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灭火优质课心得体会和方法 燃烧与灭火优质课心得体会和方法总结(9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燃烧与灭火优质课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是的,这是1860年10月6日的那场火,那场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毁为一旦的贪婪之火。
再一次,认真阅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仍然感到无比的愤怒。
圆明园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全园占地350公顷,浓缩了全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名胜。这项伟大工程用了150多年的时间才修建成,但是,在186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抢劫一空后放火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现在的圆明园,如果想看就只能看见些许残垣断壁在那里了。
那帮人真是可恶,抢劫后为了毁灭罪证,他们居然放一把大火,火光点亮了北京城。那个圆明园可是珍藏了上万件国宝的圣地啊!却被那些强盗一把火烧了三天三夜,什么都给烧没了。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在香港拍卖会上的铜牛头,铜虎头和铜猴头,那就是圆明园里十二生肖喷水池的猴头,虎头和牛头,那本来就是我们的东西,可是却让我们花高价把它们买回来。
这是一个民族的血泪史和耻辱史,时时警惕着我们。有苦方知甜滋味,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祖国越来越强盛繁荣,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幸福,而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努力学习,守护这盛世之中华。
有关燃烧与灭火优质课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一、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号码,并告诉自己的姓名、场所名称及所在位置火灾性质,同时派人接消防车。
二、发生火灾时,疏散时应按距着火点由近至远的方法,引导顾客离开起火场所。
三、疏散时,影响人员传授逃生方式,及时发现被困和疏散时受伤的人员,并对其进行救助。
四、义务消防队员应利用所设置室内消火栓、灭火器进行灭火。
五、管理人员应向消防队员仔细介绍本单位的内部结构,人员被困情况。
六、服从消防对火场指挥人员的指挥,协助消防队进行救助,火场警戒等工作。
一、每日必须检查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火栓等是否正常、灵敏。
二、检查危险设备,如:电器设备的消防工作是否落实。
三、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消防水源定时检查。
四、适时进行消防培训、掌握消防常识。
五、严谨存放易爆物品。
六、所有员工都会使用灭火器、会报火警“119”。
七、紧急出口无杂物堆放,保持畅通。
八、每晚值班人员认真填写消防交接表,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消防安全组织机构
消防安全责任人:李宾
消防安全管理人:李国喜
消防安全防火员:杨恩禹、李寒
为了单位的消防安全,预防、扑救火灾和应急疏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以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
一、指导思想
遵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把预防火灾放在首位,树立“天天都是消防日、人人都是消防员”的消防意识,自觉遵守消防法规,积极贯彻落实各项防火措施,切实做好扑救火灾的各项准备工作,把防火和灭火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和减少因火灾造成员工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的损失。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1、领导小组
医院成立防火、灭火和应急疏散领导小组,李宾任组长,苏景凤为副组长,成员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2、主要职责
⑴疏散组平时负责消防工作的日常管理及安全检查、培训演练的具体工作,发生火灾时指挥起火部位(门)做好人员和物资的疏散自救工作;灭火组平时负责全院义务消防队(员)的学习、演练等具体工作,负责灭火器材、工具的保管使用和检查登记,发生火灾时开展灭火救护工作;后勤保障组负责车辆调配、道路畅通、电气控制、水源保障、医疗救护等;警戒组在发生火灾时设立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
⑵协调配合到达火场的公安消防人员开展各项灭火行动。
⑶配合协助做好火灾事故调查等善后工作。
三、报警和接警
1、报警
一旦发生火情,首先报警,每位员工都有报警义务。报警早、损失小,发现火警应急报院值班室,发现火灾应急报“119”、“ “110”。报火警时要做到:
⑴沉着镇定,不要挂错电话,不延误时间。
⑵讲清起火地置、地点、楼层、部位及报警人的姓名、电话。
⑶讲清燃烧的是什么物质,起火位置、火势大小、有无人员被困、消防车能否到达现场。
⑷报警后,应立即派人在路口等候,引导接应消防车进入火场灭火。
⑸报警后,应立即组织在场人员扑救火灾、救助被困人员及疏散人员、物资。
2、义务队接警
⑴值班人员接警后,应注意问明报警的有关情况,并及时向负责人、各组组长、义务消防队(员)及火灾部门领导报告。
⑵各组人员、义务消防队(员)、火灾部门领导及有关人员必须闻警而动,立即赶赴现场,切断电源,维护秩序,组织人员扑救,并按照本预案的任务和要求,分工负责,密切配合,迅速开展救护工作。
⑶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保证通讯联络畅通。
四、初起火灾的扑救程序和措施
1、查明情况
⑴起火部位,燃烧物的情况,火灾范围,火灾蔓延路线及发展方向。
⑵是否有人被困,查清被困人员数量和所处位置及最佳疏散通道。
⑶有无爆炸及毒性物资,查清数量、存放地点及危险程度。
⑷查明贵重财物的数量,存放地点及受火势威胁的程度。判断是否要疏散和保护。
2、抢救人员
⑴发生火灾时,如有人员被因,要立即组织消防及医疗力量抢救,应坚持救人第一,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救人是火场上的首要任务。
⑵进入火场救人,要选择最近、最安全的通道,如通道被堵塞可迅速破拆门窗或墙壁;遇有火场烟雾较浓、视线不清时,可以爬行前进,并采取呼喊、查看、细听、触摸等方法寻找被困人员。
⑶要注意在出入口通道、走廊、门窗边、床上床下、墙角、橱柜、桌下等容易掩蔽的地方发现人员。救人时应注意安全,进入火场要带手电和绳子,可用湿毛巾捂嘴,防止中毒。可用棉被、毯子浸水后盖在身上,防止灼伤。
⑷当抢救的正常通道被隔断时,应利用安全绳、梯等将人救出。人员受伤,实施初期治理,并送往医院抢救,杜绝因抢救不及时造成伤者死亡事件发生。
3、疏散物资
⑴火场疏散物资是减少火灾损失,控制火势,防止蔓延的有效方法。
⑵要及时疏散受火灾威胁的易燃易爆物品,对不能移动的上述物品,要集中一部分水枪均匀地冷却其外壁,降低其温度。
⑶要疏散重要文件、资料和贵重设备及物品等,并把疏散出来的物资集中存放到安全地点,指定专人看管,防止丢失、被窃或坏人乘机破坏。
4、人员、物资疏散后应在指定地点集中清点,并查明有关情况,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
5、当消防队赶到时,指挥人员应将现场情况及时向消防队汇报,告知消防队院内消防栓位置,配合消防队实施灭火,确保对消防车辆供水,保证灭火的正常进行。
六、火灾扑灭后要协助公安消防部门查清火灾原因及后续事情的处理。
七、本预案每半年组织演练一次,演练后应及时总结、战评。
八、本预案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有关燃烧与灭火优质课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草原火灾指因自然或人为原因,在草原或草山、草地起火燃烧所造成的灾害。草原的火险季节一般是在春秋两季,但如果夏季干旱严重、冬季少雪,在植被厚的情况下,其他月份也有发生火灾的可能。
草原火灾的原因
☆气候原因
春、秋季是草原火灾多发的季节,此时草原植被干枯,降雨量少,且伴有大风,一旦起火后,蔓延速度快。
☆火源原因
(1)人为火源:生活用火、生产用火和非生产用火
(2)自然火源:雷击火,滚石、陨石产生火花,牛马粪便发酵自燃引起火灾……
草原火灾的种类
☆地表火
按火灾蔓延速度可分为急进地表火和稳进地表火
☆地下火
草原地下火由燃烧的粪盘构成,一般深度不超过50厘米。其特点是隐存时间长,一旦遇到大风天气,火极易烧出地面,引燃周围的草场,引发地表火。
草原火灾等级划分
根据受害草原面积、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将草原火灾划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草原火灾四个等级。
草原是我国几大土地类型之一,也是我国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草原面积广阔,多达60亿亩,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河北、吉林、辽宁、黑龙江、新疆、宁夏、青海、甘肃、四川、陕西、山西12个省(自治区)。正因草原面积广阔,一旦发生火灾容易蔓延,危害很大。
草原火灾是指因自然或人为原因,在草原或草山、草地起火燃烧所造成的灾害。草原的防火工作一直是我国防火工作的薄弱环节。我国的草原大部分分布在北方地区,天气干燥、多风,草原火灾突发性强、蔓延迅速、破坏性大,一旦发生火灾时无法及时灭火。草原的火险季节一般是在春秋两季,但如果夏季干旱严重、冬季少雪,在植被厚的情况下,其他月份也有发生火灾的可能。
草原火灾的原因
由于地形、气候、植被的条件差异,草原火灾发生的原因有其特殊性。在开放系统内,草原火灾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气候原因
春季和秋季是草原火灾多发的季节,此时草原植被干枯,植被为极易燃烧的细小可燃物,再加上火烧迹地中牛马等牲畜的粪便燃烧时间长,在风的带动下很容易飞到新的地方,产生新的火源。春、秋季气候干旱,降雨量少,且伴有大风,一旦起火后,很容易燃烧,且蔓延速度快,火强度大,扑救困难。
2.火源原因
随着草原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火在工、农、牧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引起草原火灾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从引起火灾的火源来看,主要可分为人为火源和自然火源两大类。
(1)人为火源
生活用火:包括烧饭、烧火取暖等,草原野外作业的人员,由于对火灾认识浅薄,春、秋季节经常在野外做饭,烧烤食物,极易造成火灾的发生。
生产用火: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到牧区进行生产、经营的人员日益增多,牧民购买的机械车辆也不断增多,发生生产用火的原因也在增多。如烧荒、烧防火线、高压电线断落、工程放炮等引起火灾。这些火不易觉察,一般都很晚才知道,造成的损失极大。
非生产性用火:这种情况主要包括吸烟、狩猎、上坟烧纸、小孩玩火、家火上山、坏人纵火等。
(2)自然火源
危害草原的另一类火就是自然火源,主要有雷击火,滚石、陨石产生火花,牛马粪便发酵自燃引起火灾等。自然火源约占草原火灾火源总数的15%。在这些火灾中,雷击火在自然火源中所占比重很大。
草原火灾的种类
由草原植被的性质决定,草原火灾分为地表火和地下火,主要以地表火为多,一些有腐殖质层和泥炭层的草场也会发生地下火。
1.地表火
(1)急进地表火
火蔓延速度快,通常每小时可达4公里以上,这种火往往燃烧不均匀,常留下未烧的地块,危害较轻。火烧迹地呈长椭圆形或顺风伸展呈三角形。
(2)稳进地表火
火蔓延速度缓慢,一般每小时1公里至3公里,火烧时间长、温度高、火强度大、燃烧彻底,能烧毁所有地被物,对草原危害较重,火烧迹地为椭圆形。
在森林草原地带,当火的强度较高时,可形成间歇型树冠火;在有腐殖质层和泥炭层的地带,也可形成地下火。
2.地下火
草原地下火是指草原地表以下可燃物的燃烧现象。草原地下火由燃烧的粪盘构成,一般深度不超过50厘米。但其燃烧速度极慢,有时无烟、无气,较难观察。其特点是隐存时间长,一旦遇到大风天气,火极易烧出地面,引燃周围的草场,引发地表火。
草原火灾等级划分
根据受害草原面积、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将草原火灾划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草原火灾四个等级。
特别重大草原火灾:受害草原面积8000公顷以上的;造成死亡10人以上,或造成死亡和重伤合计20人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
重大草原火灾:受害草原面积5000公顷以上8000公顷以下的;造成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造成死亡和重伤合计10人以上20人以下的;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
较大草原火灾:受害草原面积1000公顷以上5000公顷以下的;造成死亡3人以下,或造成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的;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
一般草原火灾:受害草原面积10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的;造成重伤1人以上3人以下的;直接经济损失5000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
有关燃烧与灭火优质课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做好火灾事故的救援和疏散工作,把火灾造成的危害、损失和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特制定《华邦俱乐部灭火和疏散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本预案作为指导性意见组织实施。
一、组织机构
总指挥:行政总经理
下设灭火组、通讯组、疏散组、救护组,其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二、报警和接警程序
消防控制中心值班人员发现报警后,必
燃烧与灭火优质课心得体会和方法 燃烧与灭火优质课心得体会和方法总结(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