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知识大赛心得体会报告 全国安全知识网络竞赛活动总结(8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网络安全知识大赛心得体会报告一
一、每位老师使用的电脑应使用固定ip地址并进行绑定,使用真实姓名对计算机进行命名。具体操作方法:鼠标右键点击“我的电脑“_属性_计算机名,在此界面的中部“要重新命名此计算机或加入域”,单击更改,改名的格式:沙中李维,以此类推。
二、所有连入校园网络的计算机均须安装使用公安部门检测认证的杀毒软件,禁止安装网上下载的未经公安部门检测认证的或试用版的杀毒软件,同时要做好病毒和木马等安全防范工作。
三、坚决杜绝访问国家禁止的非法网站、国内外的反动、迷信、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网站。
四、禁止浏览、下载并传播一些盗版、迷信、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内容的文件和电影。
五、校园网中对外发布信息的web服务器中的内容必须经部门领导审核才能发布,所有校园网用户的帐号密码必须自己妥善保管使用,不得随意公布转借。
六、校园网的所有用户有义务向网络安全管理人员或有关部门报告违法犯罪行为和有害的、不健康的信息,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校园网建设领导小组应不定期检查校园网络信息发布的内容,督促管理员和各部门对有害信息进行清除。
请老师们遵守以上条例,如有违反,将导致无法上网并承担一切后果。
最新网络安全知识大赛心得体会报告二
如今,互联网在社会上越来越普及,网络道德与礼貌也日益重要。网络虽是虚拟世界,但仍要讲究道德与礼貌。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相互交往时都很注意讲文明、讲礼貌,愿意展示自己有文化、有修养、有良好品行的美好形象。
在虚拟社会中,人们交往互不谋面,可能交往的双方永远不知道对方是谁。这样,是不是就可以不讲礼貌,可以信口开河、脏话连篇呢?不能!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般都是书面语言进行,所以谦和的态度、礼貌的语言、相互的尊重就显得更加重要,它会使人感到温暖亲切,能自然地拉近双方的距离,消除陌生感,从而使交往的双方友善地进行沟通。文明礼貌的言行举止会帮你在网友间架起友好交往的桥梁。
如果开口骂人,说脏话,只会使大家厌恶,觉得你没修养。这种人在社会上和网络上是没有立足之地的。据《楚天都市报》报道,荆州市有两个中学生聊天,其中一个说脏话,另一个便将他拖进“黑名单”里。那个骂人的便用“珊瑚虫”版qq查到对方所在的网吧、机号,约上几个同学,找到他,把他活活打死了。后来被法院抓到,被判了刑。
讲道德,不仅仅涉及到不讲脏话,还必须言而有信。如果瞎回帖子,会让别人信以为真,做错事,害人害己。
另外,由于我们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阅历少,经验不足,在网络这个缤繁世界游历时,一定要注意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在自己的头脑里建立起“安全防火墙”,以抵御不良信息对我们的影响。标明限制信息的,如果自己处在限制区域内,一定不能进入。
再举个例子,我的几个同学在网上发现了一个打打杀杀的,叫什么《闪客快打》的游戏,打开时明明显示着“本游戏含暴力因素,未满18岁禁止进入”,但他们却固执地闯进去玩起来。由于玩多了,他们一看见同学就想冲上去打上几拳或踢上几腿,学习也直线下滑。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儿呀!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不看未成年人不适宜的信息,不玩不适宜未成人的游戏。
上网必须用自己注册的账号和密码,未经允许绝对不能盗用他人的账号和密码,加“好友”时要经过对方的允许与验证。别人在输入账号和密码时,要自觉回避,不能偷看,这是一种基本的美德。
别人制作的网页、动画,撰写的文字等都是制作人的知识产权,是受国家保护的,未经允许绝对不能转载,署上自己的名字。
再谈谈安全问题。目前网上有不少骗子,利用儿童的轻信和好奇心约会儿童到某地会合。这样的事儿即使你认识对方,也必须和家长商量,时刻都不能放松警惕。最重要的是,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轻易将个人资料发布在网上。
好了!愿大家合理安排时间,在网上无忧无虑,安全地畅游!
最新网络安全知识大赛心得体会报告三
大李小学网络安全教育讲话稿 ——张金荣
一、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创造了精彩的娱乐时空,已逐渐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互动交流、增加阅历、放松身心、娱乐益智的重要方式。 但是,互联网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娱乐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他们的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的色情、暴力和低级庸俗的内容,严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各类犯罪分子针对学生辨别力较弱和自我保护意识差的特点,通过上网聊天、交友等机会寻找目标实施诈骗、抢劫、等犯罪活动;由于学生缺乏自控力,一些人沉迷于网上聊天、网络游戏等,导致出现心理扭曲、疏远家人朋友、荒废学业、健康状况下降等一系列不良现象;更有甚者模仿网上行为,搞犯罪活动。
大量学生遭遇网络危害的案例表明,学生的网络安全问题绝不能忽视,加强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二、学生常见网络安全问题
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就要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下面我们列举一些常见的、学生容易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
1、沉迷网络游戏
学生都有一种好奇、好胜以及对英雄的崇拜心理,网络暴力游戏的出现,正好迎合他们的这种猎奇和追求刺激的心理。他们通过操纵游戏可以得到一种强烈的满足感。而且,通过玩游戏,他们内心或多或少的压抑都得以宣泄和释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对网络产生迷恋心理。由于学生是一个处于性格形成过程中的人群,其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都没有最终形成,极易受到带有暴力内容的网络游戏的影响,从而导致道德认知模糊,产生“攻击他人合理”的错误思想。延续到青年期后,极可能出现人际关系紧张、有暴力倾向等。 在网络构筑的虚拟世界里,学生不需要面对现实中的挫折,不需要接受社会规范和其他人的监督,可以随心所欲地宣泄情感。长此以往会淡化现实社会规范的要求,给暴力犯罪埋下隐患。许多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就是因为缺乏自制力而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途。更有甚者,学生在网吧几天几夜甚至连续十几天地上网玩游戏,到了不吃饭、不睡觉的疯狂地步,造成视力下降直至失明,甚至猝死在网吧。
目前,大量以飙车、砍杀、爆破、枪战等为主题的网络游戏,成为学生的新宠。这些暴力游戏往往以“攻击、打斗、暴力、色情”为主要内容,很容易使学生模糊道德认知,淡化游戏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到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一旦形成这种错误观点,他们便会不择手段地模仿欺诈、偷盗,乃至对他人施暴的行为,不但会在网上模仿,甚至会在现实生活中加以模仿。
2、浏览色情、暴力网站
虽然国家采取种种措施净化网络环境,但总有少数人为了经济利益,在网上传播色情、暴力视频、图片和文学作品等。而学生涉世不深,对一些网站的色情、暴力等内容缺乏鉴别能力,盲目模仿,甚至参与违法犯罪活动。据犯罪心理学分析,学生性机能渐渐发育成熟,但往往性道德观念的形成落后于性机能发育的成熟,色情文化的污染最容易使这个时期的学生放肆地追求性刺激,再加上学生本
身喜欢模仿,好奇心强,易受暗示,在外界强烈刺激的作用下,很容易产生犯罪动机,从
网络安全知识大赛心得体会报告 全国安全知识网络竞赛活动总结(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