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家校共育公益讲堂心得体会范本 促进家校共育公益讲座听后感(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1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家校共育公益讲堂心得体会范本一

随着知识经济、网络时代的到来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生活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必然会引起家庭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创建学习型家庭,倡导一种与时俱进的家庭生活方式便被作为家庭生活的变革提了出来。学习型家庭作为一种顺应时代潮流,与社会发展同步的健康家庭形态,它把学习作为家庭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重视对家庭成员的人文关怀和家庭建设中的文化含量。这样的家庭,有利于亲子间的沟通和家庭亲和力,凝聚力的增强,保证家庭与飞速前进的社会和谐地同步发展。因此,创建学习型家庭意义重大,它是落实终生教育理念,推进学习化城区,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二、具体工作:

1、成立以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合一的校级课题组。

2、通过教师会、家长会、校会组织全体教师、家长、学生学习有关学习型家庭的理论知识。

3、推选各年级中的家长积极分子联系自己的家庭特点,参加学校组织的推进学习型家庭创建的专题研讨活动。

4、结合本校校园文化节,展开各类学习活动。

5、动员家长、学生参加《在家庭学习中自我改变》征文活动和演讲比赛。

6、 沟通家庭与学校、班级的联系,形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正向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推动家庭和社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7、开通家校通,发放家校联系卡,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三、工作策略:

1、建立网络机构是做好家教工作的前提。本学期,我们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将对家庭教育的组织机构作适当的调整,具体安排是:建立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和班级家教小组。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成员由学校校长、教导处、家长代表组成,具体工作由教导处和班主任负责。教导处负责制定计划,活动安排,收集资料,协调关系。班主任组织,并发挥班级家教小组的作用并向家长宣传家教理论,讲授科学的家教方法。

2、学习家教理论和家长学校各项工作制度

为了做好家长学校工作,我们制定了家长学校备课制度,家长学校请假制度,家长学校校长工作职责,家长学校管理人员职责等。开学初,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家教理论,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同时学习各项规章制度,让教师们明白自己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做到有章可循,有事可做。

3、组织授课活动

本学期,我们家长学校授课的内容主要是由各班主任根据家长课程内容制定的,在授课形式上我们以年级为单位,研究如何上好家教课,如何提高家教课的质量,增加课堂信息量,让家长们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还要研究如何进行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互动,让家长们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

4、进行家访活动的监控

家访活动是进行家教的好形式。我们要求一学期每位班主任必须对每个学生至少进行一次家访,并做好记录。学期结束,家长学校管理人员将队其进行检查。

5、利用表彰“好家长”活动,进行宣传

今年的好家长评选仍要公平、公正,落在实处。由班级评选出候选人,学校根据材料和平时家长行为,给予认定。并在学校选出家教方面特别突出的家长在经验交流会上发言:有理论的介绍,有经验的总结,有案例的分析,教师、学生家长一起参与。

6、进一步完善三大家教平台的建构,家长学校教学、家长活动家教科研三大平台,互相补充,同步推动。

7、抓好向家长开放周和家教活动月(四月)的活动,进一步密切家校之间的联系。

四、工作安排

2月份

1、调整家教委员会、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

2、召开全教师会议,通过工作计划,学习各项制度。

3月份

1、进行授课活动。

2、安排家长学校课程表。

3、评选班级优秀家长。

4月份

1、开展家访活动。

2、评选校级优秀家长。

5月份

1、进行授课活动。

2、家长读书知识竞赛。

3、召开部分家长座谈会,研究如何办好家长学校。

6、7月份

1、总结表彰。

2、组织教师和家长撰写“家教论文”。

对于家校共育公益讲堂心得体会范本二

家校合作共建,让每朵生命之花都灿烂

——记追梦班“另类”的暮省时分

2016年新教育实验工作会议在神农故里——湖北随县召开,我以“一天的行走”有幸作为新教育实验榜样教师群体叙事的第一人,倍感幸福,至今难忘!

“一天的行走”大致讲述的是我与我的追梦班每天从黎明的开启——晨诵,到上午的理想课堂的充盈、之后的午读与写绘及下午的每月一事、社团活动,再到追梦班“另类”的暮省时分等相关事宜。这里,我要重点说一说的是我们的“另类”的暮省时分。

我是没有将长玲老师那么的“好命”可以被李镇西老师“威逼利诱”,但我也有可“标榜”的,那是我在2012年夏天山东淄博初识朱永新老师时,这位新教育“点灯人”竟亲笔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追梦”二字。“淘得”如此厚重的“宝贝”,我的追梦之旅已然真正开始了。随后追梦班从正式命名到组建,再到茁壮成长都是在“亦幻亦真”中漫溯前行,我们“另类”的暮省时分也大概是从那个时候起一直将幸福的延至今日。

若真要说起我的“另类”暮省,其主要还是空间上的另类。晨诵诗赋、午读典章倒还是可以和全体孩子们一起幸福分享,但山里孩子放学时间早,暮省就很多时候“形式”和“意思”一下了,孩子们离校后我回到家就觉着:这一天的行走总缺着点啥?不够完美呀?和我相处了一天的孩子回“别人”家,那我追的梦在哪里啊?这样“自私”的想着几回,我就知道了,我与娃娃们之间还隔着一个“别人”的家。我,得去看看,我得去他们家里一起进行暮省,去“占有”并享受一天中属于我们的最后的一份幸福!所以也就有了接下来的“不了情”。

暮省第一站:被我“诓骗”了的有点“淘”的小翔宇 和小翔宇的妈妈在前几次放学的时候粗略的了解过一些,还是很不踏实,第一站就选在他们家了。

没有打招呼,拿着村组地址,推着自行车一路寻问,刚到“小淘”的家门口就被眼前的一幕“懵”了:只见“小淘”弓腰坐在小板凳上,伏着一个大一些有靠背的椅上认真的写画,旁边同样大小的一张凳子上,同样弓着腰、盯着翔宇作业本看的,正是显得有些“老气”、“ 弱小”的翔宇妈妈(其实和我同年,都是80后),因为太专注,大约几分钟后,他们才发现我和儿子两人。他们用不相信的眼光打量着我们好几秒钟,翔宇妈妈才愣过神,猛的起身,语无伦次的说着:刘老师,您咋来了?刘老师,您有啥事啊吗?是不是我家翔宇又惹大祸了······“小淘”更是一脸紧张近似呆滞的“萌样”。听我玩笑着说是都有一小时都没见着“小淘”了,就想过来看看,没有别的什么的时候,“小淘”反应倒是“利落”的搬起那张原本放着作业本的有着靠背的椅子请老师坐,因欣喜而慌张的连掉了一地的作业、纸笔都全然不顾。后来交谈得知,家里住的偏远又贫穷,“小淘”上学几年还从没有老师“登门”,仅有的只是一次邻村的同班的好孩子家访时被叫着“凑”过去还挨了一顿训。接下来感恩励志的几个小故事和她们一起“探讨”一番,其结果不言而喻:我成功的“诓骗”了这一对母子感恩、尊师和自律两年,时至今日,第一站的暮省完美“收官”仍旧难以忘怀!

第二站,第三站,儿子的共鸣 第四站,·····

第一百一十六站。

新旧“不了情”还在交替、延续,也在重复着这样一道风景:夕阳西下,河堤边、水洼旁、杨柳春风、枯藤丛林、山涧小路,儿子和我,以及被拖长、摇曳的两行自行车的影子······我在我所谓的“另类”暮省中沉思、静悟、浸润、充实;儿子也在一天的行走中渐渐成长,这不正好印证了我的“另类”暮省的初心:家校合作共育,让追梦班里每朵生命之花都灿烂的同时,自己家的这朵花不也在悄悄的开吗?

例子:陈红同学是个五年级的学生。他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哥哥姐姐均已读初中,家里就剩下他和奶奶。但他生性好动,整天游手好闲,不是偷邻居的东西,就是在村里搞破坏。在学校要么睡大觉,要么打架。成绩差不说,还跟了一帮社会小青年经常出入网吧,甚至整夜不回家。奶奶拿他没办法,老师说起他也头疼。

刚升上五年级时,作为他班主任的我,很快就领教了他的“厉害”。记得有一天的早读课,我发现他没来上学,打电话到他家,奶奶也焦急地说他昨晚就没回来。当时我就在想:“管他呢,反正我已经报告他家里了,就算有什么事,也赖不到学校或老师的头上。”可转眼又想:“不行呀,他奶奶已经管不了他了,如果老师也不严加管治的话,今天他去上网,明天也许去抢劫,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于是,我马上将这事报告了学校,然后和几个领导一起到附近的网吧逐一寻找。终于找到了满眼通红却网瘾十足的他,我们把他“请”回了学校。学校领导依然狠狠地批评了他,再送他回到教室。而我深知他是“批评接受,思想照旧”的人。所以,我打通了他父亲的电话,叙述了事情的严重性。幸好家长的认识还是好的,很快陈红的母亲回来了。陈红的情况也有了微妙的变化。在母亲的管束下,他晚上能准时休息,上学也就不迟到,课堂上也不睡觉了。在一次校运动会上,我班的跳绳获得了第一名,全班同学都欢呼雀跃,就连陈红也不例外,要知道他以前对班集体的事是毫不关心的。我捕捉到这点后,马上找到陈红对他说:“你看,我们作为班中的一员,能为班集体争光是件多么荣耀的事,再有,班里取得了荣誉,我们也感到骄傲呀,对吧?相反,如果班里的某个成员做了坏事,那就等于损坏了集体的荣誉,同学们又会怎么看呢?”一番话过后,陈红红着脸,低着头说:“老师,我知道错了,我以前做了很多损坏班集体的事,又让家人和老师担心,我以后再也不会了。”这是良好的开端,我在心里窃喜。随后,我特意安排班长与陈红同桌,一边辅导他学习,一边约束他的行为。很快,他就融入班集体的生活了,

家校共育公益讲堂心得体会范本 促进家校共育公益讲座听后感(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想要好好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