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成果大比拼心得体会总结 专题研讨会心得体会(四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研讨成果大比拼心得体会总结一
由《法学论坛》《学习与探索》《求是学刊》《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行政学院学报》《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汉论坛》《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方法学》《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思想战线》《中国刑事法杂志》等12家核心期刊联合主办的第六届“新兴权利与法治中国”学术研讨会将于20xx年8月24—25日在哈尔滨市召开。本届研讨会由《学习与探索》杂志社与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共同承办,特诚挚邀请您拨冗出席。
主要议题:
1.新兴权利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2.信息权、新型人格权、环境权、民生权、社会权等具体的新兴权利的法律问题研究;
3.对“新兴权利法律问题”研究的争鸣或者述评;
4.域内外新兴权利的比较研究;
5.互联网 、人工智能领域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1.会议时间:20xx年8月23日报到,24—25日研讨会
2.会议报到地点:x市x区x号
1.本次会议不收取会务费,住宿和交通费自理。
2.本次会议不安排车辆接送站,请参会人员按照附件3的乘车路线提示提前做好安排。
3.务必请于7月31日前将会议回执发至会务组邮箱
关于研讨成果大比拼心得体会总结二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和来宾:
大家好!
我代表青海民族学院校党委以及全体师生,欢迎你们来到夏都西宁参加“第三届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并预祝你们在健康、愉悦、团结、求真的气氛中圆满完成这次研讨会的各项议程!
近期我阅读了因明方面的相关资料,对因明这一博大精深的世界优秀文化遗产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明系世界三大逻辑系统之一,它发源于古印度,公元4世纪至12世纪时,先后传入中国内地和藏区。传入内地的因明现在被学术界称为“汉传因明”,传入藏区的因明被称为“藏传因明”。汉传因明自形成以来,几经沉浮、历经沧桑,到20世纪70年代时,几乎成为我国的绝学,到了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国家把因明列为抢救项目之后,汉传因明才有了复苏发展的新局面。在座的大家都知道,到目前为止,全国性的因明研讨会已召开两次,国际性的一次。
与汉传因明的发展状况相反,藏传因明自公元12世纪成型以来,始终处于蓬勃发展、竞相研习的良好态势之中。据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藏传因明领域内出现的因明大家和因明论着,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其他民族。这是藏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宝库作出的一大贡献。但据说,由于藏语是小语种,学习藏语的其他民族的人本来就很少,再加上因明自身固有的艰涩性,使藏传因明的很多优秀成果至今还没有得到充分而有力度的挖掘和开发,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应该如何消除这个憾事,我想这就是在座与会者的光荣职责。
青海民族学院作为这次研讨会的主要承办者,我想借此机会对这所青海省唯一的民族院
研讨成果大比拼心得体会总结 专题研讨会心得体会(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