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剧剧本范文 情景剧剧本范文7人(六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情景剧剧本范文(推荐)一
首先,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通过快速默读课文(在十分钟内默读完)紧抓课文的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的能力。
其次,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让学生围绕选题自由选点品析,并运用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
第三,重点朗读体现主旨和充满情感的句段,让学生直接与作品对话,激发学生主体感受,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第四,发散思维的有效训练,多侧面地探究主旨,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力求使他们的思维有所拓展和创新。
两课时。
1、收取信息,概括要点,梳理故事发生的整个过程。把握文章中的典型环境、典型人物。
2、学习积累文中出现的生词、成语,品味文章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
3、感悟南极探险队员所折射的人文精神,理解南极探险的悲剧意义。
默读法、朗读法、复述法、竞赛法、讨论法、质疑法、问答法。
1、根据需要选有关资料。
2、准备幻灯片。
1、收集有关南极资料。
2、预习课文,使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第一课时
一、略读全文
l、默读课文,十分钟内读完。
2、按时间顺序,勾画关键时间词。
3、按人物故事,勾画文中关键人物。
二、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2段(1912年1月16日至1月18日)斯科特一行五人满怀希望地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
第二部分3—13段(1月18日至3月29日)斯科特一行在归途中遇到不可逾越的困难,最后一个个悲哀地死去。
第三部分14—16段(10月29日至11月12日)基地伙伴寻找英雄的遗体遗物,强调了他们尽管失败了,但却是一个时代的伟大悲剧。
三、复述课文
1、他们在途中遇到哪些困难?
明确:恶劣的气候、没有食物、没有热能、心理压力、全靠脚行……
2、文章中较详细地描写了哪些探险队员牺牲的情况?你想到了些什么?
明确:较详细地记叙了埃文斯、奥茨、其他三人的牺牲情景。学生想到的可能有:人的勇敢和脆弱;探险意味着冒险……
四、积累词语
1、抄写词语
坚持不懈夜不能眠精疲力竭闷闷不乐毛骨悚然
耀武扬威洋洋得意怏怏不乐姗姗来迟忧心忡忡
疲惫不堪畏缩不前鲁莽大胆念念有词精打细算
2、用下列的词语造句:
1、风餐露宿
2、语无伦次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上节课,同学们略读了课文,了解了本文的故事情节,现在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二、回顾课文
我们就课文内容进行阅读抢答竞赛。(收集有价值的信息,体验文中所描述的特定环境,了解特定环境下的人物。)
1、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行是哪一天到达南极点的?
2、谁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时,还拖着十六公斤重的岩石?
3、他们中间谁最先死去?
4、奥茨是怎样走向死亡的?
5、谁的日记一直写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6、你能说出最后死去的三名探险队员的姓名吗?
7、五名探险队员悲壮覆灭是与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到来分不开的,请从文中找出描写了南极恶劣气候的句子。[幻灯]
(1)荒无人烟的白色雪原上,……
(2)但是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
(3)这里的自然界是冷酷无情的,千万年来积聚的力量能使它像精灵似的召唤来寒冷、冰冻、飞雪、风暴——
(4)气温达到零下40摄氏度
(5)天气变得愈来愈恶劣,冬季比平常来得更早。
(6)冰冷的黑夜,周围是呼啸不停的暴风雪,……
(7)但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猛,好像要人的性命似的,……
(8)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
三、品读课文,多角度与作品对话
1、请同学们选择你感受最深的细节,有感情地朗读,品读中再现英雄的形象,走入他们的心灵,感受作者的挚情。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简析这一细节给你带来怎样的体会与感受。
3、以班为单位,分细节进行交流。
(1)学生选择情节。
(2)学生选择朗读方式。
(3)小组代表阐述体会与感受,其他同学补充。
(4)老师点拨,归纳。
学生可能选择的细节有:
(1)斯科特接受为胜利者阿蒙森作证的任务。
(2)威尔逊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仍拖着十六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3)奥茨独自走向死亡。
(4)斯科特极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
(四个细节的选择,学生因感受不同,顺序是随机的,应按学生所提供的顺序来赏析,不应拘泥。但每个部分的探讨应深入。在归纳的过程中对学生所谈的环境恶劣、命运悲惨及探险家的精神高尚、伟大进行板书,提升学生对主题的认识。)
四、质疑讨论,品味意味深长的语句
1、学生速读课文。
2、学生提出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
4、以班为单位进行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2)“于是决定不再迈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这里为什么用“骄傲”一词?
(3)作者为什么不去给胜利者写书,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作传呢?
(4)奥茨走向死亡时其他人为什么不去阻拦他呢?奥茨为什么把选择死亡轻描淡写为“我到外面走走”呢?
(5)斯科特为什么要把“妻子”改为遗孀呢?
(6)斯科特他们为什么要为竞争对手阿蒙森作证呢?
(在品读的过程中,学生随时都可能质疑,许多问题可能教师不曾预设,应该随时解决。两个环节不应生硬脱节)
5、齐读最后一段。
6、总结。
1、根据课文的观点,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怎样看待失败?请分组讨论。
2、例证[幻灯]
从高峻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瀚的海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秘,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探索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悲壮。成功者拥有了一切,但这些伟大的失败者也应有他们的位置。你所知道的伟大悲剧又有哪些呢?
(1)1986年,世界上第一个漂流长江,探索长江的中国探险家尧茂书,在金沙江上游翻船身亡。但万里长江自古无人漂流的历史从此结束。
(2)1996年,徒步走中国的上海探险家余纯顺,在温度高达70度的戈壁沙漠中一去不返。但他400万字的日记和一万余张照片给后人留下珍贵的资料。
(3)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解体坠毁,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这是1986年的“挑战者”号的悲剧再次上演。但依然激励着人类对太空进行探索。
总结: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禀承他们伟大的精神去探索人类未知领域。
1、分组整理积累有关名言警句。如:失败与成功;征服自然与挑战自我;理解“悲剧”……
2、以组为单位办一份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手抄报或电子报,报名自拟。
关于情景剧剧本范文(推荐)二
1、目前高职院校公选课开设情况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公选课开设课程比较丰富,供学生选择余地较大,这几年开设效果比较好。但也存在以下不足:
① 课程开设目的较随意,开设基础不扎实。有些老师开设公选课的初衷在于额定课时不够了,很多学生选择公选课的初衷是有趣、容易通过,而没有指导性的建议。
② 公选课的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清晰度不够。部分课程中育人理念体现度不够,与专业文化建设、专业群建设贴近度不够。
③ 教学实施设计中,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较难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较难实现。网络教学手段运用普遍不够。
④ 公选课教学过程监管难度较大,有些课程教学效果不明显。
2、高职院校《职场礼仪》公选课开设的必要性
2.1 《职场礼仪》课程的开设,顺应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发展要求,前景较好。
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困境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后示范时代的到来,随着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高职院校,对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精神、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意识、诚信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训练一直处于比较难操作和实现。所以具有职业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职业人”的培养,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培养的目标了。
2.2 《职场礼仪》课程的开设,能紧密融入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专业建设内涵,可以作为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能顺应了高职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要求,紧密结合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新要求,对于推动和提升学生职场技能和魅力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2.3 对学生的“准职业”培养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根据调研,企业对员工的礼仪需求也日趋多样化。比如关于职场礼仪内容调研,职场着装、表情、等方面的占18%,介绍方法、称呼、握手、交换名片等方面的占21%,求职面试礼仪及应聘技巧方面的占11%,会话礼仪占14%,办公室礼仪占13%,接待客户、访问客户礼仪占17%,商务饭局、宴请礼仪占6%等。
一些制造业企业,虽然需要的是技能操作人才,但是根据调研显示,员工也急需掌握一些基本礼仪规范以获得较好的人际互动效果。
根据调研结果,明确职场礼仪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基础知识、职业素质,把工作岗位要求转换成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在教学中可以融入企业文化教育,强化职业意识。
3、课程开设的定位
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有三类:一是通过普通高考招收普通高中生,二是通过对口考试招收的职业高中生,三是3 2、2 3考试招收的中专、职中生。生源多元化,学生组成复杂、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和知识结构呈现多样性和一定的层次性,这促成了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的多样化,给学校教学和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因而学校很难顺利组织和实施统一的教学活动,影响了高职阶段教学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行业对职工礼仪的需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适合企业需要的礼仪技能训练势在必行。
通过公选课的开设,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人文社会与生活知识、生存本领及人格气质,强化技能、强化引导、强化职业素养。
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实际情况,本课程定位如下:作为全校性的公选课,以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礼仪技能和职业礼仪修养为导向,根据专业性质和职业特征进行内容和手段的差别设置,课程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一体,以职业岗位中礼仪技能的训练作为主要培养目标,使学生能够胜任未来就业岗位的要求,并保持可持续发展。
4、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实施效果
4.1 情境模拟式教学方法
如在完成“商务礼仪、礼品礼仪、宴请礼仪”等任务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要求每组以平日生活为蓝本,自由编撰一个生活情景剧,在情景模拟中要运用见面、称呼、介绍、握手、交换名片、电话、送礼、宴请等日常交际的礼仪规范,并注意展现自身良好的仪容、仪表、仪态。对每组学生的“表演”进行了录像,回放录像,观摩分析,课上大家现场点评,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学生非常投入,使抽象的理论变成了直观形象的体验,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4.2 学生讲课式与纠错并行式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相长”的原理,在礼仪课程教
情景剧剧本范文 情景剧剧本范文7人(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