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反洗钱工作培训心得体会 反洗钱基础知识培训心得(4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反洗钱工作培训心得体会

会议要求反洗钱岗位人员认真操作反洗钱管理系统,不断学习人民银行反洗钱监管办法,通过定性分析、定量测算将客户按照洗钱风险程度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禁止类、高风险、中风险、较低风险和低风险等五个不同洗钱风险等级,在持续身份识别的基础上进行动态调整,并根据客户不同风险等级采取差别化的反洗钱监控措施及客户服务策略。各部门及营业机构职责分工如下:

(一)市分行政策性业务部、创新与投资业务部、资金计划部、信贷与风险管理部、财务会计部、信息科技部等条线管理部门主要职责:

1、负责指导本条线利用客户尽职调查等离柜客户身份识别结果做好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工作。

2、负责指导本条线研究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结果的应用,将其作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和担保业务客户准入的重要依据。

3、负责落实在相应业务制度、业务流程中嵌入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管控措施。

4、负责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结果应用,将其作为客户评级、授信,审批、投放,贷后(投后)管理等重要依据。

5、负责新核心业务系统中与客户身份识别、洗钱风险等级分类相关的信息需求,指导本条线利用完整采集客户资料等临柜客户身份识别措施做好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工作。

(二)承担经营职能的营业机构主要职责:

1、负责全面收集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分类所需客户信息,通过反洗钱管理系统,结合客户尽职调查情况,组织会计、客户等部门对客户洗钱风险等级进行初评。

2、负责在反洗钱管理系统中发起调整客户洗钱风险等级评定,整理归档客户洗钱风险等级认定材料,作为客户尽职调查、贷后管理依据。

3、负责对有合理理由认为客户洗钱风险等级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或上级机构认为理由不充分的,发起客户洗钱风险等级调整。

4、负责落实市分行有关客户洗钱风险控制措施。

(一)营业机构应当采取持续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详细审查保存的客户资料和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发生的交易,及时更新客户身份证明文件、数据信息和资料;

(二)及时获取客户及其受益所有人身份信息,适度提高客户及受益所有人的收集和更新频率,做好台账登记;

(三)严格按照我行反洗钱管理系统操作规程开展数据维护采集和报送,避免误报、漏报、迟报。

描写反洗钱工作培训心得体会

(一)社会客户认同程度较低

金融业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工作有一个重要原则,即“了解你的客户”,对此,客户很难认同,认为“自己的钱自己有自由支配权,凭什么要受你约束”,而企业则认为经营业绩、资金流水及流向等是商业秘密,银行也不能随便干涉。

(二)金融机构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金融机构内部都有一个很统一的错误认识,那就是认为反洗钱工作只是反洗钱部门的职责,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反洗钱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反洗钱部门凭一己之力就能胜任,因为重视和认识不到位,就会导致金融机构内部反洗钱工作执行大打折扣。本人梳理了截至2018年12月31日,人民银行官网公布的反洗钱处罚数据,从已公示的处罚信息来看,2018年共对368家义务机构进行了反洗钱行政处罚,处罚金额已突破亿元大关,共计13093.13万元,个人处罚近千万,共计941.37万元。其中处罚原因为“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占反洗钱违法行为的比例近70%,在必查必罚的情况下,客户身份信息登记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的问题依然存在,这充分说明部分金融机构无视反洗钱工作原则,对反洗钱工作中相关规定的置若罔闻。

(三)内控制度管理水平不足

目前,大多数金融机构普遍建立了反洗钱管理的相关内控制度,但制度比较粗糙,多是监管要求的落实和工作规范的步骤,对于产品洗钱风险、业务流程控制关键点、洗钱类型及相关系统案例模型的实际内涵、表现特点及防控措施,没有很仔细的体现在内控制度上,已有的内控制度规范的内容太大太广,对反洗钱一线岗位人员及普通业务人员的工作指导没有起到实际作用。再者,部分金融机构各层级反洗钱职责缺失,反洗钱岗位多数为兼职人员,且与业务操作岗位混淆,形同虚设,岗位责任制无法真正落实到位。导致制度虽有,但操作性不强,内控制度没有最有效的发挥出来,制定出来的规章成了挂在墙上的制度,没有真正起到规范行业行为操守的作用。

(四)岗位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反洗钱是业务性比较强的工作,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整个行业、整个系统的业务成效。目前,很多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模式主要是系统基础流程和法律法规的学习较多,实操案例的“实战化”较少,如此难免出现“纸上谈兵”,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监管机构发布的风险提示及案例,往往也并不适用于基层金融机构所在地的洗钱风险实际情况。工作人员对反洗钱系统功能和操作熟练成程度不足及适合本岗位的洗钱案例风险点学习不够,导致金融机构始终缺乏专业化的反洗钱专业人员。部分营销业务人员在没有接受反洗钱教育及相关的培训就直接上岗,在业务营销或办理过程中遇到一些隐蔽的洗钱活动时,往往难以察觉,当反洗钱岗位人员与其核实可疑客户的案例时,也无法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同时金融机构也因业务繁重,人员少的现象,在反洗钱岗位人员的配备一般都是身兼多职,导致反洗钱岗位人员从业时间短、轮换频繁,洗钱防控经验传承不连续,整体素质不高,工作中容易出现漏洞。

(五)反洗钱系统仍需优化

目前金融机构虽然已经按照监管要求,落实了第二阶段“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系统开发及应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系统筛选可疑交易主要是基于规则,由于其显性化且一段时间段内保持不变的特点,为犯罪分子通

反洗钱工作培训心得体会 反洗钱基础知识培训心得(4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