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师做好事心得体会 老教师做好事心得体会范文(9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老教师做好事心得体会一
今天我们诚挚邀请在座的各位老同志聚一聚,召开离退休老师会议。首先,谨让我代表学校党总支、校长室向各位老领导、老教师、老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福!也通过你们向你们的家属表示诚挚的问候!昨天,你们在这里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今天我们收获了累累的硕果。学校今日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你们过去的奋斗。 你们留下的宝贵经验是学校巨大的精神财富。近年来,我们浮青学校继承和发扬了优良的办学传统,不论是在教育质量方面,还是在学校环境面貌上,还是在社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上,都不断的在实现新的发展、新的提升、新的突破。接下来,我就上一学年度我校所开展的主要工作作一个简要汇报。
一“以德促学”成效显著。“以德促学”是我校最主要的教育特色。其主要目的就是要解决学生学习的动力问题,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学习的动力问题。可以说,我们学校不论在教育教学上,还是学校环境、校风学风的建设方面能取得重大突破,都与这项工作密切相关。比方说,我们每个月都确定一个德育主题,如三月份以学雷锋为主题,我们用雷锋的钉子精神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四月份以感恩为主题,培养学生感恩父母之心,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五月份为用责任教育月,用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六月份为成果展示月,对优秀学生进行大表彰,大宣传,用榜样的力量感召学生。我们借《熊耳浮青》中浮青杰出人
物所表现出的精神激发学生自信自强、刻苦学习的精神,用课间跑操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斗志。主题月的每一项活动都与学习紧密关联,特别是到了中考及期末大考的冲刺阶段,我们更加重视班会德育主题活动,这犹如强有力的助推器,班风、学风和学习状态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二、是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我校20xx届九年级的奋斗历程可以说极为惊险动魄。我们面临生源不佳、新中考方案的实施等一系列困难,这样的困难前所未有。我们一方面在德育上做好文章,在校园冲刺的氛围上动足脑筋,不断给九年级教师和学生打气,鼓干劲。功夫不负有心人,20xx年中考我校成绩优秀。人平成绩全县第二,仅次于安化江英学校,合格率全县第九名,优秀率全县第十四名,莫丽、蒋敏二位同学考取安化一中实验班,其中莫丽荣获乐安中考状元。
三、管理方式更体现人本化。教师的动力从哪里来?我们校长室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一方面,校长室想方设法,积极为教职工谋福利。另一方面,在教师管理中,我们更多的是实施“温情”加“亲情”管理。
四、校园建设再上新台阶。上一学年度,我校新建了1100平方米学生公寓,硬化小学部操场,维修了中学部围墙,学生有了更为舒心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我们主动联系有关部门,争取了学校塑胶操场的建设和食堂节能灶的改进等建设费用以及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等,共计100多万。我们正在积极筹备三件惠民实事工程:申请“云数贸张健希望小学”的资助和教育局改维资金建设小学部幼儿园;进一步与镇政府联系、与周边群众的沟通和协调,打通中小学连接道路;硬化中学部临街面人行道。总之,这一系列工程都是实事工程,民心工程,都把实惠奉献给了全体教职工,我们校长室的每一位同志,在每一项工作中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都付出了很多的精力,但只要符合学校大局,只要能凝聚人心,调动了教师积极性,我们就一定能做到不遗余力。
以上是学校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得到你们更多的关注和指导,给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说句实在话,今天我们能有如此丰厚的回报,正是因为昨天你们辛勤的付出。 我们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渗透了你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汗水和心血,学校的一砖一瓦都铭刻着你们献身教育事业的功劳,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浸润着万千桃李对你们的感激之情。浮青学校是我们共同工作、耕耘的园地,也是我们共同的心灵家园。在你们身上,我们学到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敬业精神,学到了真诚坦荡、相互尊重的待人哲理,学到了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的良好作风。感谢你们多年来对我们的关心、鼓励和帮助,感谢你们为学校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尊敬的老领导、老教师们、同志们,当前,办学竞争日益激烈,学校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你们的鼎力相助;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需要你们更多的支持。我们真诚期待着各位老同志常回校看看,出谋划策,共襄盛举,再展宏图!
今天你们的到来,是学校的光荣,也是在我们的荣幸。今天中午,我校将宴请在座的各位老同志,表示我们的一点诚意。最后,再次祝愿各位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描写老教师做好事心得体会二
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20__年,刚来附中的时候,刘校长给我们几个大学刚毕业的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男生,大学毕业了,只身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没有亲朋好友,那天,骄阳四射,汗水纵横,早已浸透了衣衫,男生带着3个大大的行李包下了火车,一手拎一个,还有一个拿不了,没有办法就寄存在火车站,徒步近3个小时来到单位,再折返一趟来提第三个包裹,于是,奋斗的日子在这里开始了……每想到这个故事,眼前就会浮现《圣经》中摩西率众人出埃及,奔向自由,最终返回以色列故土的画面,犹太人在西奈沙漠上流浪了40年,在那里形成了一个民族,并接受了包括“十诫”在内的“摩西律法”,而他们的始祖们所创立的神教从此初具规模,由此一个仅凭借着精神就能生存繁衍的民族带给世界意想不到的影响……一个来到陌生城市的奋斗的男生,同样也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在那里兢兢业业得开创了一片天地……从那个时候起,洋溢着自豪和兴奋的我来到了孩子们中间,带着几分羞涩和紧张,但在老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很快摆脱了内心的恐慌,将自己融入到孩子们学习和生活中,面对着孩子们,我有太多的话语,太多的情怀,更有太多的希望,同样,处在孩子们中间,孩子们也对我也有太多的话语情怀和希望,在彼此的影响中我们都在成长……
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语文教学中,总觉得,语文该是大语文,由于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具有良好身体、良好心理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教育的过程,应该是愉快地促进孩子的精神成长,潜移默化地把孩子带入人类的优秀精神文化中,使其成为具有创造精神和独立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而承载着文化和精神的语文,尤其是语文的教学恰好承担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对中国精神的传承和重塑。学生刚上,第一次讲诗歌的时候,先讲了个诗歌小专题——《一条美丽的河流——中国古典诗歌的产生和发展脉络》,从诗歌的源头《诗经》到屈原的《楚辞》,再到汉末五言诗的产生发展,再到唐诗气象、宋诗思想,还有后来的元明清时期家喻户晓的诗人和诗作。当然补充了大量的诗歌佳作,这些内容,我们很紧张的用了两节课才学完。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对学生小学诗歌背诵的充分了解,另一方面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诗歌体系,初中时代与小学最大的不同就是思维的开启,让孩子尝试着去接触一个宏观的概念和轮廓,他们才能慢慢的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最初有老师一点一滴的指导,一旦到了一定的阶段,学生们自己就会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和框架了,这就是导学自主的一种形式吧。接下来接触到了具体的诗歌,学生就会自觉在这条河流上找到相应的点,这样学生的知识框架就一步一步的丰满。而对诗歌内容的学习需要启发,努力使学生的思想升华。比如说:十三四岁的年龄,学生情窦初开,每一个少男少女心中都有一个钦羡的异性,懵懂感情开始了,所以,在讲爱情诗歌的时候从来不避讳爱的字眼,比如说讲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时候,除了讲解诗歌的基本意思和艺术手法之外,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和“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引出爱的讨论——什么是爱?我们该怎么爱一个人?
一场“爱的教育”开始了,问学生三种情况哪个人更爱花?第一个人看见花儿开得漂亮,就把花掐下来,揣在怀里;第二个人爱花,花儿开了,就在花儿面前转了两圈欣赏了一会儿离开了;第三个人,看见花开,就默默的为这株花添了一抔土和浇了水。孩子们异口同声说第三种,这与李商隐的爱情观是一样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学生回答:付出。懂得了付出,就开始明白了爱。那么我们该怎么样爱一个人呢?我又问孩子们,你们希望你爱的人因为你的爱而越来越优秀还是因为你的爱他受到了烦扰而越来越遭呢?孩子们陷入了沉思。我明白了,他们开始思考了,当然我们希望我们爱的人越来越好呀,那么我们该怎么做?一个孩子说:我会帮助他。还有一个孩子说:我觉得我们该共同努力,好好学习……纯真的孩子们,在接下来的周记中,又一次跟我表明心迹:老师,您说得对,爱就是付出,想一想妈妈对我的爱,就是付出呀……孩子们的情感,懵懵懂懂的感情终于得到了充分的宣泄,对感情的美好向往,和对诗词句子的深刻体验,这些老师不用讲,孩子们将记忆终生。
这次的课程,对我而言,也是一次爱的洗礼,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对别人比对我们的亲人更有耐心,更不容易发火,多少年来,我们以为这割舍不断的亲情和血缘就是我们“不耐心”亲人的资本,就是亲人无条件的担待和原谅我们的由来,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时常对周围的陌生人还满面春风,对周围没有丝毫关系的路人还温和谦让,恰恰我们忘了对真正爱自己的亲人付出真心,流露真情。《孝经》中所言:“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背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理。”原来,爱是一种能力,学会爱人更是一种智慧。
二、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在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关注,就是孩子的情绪能力!在初中阶段,孩子正值12—15岁,这个年龄是最容易使人陷入迷惘泥沼的一个人生阶段,很多的烦恼化成一种莫名的不安情绪袭扰着学生,他们心中有千千结无人解释,面对的是只知催促学习的父母,他们的心境坏极了,心中的郁积无处发泄,于是便寻找机会在学校捣乱、滋生是非。在是非面前,孩子是有他自己的判断力的,只是被当时的情绪所左右,比如说,一个男同学看到同桌拿着一个新奇的笔,就想看一看,可是女孩子不让看,于是你争我抢,女孩子不小心打到男孩子的脸,男孩子一下急了,将笔狠狠的扔向外面,不巧碰到了灯管,灯管灭了。此时两个孩子都冷静下来了,他们都认识到自己错了,只是在当时情绪的左右下,才不顾一切后果!所以,关注孩子的情绪,给予孩子情绪支持和引导,不失时机地培养孩子的情绪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一种比知识、技能更厉害的本事,被用来衡量一个人的智力,甚至能预测未来的成败。在班会上,我开展了“认识情绪”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习控制自己的怒气、挫折和寂寞的情绪。几次课后,学生相互打闹、发生口角的现象明显减少了。这5种情绪能力是:
①正确估价自己的能力。能觉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感情。
②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能恰当分析自己情感的起因,找到办法来处理自己恐惧、焦虑、愤怒和悲伤等情绪。
③激励自己的能力。能克服自满和迟疑,调动自己的情绪去达到某个目的,还能较持久地保持这种动力。
④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对他人情感和利益具有敏感性并能理解别人的观点,欣赏不同人对事物不同的认识和感情。。
⑤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比如说在期中考试来临之前,特别是我班成绩好的学生,压力比较大,脾气就变得比较暴躁,同时面对同学的各自忙各自的事情,对别人不再理会他又比较敏感,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跟同学发一下脾气,遇到一些不如意事情就向朋友大倒苦水,这就是周围的同学感到莫名其妙,同学相处也有点紧张,这更使他想发脾气。这其实就是孩子的不安情绪没有把控好,使孩子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并教给孩子处理自己情绪的办法,这样就好多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和睦多了!
在孩子们身上看到的这些,我们说,他们还是个孩子,是呀,有时候自己何尝不是一个孩子?面对学生突发的事件,会不会因为事情的突然束手无策而着急?面对学生的几次三番的说服教育之后,他依然故我,没有丝毫的改正,会不会因此而气急败坏?女性又是比较容易情绪化的,作为一个女性带着班主任,有时候把这些负面的情绪带给了孩子们。
记得论语中一个故事,不迁怒不贰过。讲的是颜回二十九岁时,头发全都白了,过早死去了。孔子为颜回的死哭得非常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弟子们更加亲密。”鲁哀公问:“你的弟子谁最好学?”孔子回答:“我有叫颜回的学生爱好学习,他从来都不把自己的怒气迁移到别人的身上,同样的错误也不会犯两次。但他不幸早死,颜回死了,再也没有这么优秀的学生来继承,传播我的理想了。”是呀,不迁怒不贰过是我们一生都在加强的修养。柔则生,顺则存,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无坚而不摧!在对待孩子情绪和自己的事情上,我们总是想到水,顺势而导!我们的学生可能学习成绩很好,可能考上北大、清华或者国际名牌学校,可是,如果他的“情绪能力”欠佳,那幸福宁静的美好生活还会与他有缘吗?我们会因为失去美好的东西哭泣,会因为得到满足而喜悦,会因为得不到满足而沮丧,还会因为受到羞辱而愤怒……这些五彩缤纷的感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灵性和生机。正视情绪的存在,它们是我们拥有的感觉,是我们生命的动态能源。让它们在一个正常的渠道里,推动我们的人生正向发展。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营造好一个和谐积极的情绪氛围,我们和学生都得到了成长!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定要抓紧每一秒钟的时间来学习,时时把自己沉淀、倒空、归零。像诗人所说,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执着的背影!在这样一所面向未来,面向全国将走向世界的名校里,老师能给予学生的不仅是基础的知识教育和现代的素质教育,还有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的成长和我们自身的成长,因为我们深刻的明白,只有我们的学生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的取得成功和成为佼佼者,只有我们自己成为老师的典范,这才是我们学校培养人才巨大成功的见证!
描写老教师做好事心得体会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晚上好!首先,感谢学校重视我们青年教师的发展、关注青年教师的
老教师做好事心得体会 老教师做好事心得体会范文(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