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盘点政府文旅心得体会及感悟 盘点政府文旅心得体会及感悟作文(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盘点政府文旅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1、盘点目的:为了全面掌握固定资产的使用情景。

2、盘点期间:20xx年4月16日——20xx年4月30日

3、盘点人员:

4、盘点方式:这次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主要是以核对帐表方式进行逐一盘点

为了全面掌握公司固定资产的使用情景,财资部于20xx年4月16日组织固定资产逐一盘点,参与人员包括财资部全体人员以及制造部张鸿明。

这次盘点总共历时两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最终4月30日顺利完成。

本次盘点主要是对资产的数量、位臵、使用人及其使用情景进行确认,并对资产折旧、处臵情景进行分析,同时拍摄照片辅助本次盘点。

(一)盘点范围:

本次盘点,主要是针对为生产商品、供给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及其它与经营有关的工器具等,且单位价值超过2000元。

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公司,且成本能够可靠计量时确认为固定资产。

(二)资产使用状况说明

本次报告中将分为机械、模具、运输、工装、办公设备、账外资产等几类进行梳理列示,同时将已经淘汰的资产罗列为其他项进行处理。

1、机械类

资料:主要包括电焊机、水箱、天车等一些大型的机器设备。

使用情景:经盘查,所有都在正常的使用当中,并未出现任何损毁等现象。

2、模具类:主要涵盖了公司40.2和42.2型号在内的8套模具。

其中40.2型号的a、e、f模具已经卖给了云南大理分公司,其余模具均在车间正常运转生产。

同时40.2模具b和模具d折旧已提完,以后年度根据操作员反映的资产使用情景对该资产进行处理。

3、运输类:主要包括公司叶片运输车、叉车以及公车两辆、售后服务用车两辆。

除一台cpcd30叉车油箱已坏暂时无法使用外,其余车辆均正常工作。

4、工装类:主要包括车间各类大小工装设备。

在盘点中发现运梁小车已淘汰使用并将此车加以改装成为此刻的运梁车,三角拉线架、吊腹板夹具和瓦撑杆现废弃放库房,加湿房已改作钻孔机材料堆放室,而下料支架和无缝管200mm已经用完。

其余工装均在车间正常使用。

5、办公设备类:这类分为两部分进行统计,涵盖了办公室内的各种办公用品。

经调查,除库房有一台未使用的电脑和两台tcl彩电被放于库房外,其余办公资产均在各自岗位中被使用。没有发现盘盈盘亏情景。

6、账外资产类:这类在购入时未进行入账,直接计入费用,在当期予以抵扣。

固定资产作为公司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门,各部门(包括公司所有在职人员)均需要有足够的重视。不能有随意丢弃,或者其他不正确使用甚至损坏的行为。

在此次盘点工作中发现,部分部门对固定资产除保管力度欠缺,某些车间管理人员对自我工段的资产不够了解,存放地点不明确,这对部门以及公司对资产的管理造成不便。

比如说:

1、车间管理人员对资产的传统名称和书面用名难以分清,对资产处理情景不甚了解,致使在盘查时构成不便,这也对资产的统一管理带来了困难。

2、在各个工段各个班组之间存在工器具相互借用,但没有相关记录,容易导致资产的流失,也资产对盘查造成困难。

3、资产盘点表中有些资产实际已经使用完毕,但由于没有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在盘点表中却未能体现。

四、盘点总结及提议

(一)固定资产入账的确认

对于新入账的固定资产,在公司财资部统一管理固定资产的原则下,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和管理要求,由有关部门负责归口分管,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由各使用单位负责具体管理,并进一步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同时必须做好相关记录。

(二)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1、各部门派专人负责管理资产,定期组织固定资产的盘点,将资产的使用变更情景做好记录,并逐级上报,便于领导随时了解资产的相关信息;

2、对于借入借出设备进行登记,由于车间工人变动比较大,必须做好资产的.交接工作;

3、注意日常维护工作,以延长资产使用年限,尤其是机器设备,最好能够定期进行检查,避免因为设备问题影响产品质量;

4、需要维修的资产,要及时上报,暂停生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资产的后续管理

1、财资部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固定资产清查从盘点实物开始。

在盘点过程中要认真核对账面价值,重新鉴定质量,查明存在的各种问题。

合理计提资产的减值准备。

2、盘点中如果发现盘盈、盘亏和毁损的固定资产,由负责保管或使用的部门查明原因,写出书面报告。

固定资产盘亏、损毁系人为原因的,要及时追究相关人员赔偿职责。

3、对于报废的固定资产,各个部门要及时办理相关申请、审批,并及时清理该资产,避免造成资产虚增。

对于完好但未使用的设备要指定专人保管。

推荐盘点政府文旅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一、工作回顾及感想:

本人于xx年10月25号进入xx这个大家庭,回想这两个月来的工作,内心不禁感慨万千,做为主管一个部门的中层领导,平时不仅仅要能做的到工作时埋下头去忘我地工作,还要能在回过头的时候,对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检查核对,对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

只有从如何节约时间,如何提高效率,如何使仓管员的工作标准化,才能提高每个仓管的操作技能水平,减少工作当中的失误事件的发生。每天对于工作当中遇到的难题加以不断的完善,以及与下面仓管员的不断沟通,相互学习才能使工作的开展更进一步,达到新的层次,管理水平进入新的篇章。

a:工作期间主要完成事项:

1、 为了仓管员的工作能做到帐、卡、物、一致,甚至出异常时能做到有帐可查,有据可依,针对于目前仓管员有些物料没有建卡管理,更是老的物料卡上没有凭证号数,单据号、摘要、收发交易后结存数没有及时填写,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重新设计订购了一批新的物料存卡,完成了对所有物料的存卡管理,并在稽查时发现仓管员没写单据号,没有按要求去操作的进行了正确引导。

2、 了解各仓管员的所管区域物料摆放后,针对于仓储规划的不明确,做了一个相应的仓储区域规划整改方案图。对物料现场的大面积区域划分进了相应的调整再次细分与标识,以更有利于现场物料管理。其中把退货区从原来的位置移到了包材备料区。并相应的增加了卡板摆放区与叉车存放区、及公共物料暂存区。并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了仓储的重新规划,使物料都做到了定点、点量、定位储存管理。

3、 避免仓管员在备料过程中存在找不到料,及找料时间太长,为了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要求他们对库位表定时更新,对于部分仓管没有做库位表的,要求他们对这一缺陷进行了整改。现所有货架都已贴上了库位表,做到了,不是仓管员走到物料区短时间内也能及时的找到所需物料。

4、 对各仓区域破旧,损坏,悼落部分的斑马线进行了全部更换,进一步的完善了现场管理。

5、 在与采购课的协作沟通的情况,逐步加强了对物料来料规模、到料时间的控制,仓储根据计划排程,只收五天的物料。特别是大批电子材料与包装用料,开始对仓储整体的物料库存水平控制。尽量达到在仓储库存能力允许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证正常物料需求并合理控制物料库存保有量。

6、 从11月4号开始,针对于所有供应商物料必须贴我司要求的物料标签,并在标签上要求用四种颜色来做色别管理,使仓储在备料过程中通过季度标签做到批次管理(先进先出)。

7、 为了避免在拉货过程中防止货物堆放过高导致货物发生倒塌事件,要求所有包材供应商卸货后的堆码尺度不能超过限高2米,并相应要求所有包材卸货后用拉伸膜进行打包防护。

8、 针对于11月27号客户昆盈审厂期间对仓储所提出的问题点,仓储于12月5号之前对这所提出的问题点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完成,完成事项如下:

a、危险区域安全警告标示, 化学仓危险性的图示(骷髅头标示/防火标示),粘贴。

b、仓储平面示意图进行修改,增加秀出安全出口,安全通道。

c、仓储工作信息管理看板中秀出先进先出管理办法。

d、所有电子料货架接地线做到防静电(esd)管理。

e、电子料与导电膜区部分裸露在外的物料全部用纸箱封存,其它用胶筐储存的电子料必须用废旧的彩盒、纸盖遮祝

f、物料现场所有库存物料进行除尘工作,特别是库存时间超一年以上的物料外包,对于彩盒尾数,以及部分裸露在外的,全部及时放于原包装内封存,做到防光、防尘管理。

g、为防止在堆码过程中,由于货物太重,堆码层次太高,存在挤压,损坏,由现有的六层降低至四层。

h、防止物料由于阳光的直射,使物料本身的性质发生变异,完成了窗户的遮uv工作。

i、对于导电膜区部分外包装箱上贴有两种季度标签,没有做到季度标签管理,及时要求仓管员马上把不合格的季度标签进行了更换。

j、温湿度记录仪表,以及温湿度记录点检表的增加,使电子料能做到恒温控制,其它物料能做到常温控制。

9、对于现场各区域存在没有贴地面标识,部分物料没有做到标识管理的,都要求仓管员在一个礼拜内加以补贴完成。

10、对现有仓储的三阶程序文件进行了修改,依次是:仓储先进先出管理办法,化学/危险品管理办法,呆滞物料管理办法,原材料入库管理办法。

11、为了改变没有做到尾数管理,对所有物

盘点政府文旅心得体会及感悟 盘点政府文旅心得体会及感悟作文(5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好的心得体会...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