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长辈的礼仪及心得体会 接待礼仪感想(6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接待长辈的礼仪及心得体会一
1、熟悉接待计划日程安排,所接待客人名单、抵达时间及交通工具(火车/飞机),落实接站车辆车次,接站人员。
2、掌握客人的餐饮、住宿特殊要求和注意事项,做好住宿和餐饮安排工作。
3、提前按要求做好旅游及行程计划、安排好旅游车辆,驾驶人员,导游人员,旅游景点,旅游途中就餐点。
一、活动日程(见日程安排表.)
二、接待安排
成立接待筹备领导小组发
组 长:付超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人,具体负责整个接待期间的各项工作。 成员单位:分公司人事部 公关部
办公室下设材料组、会务组。
(一)材料组
负责人:
成 员:秘书处有关人员
职 责:
1.领导讲话、主持稿、论文集
2.代表报到、登记,制定花名册、通讯录
3.会议须知、日程表
4.代表、工作人员住宿、餐饮分配表
5.制做文件袋、配记事本、笔、相册
6.材料装袋、印制代表证、工作人员证、桌签
7.乘车编号及分配代表、工作人员乘坐车辆
(二)会务组
负责人:
成 员:总务处有关人员
职 责:具体负责请领导参加开幕式、联系开、闭幕式会议室、会议接站、食宿、宴请、各项活动统筹安排、纪念品的购买发放、后勤保障及各项协调工作。
1.车辆
负责人:
(1)会议抽调公关部秘书处轿车3台主要用于迎接代表团。
(2)(2)各单位抽调的车辆要做到整洁干净、无故障、无灰尘。
(3)车辆市内用油由各部门自行解决。
(4)联系各代表团铁路定票,为代表自带车辆加油及送站工作。
2.接站
负责人:
1月10日,各代表团报到当天,对坐车来的代表,派车在高速公路出口处迎接;对乘火车来的代表,派车到车站迎接(由责任单位自制接站牌)。
具体分工:负责人自行安排
3.住宿
负责人:
住宿。会议代表统一住钟楼饭店。总代表安排单独住一标准间,其它代表2个人住一标准间,各代表房间内摆放水果、香烟和主要地方报纸。
4.宴请
宴请。10日各代表团报到后,在饭店举行欢迎晚宴,拟请×座陪(摆牌)。 要求。会议用餐依签牌固定餐位,一楼正厅悬挂欢迎横幅;会议室挂会标,摆放鲜花,代表座签等,要体现隆重、端庄、整洁。
5.纪念品
负责人:
准备给mark纪念品1份,以表感谢。
6.参观、娱乐活动
(1)游览。
责任人:
负责游览期间住宿、用餐、游玩等活动。
要求:游览长负责培训3男3女既6名随车导游。
(2)8月11日晚,举办联欢晚会。
责任人:
负责联系晚会场所、邀请乐队、主持人、在局内挑选5名歌手,制定由各代表团参与的演出计划。
会活动日程安排
最新接待长辈的礼仪及心得体会二
公务人员在接待中和拜访中的礼仪表现,不仅关系到他本人的形象,而且还涉及到他所代表的组织形象。因此,接待礼仪和拜访礼仪历来受到重视。
1.接待人员对来访者,一般应起身握手相迎,对上级、长者、客户来访,应起身上前迎候。对于同事、员工、除第一次见面外,可不起身。
2.不能让来访者坐冷板凳。如果自己有事暂不能接待来访者,应安排秘书或其他人员接待客人。不能冷落了来访者。
3.要认真倾听来访者的叙述。公务往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来访者都是为了谈某些事情而来,因此应尽量让来访者把话说完,并认真倾听。
4.对来访者的意见和观点不要轻率表态,应思考后再作答复。对一时不能作答的,要约定一个时间再联系。
5.对能够马上答复的或立即可办理的事,应当场答复,迅速办理,不要让来访者无谓地等待,或再次来访。
6.正在接待来访者时,有电话打来或有新的来访者,应尽量让秘书或他人接待,以避免中断正在进行的接待。
7.对来访者的无理要求或错误意见,应有礼貌地拒绝,不要刺激来访者,使其尴尬。
8.如果要结束接待,可以婉言提出借口,如“对不起,我要参加一个会,今天先谈到这儿,好吗?”等,也可用起身的体态语言告诉对方就此结束谈话。
公务接待来访的礼仪规范
一、接听电话礼仪
语气平和,礼貌问候;认真倾听,真诚交流;
明晰内容,准确记录;灵活应答,干脆利落。
接听电话不可太随便,得讲究必要的礼仪和一定的技巧,以免横生误会。无论是打电话还是接电话,我们都应做到语调热情、大方自然、声量适中、表达清楚、简明扼要、文明礼貌。
(一)及时接电话。一般来说,在办公室里,电话铃响3遍之前就应接听。如果受话人正在做一件要紧的事情不能及时接听,代接的人应妥为解释。如果既不及时接电话,又不道歉,甚至极不耐烦,就是极不礼貌的行为。尽快接听电话会给对方留下好印象,让对方觉得自己被看重。
(二)确认对方。对方打来电话,一般会自己主动介绍。如果没有介绍或者你没有听清楚,就应该主动问:“请问您是哪位?我能为您做什么?您找哪位?”但是,人们习惯的做法是,拿起电话听筒盘问一句:“喂!哪位?”这在对方听来,陌生而疏远,缺少人情味。接到对方打来的电话,您拿起听筒应首先自我介绍:“您好!我是某某某。”(作为单位办公自我介绍:“您好!这里是xx单位部门名称”。)如果对方找的人在旁边,应说:“请稍等。”然后用手掩住话筒,轻声招呼你的同事接电话。如果对方找的人不在,应该告诉对方,并且问:“需要留言吗?我一定转告!”
(三)讲究艺术。接听电话时,应注意使嘴和话筒保持4厘米左右的距离;要把耳朵贴近话筒,仔细倾听对方的讲话;最后,应让对方自己结束电话,然后轻轻把话筒放好。不可“啪——”的一下扔回原处
接待长辈的礼仪及心得体会 接待礼仪感想(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