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六条守则心得体会范本 少先队员的基本知识十条(6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于少先队六条守则心得体会范本一
一、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争做班级的主人。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争做班级的主人,从而建立良好班集体是我工作的一个重点。我个人一直提倡小学教育的全面性,教育不仅是要培养出成绩拔尖的学生,更是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切身体会到教育的作用,让他们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善良的、美好的种子,让他们感受到爱,学到做人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我常常和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一枝独秀不算春,百花争艳春满园”,而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热爱集体,争做班级的主人,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步。我从以下三方面展开的:
(1)通过《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强化训练,配合少先队组织的日常行为规范评比活动,培养他们以集体为荣,为集体争光的意识。
(2) 利用周记,进行心理交谈。半年来,每星期写一篇周记,学生一方面完成教师布置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与教师谈心理话,在周记本上进行书面交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效果甚佳。
(3)争取家长的配合。经常与家长联系,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家庭情况,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引导家长懂得孩子的心理特征,形成正确的家庭教育。
二、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的班风。
良好的班风来自于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每学期初,我们班级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守则、规范逐条讲解对照,指出本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人人明白班级存在的问题及自身的不足之处,让学生 “在集体中”受到教育。课后组织学生请他们为班级未来的发展制订出有针对性的班级公约,在班容班貌、清洁卫生、公共财物、两操劳动、课堂纪律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让检察员检查并去督促做的不够好的同学,由于实施的这些班级制度是由学生自己提出、制定的,因而效果较好,对于班级工作的展开比较到位。小到一只簸箕、一把扫把如何摆放,大到门窗、电灯的开与关,学生都能各负其责任。
三、加强班干部培养,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我们有强烈的集体观念,有浓厚的班级情感,有坚强的班委会和集体核心,有自己的班级特色。班干部和课代表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大家分工协作,互相配合,班级事务井井有条。每当开学初,我们班让学生推荐自己信任的班干部,通过学生评选组建班委。在管理班级工作中,不断培养班干部自己学会管理班级。定期召开班会,由学生对班干部进行评议,给干部们提出合理的建议。教师趁机抓住典型来教育大家,这样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激活他们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自觉性,他们主动去帮助一个差生,为班级多做一点实事,如班级有劳动任务,他们能积极带头;班级要召开主题班会,他们能精心的布置、具有特色;出现一些偶发事件,他们能反馈、制止。这样,班干部心中有同学、有集体,他们的威信也就树立起来了,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在班干部的组织下,学生能完成相当一部分的自主作业,如练钢笔字、听写词语、口算练习、对批作业、课前预习等;开展好各项活动,如中队活动、课间操、阳光体育锻炼等,完成好各项工作。我们这个大家庭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在布置文化墙和演讲比赛中大家将班级视做一个大家庭,真正将自己视做这个家庭中的一员,逐渐形成了“班兴我荣,班衰我耻”的观念。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在班级的集体生活方面,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如:主题队会中爱祖国、安全、文明礼貌等教育、钢笔字竞赛、作文比赛、阳光体育活动等,让每位学生在实践中多锻炼,发挥自己的才能。尽量使整个班集体团结起来像一个大家庭,大家每个人都在不断的进步,整个集体也就跟着不断完善。学生在集体中互相帮助,共同切磋,相互鼓励,提高了学习成绩,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五、不足之处:班级个别学生爱占小便宜,偷拿别人的东西,今后要在这方面加强教育。
总之,这是我们对过去取得成绩的认识,也是对我们今后班级工作的要求。相信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五(1)班必将会走向更灿烂美好的明天!
对于少先队六条守则心得体会范本二
关于小学少先队工作的若干思考论文
摘要:少先队管理工作不仅是一种德智教育管理形式,还是一种集体美劳于一体的教育管理形式,是促进小学教育教学发展的关键环节,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与身体素质,更能够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小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并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为适应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健康发展的趋势,小学教师必须做好小学少先队工作,尤其是管理方面的工作,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管理工作中要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关键词:少先队工作;现状与困境;策略与途径
“少先队”的全称为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预备队,也是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对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发展有着很大意义和作用,长期以来在各教育领域中都得到高度重视,小学也不另外。小学少先队工作是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工作,理应加强小学少先队管理工作,以提高小学少年队工作质量。但实际工作中,很多小学教育者在少先队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小学少先队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此,本文作者分析了少先队工作现状及困境,并提出了少先队工作改善策略与途径。
一、少先队工作现状及困境
(一)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力度不够
第一,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不高,部分少先队辅导员的思维局限性大,导致他们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观念,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少先队工作计划,致使少先队工作难以得到创新。第二,少先队辅导员不稳定,这主要体现在农村小学,因为学校偏远,很多少先队辅导员都待不长久,加之师资薄弱导致辅导员兼课多,最后]有精力去做好少先队工作。第三,少先队工作评价机制不完善评价没有具体的标准,最终只能转移到了教育教学成绩评价上,导致评定和回报对应不起来[1]。
(二)少先队活动形式化
第一,部分辅导员没有真正理解少先队活动的作用,将少先队活动的组织和创新作为一种形式,忽略了少先队活动的真正意义,甚至将活动模式化。第二,部分辅导员对自己的常规工作不明确,缺乏相应的职业知识,导致少先队活动主体不明确,没有活动热情,甚至有辅导员和少先队员对活动产生厌倦,最终出现形式化。
(三)少先队员综合素养有待提高
当下,我国一直在不断培育高知识分子,也有众多道德模范标兵,但是在标兵中拥有自主创造性与持之以恒品质的并不是很多。这也是目前有关意志教育面临的问题,而这也是社会与学校所重点重视的问题。
二、改善少先队工作的策略与途径
(一)建立健全少先队辅导员管理机制
少先队导员是与少先队员直接接触的,想要保障少先队的工作,就首先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但是当前少先队辅导员大多数重视工作,很少关注学生本身,对于这种现象学校可以借助少先队横向与纵向综合管理体制。为确保辅导员工作力度,也要求学校管理人员形成专门检察小组,通过对辅导员工作的考核来提高辅导员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在考核过程中,必须要把辅导员与教师独立分开,分别建立考核要求[2]。
(二)对辅导员严格把关,提高辅导员基本素质
辅导员就是少先队活动的组织者、思想的引导者、生活的服务者、权益的守护者,辅导员工作素质也决定了少先队员的学习质量。所以,在培育
少先队六条守则心得体会范本 少先队员的基本知识十条(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