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执法工作心得体会精选 环境执法工作 心得体会(3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主题环境执法工作心得体会精选一
记得有一次,我乘公共汽车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一间小工厂源源不断地向附近的小河排出一些红色的污水,顿时间,河水被染成红色。我心想:这样的环境,河里的小鱼、小虾等动物还能生存吗?这样的水质,如果我们喝了也会生病,甚至会死亡。像这样的因工业生产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并非少见,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但也许有人说:“我没有排出污水废气,我居住的地方也很好,保护环境根本与我无关。”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就常有破坏环境,我们每天都用大量的塑料袋,纸巾、电池等的物品,浪费大量的水电资源,这无形中都在破坏环境。我们的这些恶习致使臭氧层不断地受破坏,全世界的气温不断升高,假如有一天,两极冰川融化,全世界的海面将会升高,有一部分的沿海城市可能会被淹没。广东省也是沿海地方自然也有被淹没的可能。每年的水旱灾旱,土地沙漠化,山泥倾泻等与我们没有好好保护环境都有关,因此我们应该树立起一种保护环境的意识。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呢?我有以下几点小建议:第一点要爱惜能源,不浪费水电资源;第二点要爱护绿化,不乱摘花草,不践踏草地,不乱砍树木;第三点不要制造太多废物,像塑料袋等应尽可能少用;第四点要懂得废物利用,没用的报纸、杂志、瓶子等应送到收购站进行废物回收;第五点要注意环境卫生,不可以随地吐痰,不能随地扔垃圾,果皮杂物应放进垃圾箱。以上的这些都是我们能够做到,并且应该做到的方法。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保护它。赶快行动起来吧!
下面是我作的一首诗:
环保诗垃圾不可随手丢,废物不可随处排,绿化不可乱破坏;水电资源要珍惜;废物利用要懂得;花草树木多种植;携手共建好家园;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主题环境执法工作心得体会精选二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我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县人大常委会决定专题审议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根据工作安排,今年3月,我们组织调查组,对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先后听取了农办、环保、经贸、农业、林业、工业园区管委会等部门的有关工作情况,召开发改局等相关部门座谈会,走访20个乡镇、街道,实地考察了部分医化企业,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x年3月,我县提出了建设生态县的目标:争取到20xx年,把仙居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发达高效、人居环境优美、社会文明进步、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目标。x年6月,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并提出审议意见。近年来,按照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县政府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制订和实施规划,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重视环境保护和污染整治,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明确工作目标,健全工作机制。县政府把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x”规划,在建立工作机构、召开动员会议、与各相关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制订生态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并建立健全考核机制;组织编制了《仙居生态县建设规划》,经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制订了《仙居生态县建设规划实施细则》,生态乡镇规划编制已作了相应部署;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生态环保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保意识,树立生态环保理念。
(二)重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优化生态环境。各有关方面按照生态县建设的要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加强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管理。一是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战略。大力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退耕还林,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强化森林保护。五年来,完成封山育林75万亩,绿化造林12万亩。二是实施百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建设生态公益林113万亩,其中省级73万亩,县级40万亩,全面实行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基金制度。三是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建立了省级自然保护小区4个,面积1。9万亩。四是开展生态乡镇、村和绿色创建活动。创建了横溪、白塔等2个生态乡镇和高迁下屋、上麻等8个市级生态示范村;建成绿色学校23所,其中省级5所、市级10所。
(三)发挥自然生态优势,生态经济发展初见成效。一是生态农业稳步发展。已初步形成了杨梅、三黄鸡、高山蔬菜、优质米、淡水养殖等为主的种养殖业,建成各类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4个,面积14万亩,绿色食品基地和有机食品基地1万亩,53只农产品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其中杨梅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x年产量3。5万吨,产值3。2亿元。二是培育发展生态工业。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工业产业布局和结构,加快现代、永安等工业集聚区建设进程,初步形成“一城四园”的格局;重视引进高科技项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加强医化等行业的技术改造,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全县已有4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建成省级绿色企业2家,市级绿色企业2家。三是生态旅游蓬勃发展。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杨梅观光体验、“农家乐”等生态旅游。已建成25个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x年共接待游客35万人次,其中杨梅果园观光游人数达6。5万人次,门票收入超过60万元。
(四)有重点地实施城乡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一是重视医化行业污染整治,促进医化行业改造提升。对上规模企业要求加快环保设施投入改造,实现“三废”达标排放,对规模小、设备工艺落后、难以治理的小化工企业实施关停。实行排污申报许可制度,禁止无证排放,努力控制排污总量。规范项目审批程序,严把项目审批关,相关项目实行环保前置,坚持执行“三同时”验收制度,加强项
环境执法工作心得体会精选 环境执法工作 心得体会(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