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数学监测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数学测试心得体会(七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1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主题数学监测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关键词:区角创设

目前每个班级都创设了7—8个区角,主要涉及语言区、益智区、数学区、探索区、美工区、表演区、操作区。每个班级根据自己班级的特色有了着重区域并加以深入。例如:大七班在美工区的基础上,开设了一个创意无极限的区角,主要让孩子们进行废旧材料的再加工,有光盘类、纸盒类、瓶罐类、毛线类等;大四班音乐游戏较为出色,因此在“大舞台” 里,孩子们载歌载舞,玩得不亦乐乎。

建议:

每个班级学习型区域偏多,社会角色体验较少。可适当调整一些区域成为具有一定社会交往性的区角,在社会性交往活动中同时发展专项能力。例如:在超市活动中学习排序、数的知识、加减的运算等相关知识;在设计院中进行粘贴、泥工、剪、撕、构建等多方面的技能。

关键词:区角材料

经过前阶段的学习与平行班观摩活动以后,每个班级都对自己班级的区域材料进行了重整与添置。目前每个班级中材料都较为充分,能够满足幼儿的操作需求。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教师们新添置的材料:

操作类:穿鞋带、串珠、绕毛线、七巧板、拼图、棋类、玩锁、点数、送牛奶、计算闯关、猜名字、拼成语(古诗)、找量词、词语开花、编织、找不同…

探索类:放大镜、万花筒、沉浮、音乐瓶、神奇的指纹、火箭、吸铁石、静电摩擦、溶解、月亮船、灯泡亮了、拆装玩具、吸水性探索…

建议:

1、 教师投放的材料关注幼儿学习性的材料居多,多为幼儿平面的操作练习,可在游戏性与趣味性上作思考。

2、 个别材料的投放存在可操作性问题,例如:物体吸水性探索过程中,教师投放的材料为硬海绵、a4纸、棉花(极少),这些材料的吸水性如何?是否可增加幼儿熟悉的大海绵、各类纸(餐巾纸、彩纸等),小毛巾等,并提供操作记录表,以便于更好的检验与经验分享。

3、关键词:组织情况

每个班级孩子都能根据意愿自由选择区域,并进区有序地选择材料进行操作,各班区域常规已经基本建立,区域活动组织流程规范。在区域活动之初,教师主要针对上次区角活动的问题、本次区域的重点以及材料作简单介绍;区域过程中,俩位教师分工明确,有重点区域的跟进式指导,也有全局的巡回指导;在活动结束后,均有总结以及作品介绍。

建议:

1、个别区角存在盲点,呈现任由幼儿自由发展的局面。例如:阅读区几位幼儿自由阅读,建筑角自由搭建等,没有预设的发展目标。阅读区可介绍看书要点并记录所看书面的要点、建筑区有本次搭建的主题与突破难点。

2、整体活动仍然存在较为吵闹的现象,需要长期坚持引导幼儿安静、有序、自主操作。

主题数学监测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陈教师在教学本节课时,主要是以直观的资料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充满信心,充满活力地学习数学。不仅仅如此,教学中,吴教师还用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活动材料、富趣味味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使得教学过程始终民主、平等、宽松、愉快。本节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1、创设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数学广角”属“实践活动”的范畴,十分注重生活中的数学与书本上数学之间的联系,强调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用学生经常接触的生活问题作为教学资料的载体,让学生在生活问题和实际情境中来学习组合和排列,让学生从穿衣、吃饭这些生活事情中寻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方法,使他们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存在于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2、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过程、自主探究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排列组合知识比较抽象,教师经过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连一连、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开展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相结合,为学生供给进取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经过分析、比较发现其中的规律。例如在衣服搭配这个环节上,教师又开展小组讨论,选择方法的最优化,找到不重复又不遗漏的科学搭配方法,引导学生从不一样侧面进行探究,突出策略的多样性,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

在教学例1时,教师引导学生不仅仅能够先确定上衣,由上衣搭配下衣;也能够先确定下衣,由下衣来搭配上衣。在教学例2时,不是例1的简单重复而是在例1的基础上增加“拓展”这一块,这样学生对“排列和组合”意义的理解就加深了印象。整堂课对学生提出的方法只要是按必须顺序的,教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给学生以人文关怀,着力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

4、关注情感与评价激励。

情感态度与自信心作为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中陈教师的教学语言生动又激励性,尤其是对学生的情感投入起着进取的激励作用,使得学生情不自禁地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同时也一次次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这样的教学,学生不只是学

到了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比较准确的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搭配问题。

总之,陈教师结合学生实际与教材资料,遵循新授课四步教学策略对本节课的设计,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

主题数学监测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敬爱的数学老师:

在这离别之际,我似乎有很多话要对您说,但又不知从何说起,您为我们付出的实在太多太多!以前有不少副科的任课教师没来上课,都是您来为我们辅导数学,每当那时候,我的心里都十分不满,以为您是故意不想让我们放松一下,所以就一直怀恨在心。直到现在我才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好,我知道每次您用副课来帮我们辅导数学,您的心里更不是滋味了。我们班数学成绩不是很好,我知道您是想多用点时间帮我们辅导辅导,把我们的数学成绩在年级上往上拉一拉。

老师,我错了,您能原谅我吗?

日月如梭,一眨眼,一年过去了。这一年里我没让您少操心过,少麻烦过,每次上课您不厌其烦的回答着我们一个个的问题。当然我在这一点上做的并不是很好,但我相信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一定会勤思好问,上课认真听讲。在下个星期的月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期待着我……

另外我听陈坚他们说昨天您在办公室里哭了,我知道您是舍不得我们,我们同样也舍不得您,但是正如您所说的:相聚是因为缘分,离别却是为了飞得更高更远。

在这里我真切地向您说一声:“对不起”!

此致

敬礼

祝您:工作愉快,万事顺心。

主题数学监测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找规律,数学实践活动。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总复习的编排应对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概念、计算分别集中复习。在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口算结合起来进行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

复习的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这几部分内容。

复习的难点: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退位及进位加法;分类与整理;人民币的认识;找规律。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 = 10角,1角 = 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掌握不同分类标准,分类结果多样。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数学监测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数学测试心得体会(七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