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年建设心得体会及收获 百年 心得体会(9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中国百年建设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在100年前,中国正处在风雨飘渺、长夜难明,犹如在大海上的一叶片舟的黑暗年代,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家命运岌岌可危。在这样的时候,人们多么渴望有一个坚强的政治力量,能够领导中国人民走上强国富民的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此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的序幕。党诞生于灾难深重的中国,成长于艰苦斗争的环境,经过长期曲折的道路,终于取得了全国政权,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时代。100年来,党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有过挫折,有过失误,但谁也无法否认,成就是巨大的,业绩是辉煌的。
中国革命的胜利已经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我国已经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七的高位。
多年来,我国的发展速度居世界第一,许多产品产量也名列世界前茅。基本建设大规模展开,某些高科技领域也取得进展,人民生活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我们已经为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今天,国际上不少有识之士指出:充满活力的中国经济不仅关系到中国本身的利益,而且对其他国家,特别是亚洲地区的繁荣,也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大发展显然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之一。在国际上,我国在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也改善了周边地区的地缘政治环境,并且积极参加各种区域间的对话与合作组织,扩大了在多边外交领域的活动空间。
进入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只要我们站稳脚跟,各项建设事业发展得好,我国对今后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将是无法估量的。这就是为什么国际上有些反华势力非常害怕中国崛起的原因。尽管中国的外交政策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不同任何国家争霸,但他们仍不放心,千方百计地对中国采取遏制和对抗的政策,妄图阻滞中国的发展。
但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影响的扩大,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现实,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这一根本趋势。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时候,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描写中国百年建设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1919、5、4 五四运动
1920、8—1921年春 京沪等地先后成立党的早期组织
1921、7、23 中共一大、中共诞生
1922、1—1923、2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1922、7 中共二大
1923 中共三大
1924 国民党一大、沙面大罢工
1925 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中共四大
1926 北伐开始
1927 四一二政变、中共五大、七一五政变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1928 宁汉合流、中共六大、东北易帜
1929 六届二中全会、古田会议
1930—1934 红军反“围剿”
1930 中原大战、六届三中全会
1931 六届四中全会、九一八事变
1932 一二八事变
1933 福建事变
1934 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 遵义会议、八一宣言发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瓦窑堡会议
1936 红一二四方面军结束长征、西安事变
1937、1 中共中央机关迁驻延安
7、7 七七事变
8、13 八一三事变
8、25 陕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
8月下旬 洛川会议
9、23 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9、25 平型关大捷
12 新四军成立
1938、5 《论持久战》发表
1938、9 六届六中全会
10 武广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2 汪伪政权建立
1939、10—1940、1 毛泽东先后发表三篇著作
1940、8 百团大战
1941 皖南事变
1941—1942 敌后抗战出现严重困难局面
延安整风开始
1943 敌后战场局部反攻
1944—1945 六届七中全会
1945、4—6 中共七大
1945、9、2 日本签署投降书
8—10 重庆谈判
1946、1 政协会议
6 全面内战爆发
1947、5 第二条战线形成
6 解放军战略进攻
10 中间路线的破产
12 十二月会议
1948、9—1949、1 三大战役
1949、3 七届二中全会
1949、4、23 解放军占领南京
9 新政协召开
10、1 新中国成立
1950、6 七届三中全会
1950、10—1953、7 抗美援朝
1950、12—1951、10 镇压反革命
1951、5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底 国民经济恢复完成
1953—1957 一五计划
1954 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新中国首部宪法
1956、4 《论十大关系》发表
9 中共八大
年底 三大改造完成
1957、2 《正处》发表
4下旬 整风→反右派
9—10 八届三中全会
1958、5 八大二次会议、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8 北戴河会议
11 第一次郑州会议
12 八届六中全会
1959、2—3 第二次郑州会议
4 八届七中全会
7—8 庐山会议
1959—1961 三年经济困难
1961—1965 执行八字方针
1962、1—2 七千人大会
9 八届十中全会
1964年底—1965 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966 文革开始
1969 中共九大
1973 中共十大
1976 四五运动、文革结束
1977 中共十一大
1978、5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78、1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发表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81 十一届六中全会
1982 中共十二大
1984、10 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7 中共十三大
1989 政治风波
1992、1—2 邓小平南巡
10 中共十四大
1997 中共十五大
2002 中共十六大
2007 中共十七大
2012 中共十八大
描写中国百年建设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同志们:
今年是建党xx周年,很高兴今天来和大家进行一次学习交流。这次党课的主题是“忆党史、当先锋”,目的是追忆党的历史,引导大家了解我们党是干什么的,怎样发展壮大起来的,熟悉我们党有哪些优良传统,并进一步发扬光大。在来之前,我就一直考虑同大家怎样讲、讲点什么。在座的党员,不少党员年龄比我大、党龄比我长。今天我就和大家拉拉家常,一起回忆一下我们党的历史,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提出批评意见。
第一,要通过学党史、忆党史,深化对党的历史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宗旨观念。
党的历史传承着党的理想信念,学党史、忆党史,是共产党员的应尽义务。我们的党是一个具有强烈使命意识、勇于担当使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部中国共产党党史就是一部党始终充满责任与担当的历史。
xx年前,正当中华民族处在列强欺凌、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毅然决然地肩负起了救亡图存、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为了让占总人口90%的农民摆脱忍饥挨饿的贫困生活,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经过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黑暗统治,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最近看了两部影片,一部是中央一台每天晚上播的《光辉历程》,一部是《彭德怀元帅》,认真、系统地看这些节目,对了解党的发展历史很有启发和收获。回顾党的历史,党从最初成立时的57个党员发展到现在的9000多万党员,成为领导14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顽强奋斗,励精图治,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取得了伟大发展成就,可以说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我们经常讲,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怎么得出这些结论的呢?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以及一系列关于农民、农村的著述,对土地革命、农村状况,分析得非常透彻,毛主席讲过一句话,“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了中国,谁能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为什么呢?当时全国有5亿左右人口,基本上都是农民,城市人口很少。旧中国绝大多数土地集中在少数地主手里,农民手里没有土地,种地的人渴望得到土地,这就形成了社会的阶级矛盾。我们党研究了农民、研究了农村,充分利用了这个矛盾,就赢得了人心。解放战争时,国民党有后勤部,共产党没有后勤部,我们的
中国百年建设心得体会及收获 百年 心得体会(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