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学专业毕业答辩范文示例 农学论文答辩(八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推荐农学专业毕业答辩范文示例(精)一

一、学会工作。

(一)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

20__年主要引进了小麦新品种绵阳28和中普6号进行示范。其中绵阳28在桐河乡示范20__亩,中普6号在城郊乡示范1000亩,在郭滩镇建立了20__亩小麦高产优质示范样板田;在黑龙镇建立了1000亩花生高产示范样板田。从选用良种、测土化验、配方肥施用、田间管理等各个环节上下派专家技术员全程服务,取得显著的示范效果。小麦示范方平均单产496.5公斤,比全县平均亩产382.2公斤,增产29%,花生示范方平均单产380公斤,比全县平均亩产327公斤,增产16.2%。通过建立高产示范方,带动周边地区的小麦和花生生产高产高效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积极进行生产调查,当好领导参谋。

全年共进行农作物生产调查12次,撰写技术意见和建议12份。

小麦从播种到收获,主要进行多次苗情调查及各个生育时期作物生育指标调查,小麦的预产和实产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管理技术意见,生产技术总结;对秋作物各个关键生育时期进行调查并写出管理技术意见把各种调查报告和技术意见印发至县四大家领导和全县有关单位,为各级政府指导农业生产起到了参谋作用。

(三)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指导农民科学种田。

20__年共印发“小麦配方施肥技术问答”、“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等科技资料20余万份,采取举办培训班或以会代训的形式多渠道宣传推广农业科技知识。全县共举办培训班10期,集中培训技术骨干1000人次。技术人员到各乡镇举办培训会11次,共培训农民5000余人次。同时,利用电视媒体、电脑网络进行宣传,举办电视农业技术讲座三期,在电脑上发布农业信息150余条。我们还根据农时季节,安排经验丰富的科技人员送科技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进行科学种田。

二、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一)土肥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情况。

全年共建立平衡配套施肥试验点5个,示范点7个,面积3.4万亩。配方施肥面积达146.9万亩次。通过这些技术的推广,为全县的农业高产、高效和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承担项目的完成情况。

全面落实农业部、财政部关于20__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方案、全县共采集土样6189份,完成常规土壤样品化验3800个,田间肥效小区试验和田间肥效校正试验完成37个,其中小麦20个,玉米14个,3个后效试验。20__年20个小麦试验已进入准备阶段,各项记录、管理工作正在进行。在配方肥推广上,成立了唐河县肥料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作用,推广“沃力”“飞行”“联心”“鄂中,”“腾升”牌配方肥面积82.95万亩,推广配方肥13450吨,超额完成今年的推广任务;在技术宣传方面,共发放施肥建议卡78700份,跟踪技术服务78700户。

(三)地力监测工作完成情况。

在全县主要土壤类型和高产示范方内,共取化样653个,测定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值、水份、钼、锌等元素5234项次;建立长期定位监测点28个、为全县土肥工作安排提供了科学依据。

总之,20__年度,我县的农学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技术棚架、新产品新成果应用不到位,工作进展不平衡等问题。这就要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创新,争取为唐河农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推荐农学专业毕业答辩范文示例(精)二

北京农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北京市属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始建于1956年,几经变迁、数易校名,1965年正式升格为大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北京农学院。学校占地面积2159亩(校本部1136亩,科技园区1023亩),是北京市“花园式”单位,先后被授予“北京市文明校园”和“首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15个二级学院(教学部):生物技术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园林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城乡发展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基础教学部(外语教学部、体育教学部)。有教职员工77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24人,教授74人,副教授196人。教师中受聘为“外籍院士”1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1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北京市教学名师5人,北京市创新人才7人,北京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65人,北京市优秀学术创新团队和优秀教学团队13个,兼职博士生导师12人。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8300余人,其中研究生610余人,本科生6140余人,高职生1170余人,继续教育类学生400余人,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兼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多类型、多层次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

学校现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覆盖了2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有2个类别涉及12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授予点,28个本科专业,其中园艺、动物医学、农林经济管理3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农学、动物医学、园林、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园艺等6个专业为北京市级特色建设专业;有1个北京市大学科技园、3个北京市人才培养基地和3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果树学、临床兽医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5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有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兽医学(中医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首都农产品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等7个北京市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研究机构。

学校坚持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中心,努力打造和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高等教育体系。“”期间,“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模式创新与实践”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被批准为北京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学生在中国青年创新大赛、“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北京市大学生学科竞赛、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等一系列科技文艺、体育竞赛中获得北京市级(省部级)以上奖励260余项,其中一等奖40余项。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100%,学校多次被评为“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被授予“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称号。 尤其是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批示:“北京农学院培养‘村官’的经验很好,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了新型人才。”

学校紧密围绕首都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努力打造和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期间,学校共承担各级涉农类科研项目10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68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4项。尤其是近三年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3项,其中主持(第一完成单位)1项。我校依托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主持研究并形成的“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采纳,目前发展沟域经济已经成为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着力点。

学校坚持“立足首都、服务三农、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努力打造和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期间,学校创建实施了“政产学研推”服务新农村建设特色模式,深入推进农村实用人才“1 1 x”科技培训工程,通过开展“百名专家兴百村”、“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双百对接”活动,推广和转化农业技术和成果380项,帮助京郊70个村镇完成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培训农村实用人才36000余人次。学校被授予“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集体”“北京市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全国人大会副委员长韩启德为我校题词:“把论文写在京郊大地上,把成果凝结在农民的收获里”。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期间,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等11个国家的20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或备忘录。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学院开展了本科“3 1”合作办学项目,与日本麻布大学、波兰波兹南大学开展了研究生交流学习项目,与美国、荷兰的涉农类公司企业开展了专科生“2 1”研修项目。学校积极承办和参与第四届国际板栗学术会、动物福利国际会议、欢庆国际诺鲁孜节暨中塔友谊杏树移栽仪式、中德都市农业发展与合作研讨会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和重要活动,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艰苦奋斗,勤于实践、崇尚科学、面向基层”的优良传统,“以农为本、唯实求新”的办学理念,“立足首都、服务三农、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当前,全体“北农人”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努力进取,正在为实现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多科融合的都市型现代农林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推荐农学专业毕业答辩范文示例(精)三

红十字会是一个以“人道、博爱、奉献”为宗旨的世界性的组织。农学院红十字分会不仅隶属于校红十字会,更是农学院团委学生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__学年度,我们着力加强了红会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尽自己最大的可能融入团委学生会这个大家庭,在配合校红会开展相关活动的同时,与农学院其他部门的工作也相当协调,尤其是做好与社会实践部间的共建工作,在宣扬红十字精神的同时,促进农学院团委学生会的建设与发展。

一.整体概述

本年度,我们接过了上届会长手中的旗帜,为使红会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团结全体会员,秉承红十字精神,继续开展红十字各项工作,并完善红十字会的内部组织结构及工作体系,我们认真修订了组织、宣传、会议、活动、社会服务、会费管理、档案、评比等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以下是我们的制度建设:

(1)会员入会制度

加入红十字会的学生要先填写申请,面试初审后,才能成为一名正式的红十字会员,我院会员名册齐全,目前共有新老会员108人,现各部长及干事共60人,新学期招收新会员50人,达新生总数的25%,会费收缴率达100%。

(2)队伍内部建设及例会制度

我分会学习校红会的制度建设,下设5个部门,即秘书部、组织部、宣传部、培训部和志愿者大队。部门内设两名部长及数名干事,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积极响应校红会的号召,建立分会的飞信群,及时将相关信息传达给每一个成员。

为建立一支有工作热情的领导队伍,每两周一次部长例会,进行工作总结之外,更重要的是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并及时征求各部长对红会工作及活动的意见建议,让每个人都尝试写活动策划,使他们都能得到更多的锻炼。在管理方面,我们采用以往的企业管理中“层层”管理的理念,并学习校红会实行一定的奖惩评比制度,各种活动、例会等出席与否或到场时间都严格纳入评比项目。

(3)定期培训制度

每学期对会员进行卫生知识、红十字会相关知识以及急救知识等基本技能的培训,使不少会员懂得了小伤小病的应急处理措施,增强自救与互救的技能与本领。

(4)资料归档制度

每次活动都有相关文字、照片记载并及时归档。有较大的活动及时通过野蜂记者团发表新闻或由网络部在学院主页发表人人状态,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活动,加入到爱心行列中来。

(5)宣扬红十字精神,壮大队伍。

一个优秀的队伍,是各项活动顺利开展且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我们广泛宣传红十字会精神,在我院广招红十字会的新会员,扩大我们的队伍,让更多人投入到服务社会的公益事业中去,让红十字精神更多地渗透到学习和生活中。同时,还组织活动增进大家的感情,增强整个红会的凝聚力。

(6)紧密配合校红十字会开展各项工作,协助农学院团委学生会的工作。加强与校红会及其他院红十字会的联系与合作,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

(7)普及卫生救护知识,开展健康基础教育。

主要救护技能培训、备灾救灾技能培训、艾滋病与性教育、心理健康讲座等专题。帮助别人是红会会员的义务,所以红会会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和技能,才会有能力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8)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

无偿献血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代表社会文明风范,我们依照《红十字会法》积极开展无偿献血的宣传和动员,并协助开展无偿献血的工作。我们主要是协助南京市血液中心,开展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以及报名、组织、咨询及现场服务等工作。面向全校同学发出“无偿献血、播种爱心”的倡议,号召大家踊跃参加无偿献血,奉献自己的爱心。同时鼓励更多的会员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工作服务队,奔赴无偿献血第一线去提供更多的服务。

(9)切实做好各项募捐工作。

及时了解社会信息,看到有需要帮助的儿童、学生等,就联系校红会组织募捐,以及爱心义卖等相关活动,筹集善款。

(10)完善农学院“点滴”爱心基金的组织机构

切实做到基金的清楚完整记录、安全保管和透明合理使用。继续由志愿者大队每周两次到各爱心宿舍收集废饮料瓶,做好记录,并实行一定的评比制度,所得善款归入农学院红会的爱心基金,以用于爱心捐助等活动。

(11)开展残疾人志愿服务,促进“共建”关系。

继续保持与“白下区残疾人活动中心”的联系,每周四上午或下午组织会员过去与聋人协会的成员进行交流,并适时地联合他们搞一些娱乐活动。为方便与聋哑人交流,继续建立我们的手语小组,由专人负责定期学习培训,每次活动后大家一起交流心得。

二.开展的活动

1、同伴教育活动

20__年3月12日我院会长带领部分会员在动医院报告厅参加同伴教育活动。在游戏和欢笑中,同学们学到许多有关艾滋病的基础知识。讲解的学长陆勇以浅显而幽默的讲解方式以及形象的道具和宣传字画吸引了所有的参与者,使我们对艾滋病有了比参与此次活动前更为科学的认识。活动期间校红十字会的学生干部特意来视察活动情况并参与到游戏中,这更增添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活动后还有对这一活动的反馈问卷调查,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同伴教育的认识。

2、白下区残联中心志愿活动

20__年4月7日,张鑫、黄俊、段远胜等红会成员以及两名野蜂记者团成员到白下区残疾人中心参加志愿活动。我们借助简单的手语以及纸、笔,与聋哑协会的会员们进行了愉快的交流。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还有与我们同辈的人,他们都以最真诚的心态对待我们,不厌其烦地教我们学习手语。我们的同学还和他们一起打了乒乓球,健全的我们

农学专业毕业答辩范文示例 农学论文答辩(八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