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书法学堂国学讲座心得体会实用 国学讲座心得体会主要摘记(九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1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书法学堂国学讲座心得体会实用一

二、活动目的:继承和弘扬传统的国粹文化艺术,提高同学们的审美素质、艺术修养,为书画爱好者提供展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促进书画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培养同学们各方面的素质,为同学们活动增添生气,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展现中国书画艺术魄力,培养同学们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鼓励同学们将有限的课余时间投入到更加积极有益的兴趣爱好中来,建学校的优良学风,特举办本次书画大赛,为同学们展现自我风采提供一个平台。

三、活动时间:5月4-5日。

四、比赛项目:软笔书法、硬笔书法、国画、油画、水彩画、漫画、简笔画、素描。

五、主办单位:遂师团委承办单位:遂师书画社

六、活动流程:

1、前期策划、宣传及准备工作

(1)策划书拟定和审批

时间:4月20-22日

策划书经校书画社协商起草最终定稿后,上交主席团审批。

(2)活动前期宣传:

①海报:时间待定,由书画社做比赛宣传海报贴在静远居公示栏处,内容分别以书画大赛活动预告及投票通知书为主。

②横幅:共1条,主席台前。

③广播:由社团联合会协助联系相关部门帮忙报道。

书面通知:大赛通知由书画社通知各班级宣传委员和学生于4月低召开会议,向各班学生转达相关事宜。

(3)活动准备:我们将申请书画大赛作品展出场地,获奖者现场秀场地;请社团联合会协助联系大赛评委,组建评委团;部署相关部门做好各方面细节工作。

2、作品征集

(1)时间:4月24日-5月3日

(2)要求:软笔书法作品长不超过2米、宽不超过0.5米;硬笔书法、水彩画、漫画、素描统一4开纸;油、国画尺寸不限(请在作品背面右下角注明参赛者姓名、班级、有作品名的请注明作品名),请严格按要求做作品,纸质自定。

(3)方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请交于书画社负责人处,然后经书画社将全部作品统一展出,由专业老师和全校同学投票进行评选。

(4)为保证参赛作品数量,本次活动将采用适当的强制性,规定每班级最少上交作品数量每个班两幅(针对个别班级的特殊情况,在会后再商讨论定)。

3、作品整理及保存

(1)为了便于作品的审评及保管,请各班级将征集的作品上交前按下列分类存放:软笔组/硬笔组/绘画组(简笔画、素描、漫画、国画、油画、水彩画)

(2)作品评审工作完成后将作品按班级整理并存放,以便归还。

(3)作品整理保存等工作由书画社负责。

4、作品评审

(1)时间:5月4—5日

(2)方式:①老师评选和学生投票(评分占总分60%、学生投票分占总分40%)每部作品获得投票数在1-100以内每票计1分,如果投票数超过100张,那么多出的票数每张计0.5分,投票总分的40%将纳入作品评比总分中。②学生投票请持本人胸卡到领票处领取,每人一票不能带领也不能多领,如果同一人投两张票及其以上者选取其一或视为无效。③投票者请注明姓名、班级、所偷作品号。

(3)所设类别:绘画组,硬笔书法组,软笔书法组

(4)评奖名额: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

(5)活动后期宣传:获奖名单由书画社宣传部负责做一张获奖名单贴在静远居公示栏处。

七、作品展5月4-5日

1以画廊形式将全部作品固定展出。

2、地点:学校篮球场

3、相关事宜:

①展出作品具体布置及固定工作由书画社集体协商,力求美观与实用统一。

②作品展出期间请保卫部维持现场。

③作品展出时间为2天,如有特殊情况会另行通知。

八、获奖者现场秀

1、时间:5月4-5日

2、地点:学校篮球场

3、参与人员:全校学生

4、相关事宜:

(1)笔墨等相关工具以自行配备;同时书画社也为现场秀准备充足的物品,以备意外,在活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浪费材料。

(2)提前申请好场地,准备好桌子凳子,笔墨纸砚等东西。

(3)书画社安排好现场负责人员的具体工作,以避免出现现场混乱的局面:签到人员,发奖人员,保管物品人员,提供物品人员,机动人员等。

(4)现场完成的作品即时在现场展出,没有评奖资格。

(5)凡参与本次比赛投票同学均有机会获得幸运参与奖,所选作品获得一等奖,那么将有机会获得幸运鉴赏奖。

(6)具体日期可根据天气进行调整。

(7)颁奖:获奖人员请依次上台领奖,在支持一等奖作品的选票中随机抽选1名幸运鉴赏奖,在所有投票中(获得幸运鉴赏奖除外)随机抽取10幸运参与奖。

九、结束工作

1、作品归还:由书画社统一归还到各班同学手中

2、活动总结:由书画社作写一份活动总结备案。

3、活动后期宣传:将评审过程、获奖情况、作品展览、获奖者现场秀以及颁奖仪式用照片拍摄记录,呈现出书画大赛的全过程。

十、经费预算:一等奖30元、二等奖20元、三等奖12元、优秀奖10元、幸运参奖25元物资奖品、荣誉证书25张。

合计:97元整、25张荣誉证书

对于书法学堂国学讲座心得体会实用二

根据学期初制定的活动计划,以及上学期兴趣小组活动存在的不足,本学期硬笔兴趣小组活动立足培养学生的基本书写能力和进行良好的书写习惯教育,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在独立书写能力和书写习惯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现对本学期的活动作一小结。

一、在基本笔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字的间架结构的认识

因为本学期组员人数比较少,而且基本都是以前的学生,他们在基本笔画方面的学习已经比较成熟,所以本学期在基本笔画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学生对字的间架结构的学习。同样采用上学期的办法,每次上课,我都会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结构的字,印一张练习纸。在上课都时候,尽量让学生来分析每一个字的结构特点和书写注意点,我再作适当的补充,让学生能独立地发现字的书写规律,有助于学生对同类字的书写。在书写时讲究方法,要求学生多对自己书写的字和例字进行比较,找出不足和优点,改进缺点。

二、以临为主,提高学生独立书写的能力

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独立学习。学生在学习时应学会怎样去分析一个字,怎样去安排一个字。在今后的学习上必须独立学习,而字帖就成了今后书法学习的好老师。所以,现阶段提高学生临帖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本学期,培养学生临贴能力为主。每过一两周,我就要求学生临写钢笔字帖里的字1-2张,在完成作业后,进行点评,要求学生能说出你的字和字帖里的字比较相近的地方,并提出哪些地方临得不好,然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教学。使学生明白临帖的方法和技巧,在以后的独立学习中能得心应手。

三、重视实践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书法的应用能力,本学期组织学生进行了书法作品书写小竞赛。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写硬笔书法作品的方法、方式,以及书写的技巧,平时多练习,并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谈谈如何写好一幅硬笔书法作品。经过几次实践练习,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书法作品写作考核,增强学生对书法的运用能力。

由于时间的原因,本学期只进行了四个月的教学,所以很多学习内容都还没完成,在下学期的教学中,我们继续加强学生对字结构的分析和运用,进一步加强对临帖的练习。

对于书法学堂国学讲座心得体会实用三

这学期我承担了七年级174——185共12个班的书法课程,现把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规范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习惯。七年级学生写字最常出现的问题是学生的执笔姿势和坐的姿势。写字姿势的正确与否不但影响到写字的质量,而且还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要规范学生的写字姿势,需要扎扎实实、毫不松懈地坚持,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严格训练。开始我要求学生进行坐姿训练:头正、身直、臂开、足平。然后进行三个“一”训练:一尺、一拳、一寸。最后进行握笔姿势训练:右手拇指拿,食指捏,中指托,左手按住写字本。写字的姿势: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缘一拳远,握笔点离笔尖一寸远。接着在以后的教学中,通过自身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照着样子做,并且在同学中树立典型,要其他同学照样子做,长期坚持,严格规范,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在教学中除了老师口头的讲解,更重要的是老师经常的、耐心的督促,凡发现不规范者,立即指正,令其改正,不姑息迁就。在写字时,我让学生看清、写好每一个字,第一个字没写好没关系,争取写好后面的字就行了。这样,学生写字的压力就变小了,写字也就整洁了。

(二)想尽办法,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七年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兴趣持续时间短,很难保持长久的浓厚的学习热情。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把这方面兴趣培养起来了,那一切困难就迎刃而解,就可以化厌烦为喜爱,化被动为主动,化枯燥为有趣。因此,写字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我可谓想尽了办法。

1、用上生动形象的譬喻,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写字。如在教学基本笔画“捺”时,我先在黑板上示范写一“捺”,让学生观察,想想这一捺很像我们身体哪一部位。学生感到很有趣,随即发现很像人的腿和脚,老师也可伸出腿来让学生比较一下,进而告诉学生人之所以能站直,是因为有了脚,所以我们在写捺的时候,一定要把“捺脚”写好了。再看老师写一捺,注意起笔、行笔、收笔,边范写边告诉学生在“脚后跟”地方用力顿一下,然后往上轻轻一提,就把捺脚写好了。这样,“捺”

书法学堂国学讲座心得体会实用 国学讲座心得体会主要摘记(九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