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面对苦与累心得体会和方法 如何看待苦与累(8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正确面对苦与累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记得那时,三叔惯用“很久很久以前”开篇,我们就在他的故事里结识了很久很久以前的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和高老庄里的猪八戒,也明白了武松打虎、桃园结义、真假美猴王等等数不清的让人着迷的趣味事。三叔天生的好口才,那时还在从教,每一个故事讲起来都如数家珍、口吐莲花。然而,我记忆最深的是西游记,因为里边的孙悟空有神功:会七十二变,会腾云驾雾,还有宝器藏身。我被这些神功灌了迷魂汤,自然成了三叔的跟屁虫,可是已不再主要贪图他的清凉窑洞和五彩饮料,而是想让三叔教我神功。我理所当然没有如愿,但三叔的神功是有“授人以渔”的本事,他指着满屋的书告诉我,要学本事,有孙悟空一样的神通,就要好好读书,书里有我想要的一切。那显然是一个不算浅显的道理,而我竟然就似懂非懂地开始对三叔的书惦念不忘起来。
三叔的故事,就像书海的一扇门,我推门而入,一个光怪陆离的精彩世界喷涌而出,我陷入其中,从此不能自拔。我对书的兴趣,以及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对周遭一切完美的事物的向往,大概都是从三叔的故事开始的。
识字以后,我的兴趣便转向自我看书了,书看多了,一个坚不可摧的感觉便冒出来:课堂上的书总是无趣乃至枯燥,而一些趣味的书被称为“闲书”而被明令禁止,根本没有在课堂上登堂入室的机会。我自诩有名的听话孩子,但在这一件事上也并不完全顺从。到了高中,这种不顺从成了一种普遍的流行。那会儿大约是20__年前后,学校文学方兴未艾,“新概念”作文大赛又风靡一时,“文学”成了我们那一代人高雅的团体爱好,看“闲书”也已经不再是学校里谈虎色变的事情。当时,死磕课本已够让人累,我也无暇去看大部头,偶尔借读一些《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类的杂志,基本与文学无关。所以,对文学,我也就谈不上爱与不爱,可是为了不落伍,敢和人谈。谈文学最佳的场合是座谈,可是学校少有这样的机会,站谈又显得不庄重,所以我们折中,流行写信笔谈,所以,交笔友、文友,也就成了一件时髦事。高中几年,花花绿绿的信封,承载着无数青春少年的文学梦想和伟大友谊,如鸿雁般南来北去,成为学校的一大盛景。
我对交笔友的时髦事兴趣不大,却也热衷经过写信结交伟大的友谊,并且貌似成功。我的友谊来自一位十多年的女同学,高中时我们已不一样校但也离得不远,走着打个来回也超可是半天的功夫,但也要“鸿雁传书”。在信中我时常被她称作知己,信的结尾惯例会有对伟大友谊的祝福。既是知根知底的知己,我们也就很少谈文学来故作深沉,正因为很少谈,所以谈一次就刻骨铭心。她曾在一封信中告诉我,最近在看《平凡的世界》,一本十分好看的小说,还在信中摘抄了其中几段。我迫不及待地在盗版书摊上买来,磕磕绊绊开始猛看。之后,我在大学的图书馆找到了正版,尽然是百万字的鸿篇巨著。我才猛然醒悟,我以前读得磕绊,全是拜残缺的盗版书所赐。那套小说,我大学里读了不止三五遍,之后还又在手机上看过一遍电子书,只是每一遍都没有我磕绊阅读的韵味。前两年改拍的电视剧,因其中不小的情节改动而让我倍感失望,就更加想念起我读完来信,秉烛熬夜看书的场景来。西北高原的风土人情、中国城乡的时代巨变、大千世界的人生百态、平凡生活的朴实无华、直面诱惑的内心坚持、贫困个体的艰难抗争……当然,还有纯洁无瑕,却无法善终的感情。在路遥的笔下,我第一次看到了这个充满缺憾但不乏精彩的世界,并坚定了在平凡的
生活中,应对遗憾尚要坚强奋斗的信念。一部残缺的《平凡的世界》和一份伟大的友谊,陪我走过了人生中最枯燥也最艳丽的读书时光。
“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完美的都能按照自我的愿望存在或实现。”人生或许就是这样,怀着完美的期望追寻,大抵要在终点遭遇遗憾。在现实的遗憾里经营生活,在文学的遗憾里求得慰藉,而后不忘奋斗之初心,继续前行,在我看来,这便是读书于生活最大的意义所在。对这种意义的感同身受,是我毕业之后,成家立业的事情了。
大学刚毕业的一段时间,因工作简便而过得及其随意,鲜有读书的想法,那段日子,正如巴尔扎克所言:“过放荡不羁的生活,容易得像顺水推舟”。可是,我很快感受到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挑战。这种挑战首先来源于妻子。我和妻子之间没有友谊的铺垫,却也有书的牵线搭桥。妻子初到我家,看到我不少的书,便大概断定我是一个不坏的人,事实证明,这个确定略显主观,但也基本正确。但我对妻子的确定却存在失误,理科出身的她,阅读量令我吃惊。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
正确面对苦与累心得体会和方法 如何看待苦与累(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