一说出涉及到黄土高原的知识(学生个人以及小组之间回答,对表现好的给以表扬鼓励。)
教师讲解:黄土高原概况 展示图片:黄土高原景观图。
学生:根据讲解和图片组内讨论交流形成对黄土高原的整体认识。
教师引导:积极鼓励思考快而正确的同学在班内展示成果。(倡导以强带弱,追求课堂效率。) 教师:难怪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到:“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犸,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岗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指痕??”
学生:根据课件内容简单说明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的特点。
(增强印象,培养学生的数据整理能力,以检验课堂学习效果。)
教师:(首先赞扬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的学习态度)。有人曾经形容如果将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做成1米宽和1米厚的黄土墙,则能从地球到月球一个来回。
课件:展示中国地形图、黄土高原在全国的位置图和跨越的省区图
活动二:学生分小组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具体分布范围?(培养学生概括和总
山西历史人物读完心得体会实用 读山西历史名人故事有感(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