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的故事心得体会及感悟 战疫事迹感想(八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描写战疫一线的故事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这几天,我的心一直处于焦灼的状态,一方面是看着不断增加的数字心里真的着急,另一方面是不断地思考自己能做点什么?辗转反侧,坐立不安,没有太多时间思考的我,终于觉得有了一点点的思路。
一是坚决拥护党和国家的领导、听从国家的命令积极响应社区的防护政策,宅在家中、勤洗手、多通风、少出门、出门必戴口罩。虽然我们只是普通的人,但依旧需做好自我防护,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就是对社会、国家的贡献。二是做疫情防控的宣传员,我号召家里的老人、亲戚朋友勤洗手、不出门、出门必戴口罩,不走亲戚访友、拒绝野味等,引领他们一起疫情防控。三是在学院学生支部的号召下,我还利用专业所学,开始设计“艺起战疫你最美”的艺术作品,宣传党和国家的疫情防控政策,为疫情防控传递正能量,发挥文艺的价值引领作用,助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就是集结号,防控就是使命担当。面对当前的情况湖北武汉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面对这未知的风险,在距离新冠病毒最近的地区,我见证了无数的90后,是他们拉起了抗击病魔的防护线。“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做研究攻克病毒”“关键时刻我不会逃避,我也不会做逃兵”这些话,是出自一名95后的女孩李慧之口,她不顾自己的安危,疫情爆发到现在,她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从未离开。主动申请进入任务较重的病区,并要求不要告知家人。“生在中国是件幸运的事情,危险的时候肯定不能退缩”这是从95后小伙子许汉兵口中说出,他是一名护士,坚持不懈奋战在抗疫一线,在防护服上郑重地写下“精忠报国”,视频中这一幕幕让人泪流满面的画面,让我看到了90后的担当,他们或暂时放下了家庭、或取消了婚礼,或瞒着父母,义无反顾的用自己的热血守护着国家。从他们身上我更多的学习到要崇尚实现自我价值,担负责任,成为国家可以去信赖的、新的中坚力量。这是90后给我们的信心,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使命,他们身为青年人承担着重大的责任,是他们的担当和作为,让我坚定了战胜病毒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念。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武汉告急,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是冲锋在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省各地开始迅速组织年轻有力的党员干部,并在深夜迎来了全国各地的“逆行”的白衣“战士”。对于他们而言始终在离疫情最近的地方,才给了我们说赢的底气,他们不知疲惫,绝不退缩,他们坚信总会迎来阳光明媚的那一天。他们不敢流泪,也不能流泪,流泪护目镜就会看不清楚。舍生忘死,他们在高危“红区”托起生命之舟。这不是随便说说就可以,他们的名字也不是随便签下的,手印更不是随便按下的。初心使命不是泛泛而谈就能体现的,有些人甚至为之付出了宝贵的生命,让我不禁感叹。或许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开始上班了,而有些人却从未下过班。他们用行动让我体会到共产党员的信仰与担当,这更加坚定了我入党的信心和决心。火神山十天投入使用,并收治确诊病人,被国外媒体称之为“中国速度”我曾经无数次的问自己:“是什么力量,是什么精神,可以让一个大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出如此有效的决策,如此迅速的行动。”
疫情防控武汉保卫战中,英雄的人民战斗在城市的每一个岗位,不舍昼夜。隔离点,医护人员彻夜守护着患者。陆陆续续的病人送到医院,医护人员需要冷静的思考每个病人需要的用药量,因为病人有着不同年龄,不同病重程度,需要不同的治疗,医护人员完全一刻都不敢懈怠;天河机场,城管为医疗队转运行李。搬运物资、接送病人、参与方舱医院建设,每次经手的东西都需要消毒,他们的鼻子或许已经被消毒水熏的麻痹了,每天工作至凌晨,这却已变成了城管队员现在的工作常态;方舱医院,公交司机送医护人员上班。司机师傅从凌晨1点到晚上7点要来回接送好多趟,一天结束时完成车辆及个人的全身消毒;武展警务站,民警越夜深越不能松懈,穿上这身制服,绝不能让任何一位病者逃过这里,无论如何他们要对每个人负责,对这座城市负责,对国家负责。他们是普通人更是城市的守护者,更是将以磅礴伟力夺取武汉保卫战全面胜利。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我不禁思考是什么让如此多的人可以抛家弃子、义无反顾。“一定要将人民的生命安全摆在第一位”是这句话。正是我们的党和无数的党员,我们的初心与使命,才让这些不可能变成可能甚至成为一种现实。我们不仅自我进行防护,社会、国家也有措施政策防疫,这就是国家为我们抵御疫情最坚强的后盾。
从个人到社区、社会乃至国家都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抵御病毒,我们有理由,有信心相信在这场没有硝烟战争中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的。
在面对这种未知的危险情况下,他却无所畏惧,不过是在危险面前选择逆行而上。20__年,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肩负重任,以血肉之躯筑成了一道生命的屏障。17年后,84岁的他,在面对这来势汹汹的疫情,依旧巍然坐镇于前线。他呼吁“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然而自己却在耄耋之年毅然逆着人流,坚守前线。我们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负重前行。在这种关头,我很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但还不具备冲向防疫前线的能力,每时每刻这种无力感都在捶打着我,无法一线作战,那就后方作战积极响应国家和党的号召。
我们以冲在第一线的人们为榜样,积极投身到疫情防卫工作中去,为抗击疫情献出一份力。作为学生的我们更要严格落实学校要求,合理安排好假期,做好学习规划。我们要肩负起责任,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服从安排;我们要在不为国家添麻烦的原则下,积极参与防疫工作!经此一役,让我更加明白责任与担当,现在的我在被保护着,当然也希望有朝一日,我也有冲锋陷阵的机会,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与疫情的战斗中,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没有一个人是独自战斗。没有一个冬天是不可逾越的,没有一个春天是不会来临的,每个人组成的力量,那冲在前线的精神,终能护佑着中华民族战胜病毒,度过难关。
描写战疫一线的故事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大家好!
一线天,因两壁夹峙,缝隙所见蓝天如一线而得名,又因景观奇特而闻名。疫情发生以来,近400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奋战在65万个城乡社区的疫情防控一线,平均6个社区工作者守护着一个社区,每名社区工作者面对350名群众。1:350,这些在一线的社区工作者,前方要战“疫”,后方要守护群众,你们和你们一样在战“疫”一线的工作者才是最美的“一线天”。
近日,总书记在调研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街道安华里社区强调,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在这场战疫中,能否守住社区这道最有效的防线,关键看你们。有你们坚守,所有社区就会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云里石头开锦缝,从来不许嵌斜阳。”在战“疫”一线,你们如磐石一样坚韧。常说,身在其中,方知其中“味”儿。其实,在战“疫”一线的你们也有苦、也有累、也有烦,只是你们从不怕!
战“疫”一线不怕苦,因为你们把这“苦”默默地落到了心底。越是饱尝苦难的民族,越能理解灾难的意味,我们是从苦难中走出来,一往无前的民族,你们的“根”就扎在这样的民族之上。越是历经沧桑的国家,越懂得自强的重要。在这个饱经沧桑的国度,除了勇往直前,没有退路,你们的“脚”就踏在这样的土地上。在战“疫”一线的你们,呈现出了“中国人”的脾气,“中国人”的硬气和“中国人”的志气。面对1:350,只有强大的内心才能盛下这样的“苦”,只有坚定的意志才能容纳这样的“苦”,只有举国的同心才能战胜这样的“苦”,这在你们身上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在你们身上彰显得更加直截了当,在你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不屈的意志,中国昂然的毅力,中国惊人的品格。平生多磨砺,天地由我行。我们知道,你们把这“苦”默默的落在了心底。
战“疫”一线不怕累,因为你们把这“累”渐渐地用到了极致。疫情就是命令。生长在这里就会坚决地守好这里的每一寸土地,这是你们对命令的“回应”。防控就是责任。工作在这里,就会勇敢地守好这里的每一块阵地,这是你们对责任的“回答”。累过极致,就不感觉累了。为了打赢防疫阻击战,无论风雨,你们连轴转、“开夜车”。每天醒来就同时间赛跑,排查、预警、管理、服务,恨不得如哪吒有个“三头六臂”,脚踏风火轮,化作“千手观音”,驱除这场“疫”魔,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走过了白天与黑夜。众人捧柴火焰高,是源于来自不同层次,不同力量的累积。正如庆幸的是,我们处在可以让数据“跑步”的时代,很多地方已经运用这些技术,把社区工作者和一线抗“疫”工作者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让你们集中精力、轻装上阵,心无旁骛战斗在第一线。
战“疫”一线不怕烦,因为你们把这“烦”悄悄地躲到了静处。基层一线是群众的“天然”防线。记得在做村官时,一位退休的老村官告诉我,把基层工作做好,一个重要的方法是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要“耐”烦。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要想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一方面,要坚持严防死守,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忽视任何一个角落;另一方面,要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要安慰群众的腻烦心理,要安抚群众的抵触情绪,追本溯源,就是要“耐”烦。只有“耐”烦,才能守住这“天然”防线。反求诸己,在战“疫”一线的工作者也有“烦”,更需要安抚、安慰,只是你们在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把这种“烦”悄悄地带到了角落里,看一下家里人发来的信息,刷一下朋友圈,甚至是低声的抽泣几声,第二天黎明,你们还是接着干!
“何人仰见通霄路,一尺青天万丈长”,瞩目仰望,你们就是那万丈青天!
描写战疫一线的故事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激发学校广大团员青年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强化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20__年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校团委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学校党委副书记李福明围绕战“疫”中的中国制度和中国精神讲授了一场特别主题团课。
20__年12月8号,武汉首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出现。20__年12月31日,武汉卫健委发布认为未发现明显人传人证据。20__年1月6日,启动中国cdc二级应急响应。20__年1月8日,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是此次疫情的病原体。20__年1月8日,升级中国cdc一级应急响应。20__年1月11日武汉市卫健委发布已确诊41例新冠肺炎病例,并出现1例死亡病例。20__年1月19日,中国其他省报告首例确诊病例。次日钟南山等专家回应记者新型冠状病毒人传人。20__年1月23日,武汉市全面封锁...据世卫组织实时统计数据显示,仅仅三个多月的时间,截至北京时间4月25日18时,全球211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确诊2775256例,全球累计死亡196864例。
“疫情”防控中的中国力量,全国上下一盘棋,集中力量战疫情
疫情发生后,全国上下迅速反应,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及时制定疫情防控战略策略。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抵达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和患者群众、社区居民。
党中央把武汉和湖北的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举全国之力予以支援。
疫情见证的,是基建狂魔的中国速度,充分体现了我国的综合实力;是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领导能力;是坚持依法防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中国组织能力;是14亿人民群众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中国动员能力;是各级干部和广大党员率先垂范、勇当先锋的贯彻执行能力。这就是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中国制度。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魔,84岁的钟南山院士,他建议大家“没什么事不要去武汉”,但自己却义无反顾地赶往
战疫一线的故事心得体会及感悟 战疫事迹感想(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