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管理学习心得体会如何写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心得体会(三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中小企业管理学习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__本公司要继续保持销售和利润高速增长,销量目标为10万吨,合销售额10亿元,利润目标为1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50%。这一目标实现的途径是,继续扩大北方根据地市场家庭消费市场和注重营养保健人群的销量,以及对华东、西南三省市(上海、江苏、四川)新市场的开拓,同时用“热了更好喝”创造一个饮料消费的“冬季市场”(把淡季变成旺季)因此,本年度的营销费用预算为亿元,比去年增长60%(费用率比去年增长2%),增长部分主要用于开拓新的地理市场和创造“冬季市场”的广告宣传。
2.营销状况
①市场需求状况:营养型饮料(包括水果饮料、植物蛋白饮料、茶饮和液态奶)约占整体饮料市场的20%,即160亿元,其中植物蛋白饮料约占整体饮料市场的5%,即40亿元,预计未来几年营养型饮料(及植物蛋白饮料)均将以年30%左右的增长率增长。营养型饮料的主要消费者是大中型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中小城镇的老人、少年、儿童、青年女性,因为人们收入的增长,消费场所已由餐饮娱乐场所发展到家庭小宗购买(成箱、大包装),人们(及家长)希望饮料不仅能购解渴、好喝,而且要有营养,有保健功能更好,但不是特别在意、也不是购买植物蛋白饮料的主要诱因。对本公司来说,最大的问题是,杏仁露的口味南方人很难习惯,说服南方人接受此一口味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艰苦任务,而且不确定是否能够和值得去完成。
②行业及本公司(品类)销售和利润状况:从饮料行业及本公司过去几年的.销量、价格、边际利润和净利润表中(表略)可以看出,整体饮料市场以年均20%的增长率、营养型饮料市场以年均30%的增长率增长,但边际利润和净利润却以10%的比率下降,如何控制价格降低、费用成本提高将愈加重要。
③竞争状况:本公司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碳酸饮料的两大国际品牌a公司和b公司,水饮料市场的两大国内全国性品牌c公司和d公司,营养型饮料的一大全国性品牌e公司和三大北方区域性品牌f公司、g公司和h公司,而后四者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共同开拓营养型饮料市场和打击低价防冒者的同盟军。以上7家主要竞争对手的基本情况和本年度预计计划详见附表(表略)
④分销状况:本公司的渠道模式一是要继续优化各地区、各渠道一级批发商网络并帮助和督促其提高营销素质,二是要继续加强对a、b类零售商的管理即深度分销,三是对部分要求直供的大型连锁超市实施直供试点,但供货价格要比一批高2%,这两个点留作对直供连锁超市的店头推广、促销费用。另外,要留出1%的机动渠道促销资源和1%的年底渠道奖励。
⑤客观环境状况: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饮料尤其是营养型饮料的家庭消费将越来越多;但随着技术和设备的引进,茶饮料和液态奶市场份额将高速增长。前者对本公司将带来机会,后者将带来威胁。
3.机会与问题分析:
①机会与威胁分析
机会:
(1)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饮料的营养价值;
(2)家庭饮料消费市场快速增长。
威胁:
(1)茶饮料和液态奶市场份额的快速成长;
(2)渠道冲突造成的渠道利润降低有一定的解决难度和风险;
(3)南方市场的口味习惯障碍很大;
(4)仿冒品低价抢夺市场。
②优势与劣势分析
优势:
(1)北方市场品牌和销售网络有较大的根据地优势;
(2)上市后的资金优势;
(3)量大后包装物成本降低优势;
(4)本饮料“热了更好喝“的独特卖点优势(竞争者大多不能热了喝,个别可以热喝的品牌也未提出此一卖点),很可能创造一个独有的“冬季市场”。
劣势:
(1)本公司不熟悉即将要进入的华东和西南三省市场,而且尚未定出有效的说服南方人接受杏仁口味的方法;
(2)尚无家庭大包装产品线;
(3)各地区一线办事处普遍缺乏足够的宣传推广经验,而且总部也没有一个称职的广告代理全面协助。
4.目标
①财务目标:
(1)15%的税后年投资收益率;
(2)10%的净利润;
(3)_亿元的现金流量。
②营销目标:
(1)销售量10万吨;
(2)销售额10亿元(税后);
(3)_%的市场份额;
(4)15%以内的营销费用率;
(5)品牌知名度北方市场达到70%,南方三省市场达到20%;
(6)a,b类零售店数量提高20%,效率(单店年均销售额)提高30%;
(7)销售价格与去年持平;
(8)顾客投诉处理百分百满意。
5.营销战略战术
目标市场:
(1)家庭市场;
(2)注重营养保健的老人、少年、儿童、青年女性。
品牌定位:营养保
中小企业管理学习心得体会如何写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心得体会(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