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一新生论文3000字(16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一新生论文3000字篇一
一独立学院实行德育答辩的必要性
独立学院学生既是普通大学生中的一员,在德育教育中存在普通高校学生共性的问题,同时,作为独立学院的学生,又具有他们的特性。
1独立学院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更应该加强对其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品德的培养
根据国家规定,独立学院的学费收取实行准成本收费,每名独立学院学生每年的学宿费要在万元以上,是普通高校学生的二至三倍。一般来说,只有具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家庭才有能力送孩子到独立学院就读。据我们对本二、本三学生消费调查问卷显示调查,本三学生平均月生活费也明显高于本二学生。而相对应的是独立学院学生在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这方面的品格普遍缺乏,因此,在德育教育中更应该加强其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品德的培养。
2过于注重自我,体意识淡化
由于社会历史环境和个体生理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独生子女的优越感、封闭性和自我中心的心理影响,一些大学生过于强调个人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相互利用,相互需要”,“什么都是假的,只有自己才是真的”,缺乏对他人的理解,缺乏协作互助精神,集体意识、服务意识淡漠。据海南省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表明,当发生特大灾害,造成重大损失时,有10%的大学生认为“与自己无关,不予理睬,不予捐款捐物”;在公共汽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有8%的大学生选择了“不让座”的态度;在“路遇坏人行凶,抢劫偷盗”时,有58%的大学生选择了“袖手旁观”的态度。
3社会活动能力强,但自律性差
4综合素质较高,但人际关系敏感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一方面,不少独立学院学生从小便接受过特长教育,学生兴趣爱好广泛,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较高。另一方面,相当部分学生又往往抱有优越感,自我评价过高,自我意识较强,比较注重张扬个性,关心与个人有关的事情,缺乏合作精神,嫉妒心强,不懂得如何去尊重同学.如何与他人交流。久而久之就会与周围的人产生冷漠、敌意,心理较为脆弱,人际关系敏感。虽然独立学院根据^v^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发的《^v^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精神,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v^思想、^v^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四门课程规定为普通高校四年制本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但这有限的课时如何保证学校的德育教学水平,德育答辩制值得尝试。
二独立学院实行德育答辩的工作阶段探析
实施德育答辩的初衷,就是要改变德育教育工作的单向灌输模式,突出体现学生在教育工程中的主体地位。而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活跃,更易于接受这一新的教育模式。通过学生自我总结、交流、答辩等互动过程,使学生在浓郁的人文氛围中自觉地接受体验,强化他们对自身思想道德的内省和行为的自律。我院自2007年开始启动毕业生德育答辩以来,逐渐将其完善、创新,现在从大一入学开始,直至学生毕业,一直将德育答辩工作贯穿始终,收到了较好的成效。按照学生的不同阶段,分以下四个主要工作阶段:
1新生入学阶段
利用毕业生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毕业教育和人学教育“首尾相连”,给每位新生发放一本“教科书”(优秀德育答辩论文汇编),上好一堂“德育课”(将优秀毕业生请回作报告),帮助其规划好大学生活,把优秀毕业生在德育答辩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感悟传递给新生,促进优良学风、校风在高低年级间的传承。大学中的第一场报告对每个新生的意义非同一般,因此我院在请优秀毕业生作报告这一环节上下大功夫,精挑细选在各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比如贫困学生不屈奋斗成材、考研宿舍代表(七名同宿舍女生有六人考研上线)、身残志坚在国际大赛中获二等奖并考入名校研究生的同学、在社会活动中非常出色的同学等等,由于这都是我院自己的毕业生,这种报告会激发新生的斗志,也让他们知道,如果努力奋斗,自己也会成为像他们一样出色的学生。
2大一下学期至大二上学期
我院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就让学生做德育答辩开题报告。经过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活,许多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悟,比如学习方式的原因,学习成绩不理想,对未来迷茫;难融于集体生活,人际关系紧张;由于过分放松,学习成绩红灯高挂等。这时候进行的德育答辩开题可以以“珍藏逝去的1/8,谋划未来的7/8”为主旋律,让学生对已经度过的大学生活进行总结,并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对今后的大学生活乃至毕业后的职业生涯进行长远的规划。此德育开题以班会形式进行,可以选择茶话会、户外活动等具体形式,使学生在既严肃认真又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德育开题。辅导员及班主任将对学生撰写的开题报告及在会上的表现进行评分,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如果每位学生都能够认真对待德育开题,将对他们未来的大学生活大有裨益。
3大二下学期至大三上学期
从大二下学期至大三上学期,进行德育答辩中期汇报。仍采用班会的形式,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教训或对大学生活的感悟。可根据专业特点选取不同的具体形式,比如学中文的可用优美的文字进行中期汇报;学动画的可自己制件视频动画;学绘画的可采用连环画的形式等,这不仅是中期汇报,还是对自己专业水平的展现和切磋。德育答辩开题报告和中期汇报不仅对学生个人是一次心灵的触动,还会增强学生之间的了解,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对今后班内各项活动都会产生促进作用。并且由于开题报告和中期汇报进行得比较早,有成功经验的学生将经验与大家共享,有困惑、或有过失败或挫折的学生通过报告或汇报对其它同学会有警示作用,避免其他学生走弯路。
4大四下学期
经过近四年的大学生活,在毕业前夕,学生们不仅要准备进行学位论文的答辩,还要准备德育答辩。根据学校要求,每个毕业生要结合自己的大学经历撰写3000至5000字的德育答辩论文,在论文指导老师对论文进行指导、审核、评阅后,进行学生交流答辩及成绩评定。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德育答辩,成立专门的答辩委员会,由学院领导出任答辩委员会主席,学院负责人、德育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组成答辩委员会,由答辩评审委员会与毕业生进行面对面的提问交流,为每个学生的答辩进行评判。最后是论文评审和总结表彰。德育答辩的最终成绩由现实表现、书面总结、同学互评以及交流答辩等几部分组成,分为优、合格和待考察,成绩评定为待考察的同学还有答辩的机会,每个学生德育答辩的最终成绩将记入学生成绩单。另外评选出获奖论文并对获奖者予以表彰。
三独立学院实行德育答辩可能存在的问题
德育答辩虽然是一个非常新颖的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形式,但若要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需要多方面的密切配合。
首先,部分学校不够重视。目前部分独立学院把工作重心放在了硬件建设和课堂教学上,以期使学校走上良性循环、快速发展的轨道。但这却违反了高校教育对“德育为先”的要求,而正是对德育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使学校打架斗殴、学风差、学生起哄闹事等不良事件层出不穷。
其次,缺乏完备的实施方案。虽然有德育答辩制度,但一些相关文件不完备或没有实施细则,使学生不知道何时该做什么事,辅导员老师也不知道该如何指导学生。这可能造成工作的不顺畅,最终也会影响德育答辩的效果。
第三,是部分师生认识不到位,认为德育答辩是“形式主义”、“花架子”工程,抵触情绪在不少人中存在。学生的德育论文是敷衍,老师指导评阅不认真,最后德育答辩应付了事,使德育答辩失去应有的作用。
大一新生论文3000字篇二
青年人不能缺少财富观教育
新学期开始,“开学经济”照旧火了起来。除了学习生活必备的“刚需”,如何引导学生理性消费,再次成为公众普遍关心的话题。
就在不久前,几家调研机构先后发布20xx年大学生消费趋势报告。“三成以上学生生活费不够花,39%的学生身边有人使用校园贷,半数以上学生参与理财活动,高校连续多年成为金融诈骗重灾区”,联系曾引起全社会关注的“裸条贷款”新闻,大学生如何管理钱包的问题不可小视。正确看待财富、学会理性消费、规避财务风险,建立起健康积极的财富观,已成大学生们亟待弥补的一课。
长期以来,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与财富有关的教育十分缺乏。传统文化中,财富观多以义利之辨反映出来,从“重义轻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到不可“怀利以事”、亦不可“怀利以相接”,千百年来,人们习惯于避免在公开场合过多谈及金钱与财富。直到今天,在整个教育链条中涉及财富观的课程仍然很少。纵观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体课程设置,只有少数大学在近几年开设了与财富有关的选修课,绝大多数学生在十几年的求学过程中并未学过与财富和消费有关的知识。
回避如何看待和驾驭“利”,现实中却被物质世界所包围,这反而
最新大一新生论文3000字(1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