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科质量控制总结(5篇)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超声科质量控制总结篇一
组长:杨彬
监督员:李爱华 组员:李素芝、李淼
一、质量控制的范围
1、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2、仪器设备性能及调节水平
3、操作手法及观察分析
4、记录与报告
5、随访
二、质量控制的起点与提高
1、在立足于中等医院(二级医院)的基础上,带动基层(一级)医院。
2、参照国内外新技术的开拓、进展和应用情况,不断提高质量控制要求,修订内容,逐步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三、质量控制原则
1、质量控制的内容必须对多数人具可操作性;而且必须考虑到超声检查的病人数量与占用时间。应删繁就简,又不遗漏要点。
2、超声质量检查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操作手法、记录报告与随访制度等方面。
3、在检查过程中,应同时核查该科室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记录;并对其不规范术语进行纠正,使术语科学化、标准化。
4、普查与抽查互相结合,普查由科室内医生自查,抽查由质控组负责。
四、质量控制的具体内容
1、人员专业素质
1)接受医学教育情况、临床专业工作期限。
2)具有超声物理基础、超声解剖基础,熟悉超声设备并经过正规培训;操作者须持有执业医师证及大型仪器设备上岗证。
3)对超声诊断专业的继续教育积分记录或考试分数。
2、仪器设备性能及应用中具体调节
1)主要掌握调节深度增益补偿(dgc)、放大器动态范围、前处理、后处理、总增益、帧平均、或机内已设置的不同脏器专用软件,使图像的细微分辨力、对比分辨力与图像均匀度达到最佳状态。在启用超声彩色血流成像之前,应预选彩标量程、彩色灵敏度、滤波等参数。在使用频谱多普勒流速曲线显示时,应适当调节流速量程及滤波器。在检查眼球或胚胎时,应注意删繁就简,又不遗漏要点。
2、超声质量检查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操作手法、记录报告与随访制度等方面。
3、在检查过程中,应同时核查该科室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记录;并对其不规范术语进行纠正,使术语科学化、标准化。
4、普查与抽查互相结合,普查由科室内医生自查,抽查由质控组负责。
四、质量控制的具体内容
1、人员专业素质
1)接受医学教育情况、临床专业工作期限。
2)具有超声物理基础、超声解剖基础,熟悉超声设备并经过正规培训;操作者须持有执业医师证及大型仪器设备上岗证。
3)对超声诊断专业的继续教育积分记录或考试分数。
2、仪器设备性能及应用中具体调节
1)主要掌握调节深度增益补偿(dgc)、放大器动态范围、前处理、后处理、总增益、帧平均、或机内已设置的不同脏器专用软件,使图像的细微分辨力、对比分辨力与图像均匀度达到最佳状态。在启用超声彩色血流成像之前,应预选彩标量程、彩色灵敏度、滤波等参数。在使用频谱多普勒流速曲线显示时,应适当调节流速量程及滤波器。在检查眼球或胚胎时,应注意声功率的输出(mw/em2或ti、mi 数)不超过规定范围。只会使用电源开关、总增益等几个简单调节钮者,不符合专业人员的标准。2)超声探头 @原有性能指标
@电缆断线或图形黑条情况 @探头表面开裂或磨损情况 @仿体(标准模块)测试
凡性能降至原指标参数75%以下者;或者@-@条中具1条,明显不合格者,定为不合格探头,由计量监测部门开具鉴定不合格证,即行报废,不得作诊断使用。
3)图像打印、记录设备
对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切面,应作图像打印或其他图形记录提供临床资料并存档。
3、操作手法、图像记录与观察分析
必须观察标准切面及特写切面。前者主要查询脏器整体结构,依靠超声解剖学作病灶的定位;后者则针对病灶放大、细察,分析其物理性能等。如做超声血流成像,则进一步分析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在观察过程中,必须经常调节仪器面板上有关功能钮,使之呈现最佳显示。
4、图像记录
对疾病有关的声像图表现或对临床拟诊不符的图像表现,检查者应给予记录。记录媒体可采用热敏打印,计算机打印,cd盘存储,工作站存储,光盘刻录等。1)观察分析后特征认定。2)图像中病变(要点)加注释。
3)写出重要观察记录结果,重点指出图像特征。
5、超声检查报告单的书写要求(另附)
6、超声检查报告应注意工整、清晰、易于识认,不应涂改,避免错别字。我院现统一采用计算机打印报告单。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出具假报告。
7、随访
常规、重点或专题。
随访期分为单次、不定期、定期。随访记录。
(附):超声报告单的书写要求
通常,超声检查时就诊病人较多,无法追询病史并进行体检。故要求临床填写超声检查申请单应逐项认真填写。特别对简
超声科质量控制总结(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