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微格教学心得体会及收获 微格教学收获和反思(七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化学微格教学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与兴趣。
>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很高。此时我把握好学生对新开课程的期待心理,积极地准备,让学生对新课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所以我通过学生所自豪的、关注的“神五、神六飞天壮景”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出问题,交流体验,感知到化学的神奇。通过这样的开头,学生对奇妙的化学有个新的认识,也认识到化学就是一门与生活实际、高科技相关的学科。
>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化学,巩固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观看录像,感知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感知化学的魅力,深深感到化学的重要性。
>通过观看课件,了解化学对物质的研究、化学合成产品的应用与开发,进一步认识化学、了解化学,让学生感知化学对人类的重要作用。了解化学的发现发展,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走进生活,发挥想象,畅想未来的化学,让学生真正理解“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的内涵,树立学好化学、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但在上课过程中,我也思考了这样的问题有待解决:
①如何让学生在开始学习化学时,尽快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
②随着学生学习化学的日益深入,如何保持兴趣的持久性。还有待于进一步
主题化学微格教学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尊敬的校长先生:
您好!我是xx化学学院xx年,毕业在际,我已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从事化学教学和教研工作。衷心希望能到贵校任教,在您麾下效力。
我的性格比较开朗,为人直爽,平时爱说爱笑爱玩爱闹,但做起事来认真投入,责任感强,思维比较活跃,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在学校期间,主修了与化学及化学教学相关的课程与实验,选修了教育学、心理学、哲学、法律基础等课程,学习认真努力,成绩优良。教育实习期间,积极深入班级、悉心研究教法,虚心向师长求教,在教学方面进步很快,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实习成绩优秀。
我对自己的能力颇有信心,曾自编自导并主演小品《青春梦里飞》,话剧《记忆青春》、还组织同学一起排演过舞蹈《快乐老家》、《茶山情歌》、《红梅赞》等,还参加过样校舞蹈大赛的演出;我积极参加学校社团的活动锻炼,自己还曾到《长春晚报》做兼职业务员,深入社会,感受颇多;大三的时候,曾创建“飞扬工作室”,为同学联系家教工作,浅尝了创业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之后我又通过电话联系到浙江平湖去实习,期间走访了苏、杭二州,经过北京、上海、大连时也都稍作停留,进行曲了简单的实地考察,作为毕业时选择去向的参考。我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犹如此刻,我想着自己的未来,也在做着自己的努力。
做一优秀的教师是我一直以来的理想;我所崇高的教育是以人为本,因人施教。教育、教师、学校应该是为学生服务的。为一切学生,为学生的一切,我愿用我毕生精力,精心培育满园桃李!
最后,感谢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自荐信,更希望能有机会向您当面致谢!
xxx
20xx年10月26日
主题化学微格教学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课件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起始节。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两章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在化学2中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本节学到的钠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是必修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的重要元素化合物知识,也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学习本节内容对以后其他金属元素的学习具有指导性作用;本节内容安排在氧化还原反应之后,可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做进一步巩固;而在本节学习中所用到的许多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等也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所以学好本节内容可为后继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方法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深刻理解,提出本节教学的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能说出钠的主要物理性质;认识钠的还原性,能描述钠与水、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并会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实验,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探究活动,亲身参与实验的操作,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钠的切割)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钠的燃烧反应)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钠在不同条件下和氧气的反应以及如何从实验的角度揭示反应过程
教学难点:由于学生以前没有看到过钠,更谈不上钠的化学反应了,燃烧后得到的过氧化钠化学式特殊,学生比较难以接受,因此钠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及其产物的比较分析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同时也应该由点到面,能够学会几种金属之间性质的比较具体情况,以及金属的性质和金属原子的结构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些都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所在。
二、说学情
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初步建立了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角度去分析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基础,但学生观察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全面;表达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现象的解释可能会辞不达意;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足。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虽然处于抽象思维阶段,但还需借助直观演示等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本课注重实验探究。
三、说教法
(一)教学方法
1.实验法。这是化学教学的常用方法,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充分展示知识的建构过程,充分体现建构理念。我演示和学生实验相结合,让学生去实验,去体验,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去思考。
2.谈话法。在做实验的同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展开讨论。可以是老师提出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充分认识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可以是学生与学生的讨论,也可以是师生讨论。
3.讲解法。在做实验、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对重要知识点及难点进行讲解。
(二)教学用具:
实验仪器:烧杯、镊子、小刀、滤纸、坩埚、铁架台、火柴、酒精灯、滴管、玻璃片
实验试剂:金属钠、蒸馏水、酚酞
四、说学法
1.实验探究。通过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准备实验,分组讨论,使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自己畅所欲言,去列举在生活中了解到的金属的反应,比如铁的生锈,铜绿的产生,铁质菜刀为什么表面是黑色而刀口是银白色等,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二)实验探究
初中已经接触到一些金属,这里复习金属的物理性质,让学生认识金属的通性;复习和金属相关的化学性质,并分类归纳:铁可以和氧气反应,活泼的金属可以和酸、盐发生置换反应等。最后总结性思考这些反应中金属原子的失电子情况,引出性质和结构的相互关系。
由此及彼,提出问题。铁可以和非金属单质氧气反应,那么其他的金属呢?从金、铁、镁和氧气的反应看,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可以让学生去思考:更多的金属呢?水到渠成的提出典型金属钠、铝分别和氧气反应的情况。
1.发现问题
通过多媒体展示网上新闻-- 一炸起千层浪 珠江“水雷”迷团待解,播放“水雷爆炸”的模拟视频。通过设置情境,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铁桶中装的什么物质?为什么会爆炸?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从而为本节课的讲授打好基础,同时培养学生从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的能力。
2.提出假设
通过新闻可知,铁桶内装的是金属钠。通过直观的认识,引起学生对实验时钠的用量的重视。接着请学生从一个化学专业者的角度,根据新闻中描述的有效信息对钠的性质做合理的假设和推断。
3.实验求证
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问题如下:怎样取用金属钠?应取多大的钠块?我对实验过程进行指导,告知学生用镊子取钠块置于玻璃片上,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并用小刀切下绿豆大的一块钠。
接着进行实验。问题(1)钠能与水反应吗?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验证钠与水反应后生成的溶液成分。请学生边实验边记录现象,同时交流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
问题(2)钠能不能燃烧?把一小块钠放入坩埚中加热,会有何种变化。写出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淡黄色过氧化钠的方程式,同时请学生标出电子转移
化学微格教学心得体会及收获 微格教学收获和反思(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