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隔离心得体会级范文 隔离体会文章(六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1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隔离心得体会范文

成立街道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防控消毒组、健康观察组、信息联络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等五个工作组。

街道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农庄。

防控消毒组:由负责,成员有。负责指导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全面消毒工作。

健康观察组:由负责,成员有。负责核对接收人员基本信息,建立《集中观察人员健康监测卡》;负责询问集中观察人员健康状况(每日至少2次),并测量体温,填写《集中观察人员健康监测卡》;负责集中观察健康异常人员转诊交接工作;负责集中观察人员解除观察认定工作。

信息联络组:由负责,成员有。负责与疾控中心沟通,确定集中观察对应的病例或疫情形势,初步确定解除集中观察时间;负责联系疾控中心做好转诊工作,负责汇总每日集中观察人员健康动态上报区防控指挥部。

安全保卫组:由负责,成员有。负责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安全保卫、交通疏导工作;负责解除集中观察人员身份核查工作。

后勤保障组:由负责,成员有。负责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防控物资保障工作;负责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所有人员日常生活用品和饮食保障工作;负责车辆保障工作。

健康观察组人员使用统一调度的车辆接转医学观察对象健康观察组人员安排隔离观察房间,防控消毒组人员对其场所开展预防性消毒在健康观察组人员引导下,医学观察对象进驻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进入隔离观察房间健康观察组人员向医学观察对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护人员对医学观察对象进行必要体检和信息登记,建立《集中观察人员健康监测卡》,并发放日常生活用品(毛巾、肥皂、洗漱用品等)在医学观察期间,健康观察组人员每天对医学观察对象进行体温测量和其他必要的医学指征询问、观察;同时,相关工作组做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的餐饮安排、清洁卫生与消毒、安全保卫等工作医学观察期满解除对医学观察对象的隔离,健康观察组人员出具“医学观察对象健康证明”,防控消毒组人员对其场所开展终末消毒。

1、各工作组人员工作期间一律穿戴口罩、手套、眼罩、防护服等防护装备,所有操作规范按照《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设置标准及管理技术指引(试行)》执行。

2、除工作人员外,严格限制人员进出,统一进行管理。所有密切接触者要单独居住,在房间内单独就餐,避免与其他集中观察人员接触。

最新隔离心得体会范文

1 环境和建筑要求

传染病院应离开人群密集的市区,到城区周边外建院,并在医院周围有充足的隔离地带,种植防护林,外筑围墙。如为综合性医院传染科,应离开医院的主体建筑,成为独立的建筑单位。

(1)门诊部接诊室:工作人员应有各自出入口。综合性医院应设专用挂号、收款、化验、x线、取药、治疗等科室。(2)病区:应设工作人员卫生通过间(包括更衣、淋浴)。病房要分设小病室,不同病种病人分别安排在不同隔离病室(东北地区较常见的传染病种有: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在病室内部应按严密的隔离原则进行建筑,内设卫生间及防护门。通道走廊墙壁上设有两层传物窗,工作人员可以不进入病室而传送饮食、药品等(轻病人)。病区内需设专用消毒间。(3)其他:如洗衣房、消毒供应室均应有符合隔离的建筑,还应有必要的消毒设施,如污水处理站、焚烧炉等。

2 隔离区的划分

门诊、病区等单位均应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1)清洁区:即没有与病人直接接触,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地方。如更衣室、办公室、治疗室、库房、值班室等。(2)半污染区:被污染或被间接轻度污染的地方,如走廊、化验室。(3)污染区:指被病人或排泄物、用物等直接污染的地方,如病室、外走廊、病人卫生间(厕所、浴室、洗脸间)地面等。

3 隔离设备

(1)隔离标记。(2)门把手上放消毒毛巾。(3)隔离衣、衣架。(4)设福尔马林熏箱、消毒一般用物。(5)门口设踏脚垫、用消毒液浸湿。(6)洗手用法、避污纸等。

4 隔离制度

(1)按病种分室接诊、分区收治,有条件的医院每一病种占用一个病区。(2)病人住院入病区时,除带必需生活用品外,其他一律不得带入。(3)病人住院期间,不得互串病室,不可随意外出,病人活动最好是局限于污染区内。(4)严格对陪伴及探视人员的管理。尽量控制不让家属陪伴及探视。特殊病情危重的患者,经医务人员允许可以陪伴,但必须遵守医院隔离规定。出院时必须经适当的卫生消毒。(5)医务人员进入污染区、半污染区工作时,需穿工作服,隔离裤、鞋、戴帽子、口罩,接触病人前后用肥皂、流动水洗手,彻底冲洗是预防医源性感染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尤其是接触污染物品,以及更换床单,收污染被服,打扫卫生,应立即用0.2%过氧乙酸浸泡、双手并彻底清洗。(6)医护人员接触不同病种病人须更换隔离衣,穿隔离衣不得进入半污染区和清洁区,操作前后一定要流水洗手。(7)病人所接触的一切用物应相对固定,必要时专用如体温计,可用含有效氯0.5%~1%的消毒剂浸泡。如不经消毒处理,不可给他人应用。(8)防止和病人的血液、体液、骨髓等标本有直接接触的机会。盛放标本的容器必须坚固,以防渗漏与破损,在存放、取出送检时,容器外边不得有被污染的可能。(9)应特别注意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在病房的溅落。因这种现象可污染环境、溅落物是潜在的感染源,增加了疾病的传播机会。这样需对患者进行指导防止其溅落。同时对已出现的溅落物妥善处理,用含有效氯0.5%~1%的消毒剂擦拭或浸泡。(10)化验单要始终保持清洁,不与标本及其容器直接接触,更不许把化验单包缠在容器外面送检。隔离是防止传染性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随着人们对传染性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接受隔离预防搞好院内监护,切断传染源及传染途径,应按照疾病性质采取针对性预防手段。将隔离分为8类:严密隔离、呼吸道隔离、肠道隔离、接触隔离、结核病隔离、引流/分泌物隔离、预防隔离、血液/体液预防隔离。传染病医院是集医疗、护理、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科学技术部门,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医院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由于专科性质的特殊,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交叉感染,做好隔离预防,将传染病控制在最小范围,这 就是我们的义务。

最新隔离心得体会范文

一、严密隔离

适用于鼠疫、肺炭疽、霍乱、咽白喉、狂犬病等及一切传播途径不明的传染病。

1.单间隔离、关闭门窗,病原体相同者可同住一室,病室空气、地面、物体表面消毒1~2/d。

2.进入病室者应穿隔离衣、鞋、戴口罩、帽子及手套。离开病室时应消毒双手,脱去隔离衣、鞋。

3.患者不能离开隔离室,如必须移出,应妥善覆盖,以防在转移过程中污染环境和他人。

4.有呼吸道感染或手指皮肤破损者,应停止接触此类患者(霍乱例外)。

5.室内物品固定使用,未经消毒或隔离包装不得移出病室。所用物品需消毒后方可转用。分泌物、排泄物消毒后废弃。污染物品应装双层污物袋,标记、消毒后送出销毁或洗消处理。

6.患者出院或死亡后,病室及一切用具均须严格执行终末消毒l~3次,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7.采用黄色隔离标志。

二、呼吸道隔离

适用于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支原体肺炎等。

1.同一病种患者,可同住一室。

2.进入病室者应戴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

3.接触患者或可能污染物品、护理下一名患者前应洗手。

4.患者所用食具、痰杯等应予隔离。食具每餐消毒,痰杯每天消毒。呼吸道分泌物应予消毒后废弃。

5.病室空气消毒1~2/d。

6.患者有必要离开病室时,必须戴口罩。

7.采用蓝色隔离标志。

三、消化道隔离

适用于菌痢、甲型肝炎、戊型肝炎、伤寒、副伤寒、脊髓灰质炎等。

1.不同病种的患者最好分室收治。病室内应无蝇、无蟑螂。病室地面、物体表面消毒1~2/d。

2.密切接触患者时,应穿隔离衣、戴口罩,接触污物时需戴手套,不同病种应更换隔离衣。

3.接触患者、污物、护理下一名患者前应严格洗手。

4.患

隔离心得体会级范文 隔离体会文章(六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