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荷叶圆圆》心得体会及收获 荷叶圆圆感受到了什么(7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2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荷叶圆圆》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本组教材是以“快乐的夏天”为专题组织教材的,《荷叶圆圆》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是一篇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入手的好课例。

针对本组教材及本篇课文的特点,我对本课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会写“是、朵”等6个字。2、过程与方法: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阅读中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3、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鱼儿带来了欢乐,给小朋友也带来了欢乐。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带来了欢乐,给小朋友也带来了欢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以读书指导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陶冶情操”。这样,就把思想教育渗透到了学习语言,培养能力的过程中体现了“文理结合”的要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因此,我和孩子们选用了情景入---自主读---合作演---自我悟---交流说---课后展”的学习方法。

1、播放课件:在微风吹拂下荷叶美景的画面。学生欣赏后说一说见到的荷叶是什么样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揭题:《荷叶圆圆》。

2、随着课件出示小水珠、蜻蜓、青蛙和小鱼儿,做动作跟它们打打招呼:小水珠——眨眼睛、小蜻蜓——飞呀飞、小青蛙——跳一跳、蹲一蹲、小鱼儿——游啊游

【此处设计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力图增强认字机会,提高生字的呈现率,也为下面的表演读作下铺垫】

3、提问:他们来到荷叶上做什么?学生自由想象说。

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优美的情境,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1、学生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交流读,有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请教伙伴或教师。

3、课文中这么多生字,你已经认识了哪几个?怎么认识的?课件出示生字。

a、学生在小组内自豪地宣布自己认识的“生字”。

b、学生上讲台带领大家认字。

c、老师奇怪地追问,为什么课文没学过,大家却已经认识这些字了?

此处有意在引导学生多种方法、多种途径识字。

4、还有一些字有的小朋友可能还不认识,这些字藏到课文中了,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找出来,借助拼音拼读几遍。

5、小朋友真聪明,短短的时间记住了这么多字,现在老师把这些字放到课文中,你能把每一句话都读好吗?

【这样安排是因为小学一年级学生读书最容易形成的不良倾向就是一个字一个字读书,没有词组的概念,我在这通过让学生读句培养他们读书的意识和习惯。】

1、课文中,谁和荷叶交上了朋友?学生说:小水珠、蜻蜓、青蛙和小鱼儿,老师板书。

2、出示“小水珠”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根据课文自由发表意见。

3、小摇篮是用来做什么的?小水珠说什么是它的摇篮?板书:摇篮,同时课件出示摇篮图。

4、这么舒服的摇篮,让我们和小水珠一块再去感受一下吧!齐读第二自然段。

5、小水珠说完了,其它的小伙伴也有话要说,分组把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说的话,用“——”在书上勾出来。

(此处通过小水珠的集中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其他小动物的答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6、小组汇报。小蜻蜓说荷叶是它的停机坪;小青蛙说荷叶是它的歌台;小鱼儿的说荷叶是它凉伞

7、你们为什么说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

8、学生自由说:因为荷叶圆圆的,所以小水珠把荷叶当作摇篮。接着引导

因为荷叶圆圆的,所以蜻蜓把荷叶当作停机坪。板书:停机坪

因为荷叶圆圆的,所以小鱼儿把荷叶当作凉伞。板书:凉伞

因为荷叶圆圆的,所以小青蛙把荷叶当作歌台。板书:歌台

师顺势总结:所以作者把这篇课文的课题定作:荷叶圆圆(板书)

因为荷叶圆圆才使小动物衍生了这么多想象,成就了一篇美文,同时打下了背诵的基础。

9、读一读自己认为最想读的部分,体会一下它们的心情,然后赛读。

10、分组赛读:

先四组中各选送一名代表比赛,可配上动作。评选最佳朗读员,再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进行分组朗读比赛,评选最佳朗读组。

池塘边来了一群小朋友(他们或许就是你),听见了、看见了这里的故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你可以把这些写成一段话、一个故事,或者画成一副画。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是精华的体现,好的板书更应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我的板书力求显示这些。我设计的板书直观、形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同时对学生可起到理解课文、背诵课文的辅助作用。

最新《荷叶圆圆》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荷叶圆圆》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夏天”主题单元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语句优美,想象丰富。本文在表达上也很有特点。第1自然段中“荷叶圆圆的、绿绿的。”一句既符合孩子的语言习惯,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句式表达的多样性。课文第2——5自然段结构相似,句式相同,都是先通过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的话语“荷叶是我的_______________。”这样的比喻句,让我们了解荷叶的样子和作用,然后再写小动物们在荷叶上做什么 ,让我们看到荷叶上生动的画面,语言表达也富有节奏感。课文通篇洋溢着童真、童趣,不仅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更有利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获得情感体验,从而感受夏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语文主题学习”是一种“双主题整合教学”理念,体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原则,旨在强调不能因为语文本身有人文性,因而育人性强的特点,而忽略语文教学的本体功能———发展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双主题整合下“1 x单元授课教学”,是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高效能”的教学模式,它主张从减少教材和教学过程的重复中求得教学的速度,从加快教学速度中求得知识的广度,从扩大知识广度求得知识的深度。在教学中,老师要教得扎实,学生要学得透彻,提倡“一课一得”。对于“一课一得”包括三个层面:一课一得,课课有得,螺旋发展。“一课”指的是一篇课文;“课课”指的是每节语文课;“发展”包括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发展,学生情感的陶冶,习惯的养成等等。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一得”的多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就会形成。

说教学目标

针对教材特点、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随文识字,根据形旁表义的方法学习“珠”“摇”“停”“荷”“膀”“蹲”“唱”。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3.练习用“(什么)是(谁)的(什么)”说话。

4.拓展阅读主题阅读丛书54页《乡野夏趣》,用“_______是_______”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本课的设计理念凸现阅读的自主性体现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三个层次:感悟、积累、运用。选用“自主读书、合作学习、自己感悟”的教学方法。以一个伙伴的身份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说中训练语言,创造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学生通过:

2、自主探究——展开想象,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3、合作学习──通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来品读课文、感悟语言、熟读成诵。

(一)谜语导入

猜谜语是学生的爱好,上课伊始,采用让学生猜谜语的方式引入课。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更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民主导学

1.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自主阅读,整体感知这一环节就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所以我先让学生借助拼音听读课文,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内容,学会回答问题。

2.随文识字,走进文本

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只需要多读,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积累语言,领悟情境。课上着重练习孩子的有感情朗读,想让孩子们读出感情就得让他们走进文本,理解文意,喜欢文中的角色。预设采用做动作、表演、想象等方法,让学生更加亲近文本,留心生活,爱上语文。

3.仿说句子、仿写句子“荷叶是___________。”

出示句子:“荷叶是我的摇篮。荷叶是我的停机坪。荷叶是我的歌台。荷叶是我的凉伞。”,先引导学生发现这四个句子的句式相同,把荷叶想象成摇篮......;接着看图,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荷叶是____________。”仿说句子;最后引出这篇课文的语用主题 “________是__________。”说句子。让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形成螺旋上升式发展。

(三)、检测导结:

1.字词巩固

2.拓展阅读主题阅读丛书51页《夏夜的田野》

在课堂上,运用1 x的主题教学,引领学生阅读《主题丛书》中的文章,实现举一反三,反三归一。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到“把知识看成学生应该保存在头脑里的存货,一旦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就应当拿出来给他看。 ”本着这样的理念,我设计词语式板书:

荷叶圆圆

荷叶 小水珠 摇篮

小蜻蜓 停机坪

小青蛙 歌台

小鱼儿 凉伞

最新《荷叶圆圆》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

《荷叶圆圆》是统编版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夏天”这一主题下编排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夏天的美景,积累丰富的语言,拓宽视野,在反复朗读中能达到理解课文内容等阅读要求。

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其中《荷叶圆圆》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本文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文中“圆圆的、绿绿的荷叶”成了“小水珠的摇篮”“小蜻蜓的停机坪”“小青蛙的歌台”“小鱼儿的凉伞”。课文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童真童趣,而这一切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讲又是新奇而有趣的。相信学完课文,一定能把学生带入夏天这个美妙的世界。

统编教材要求孩子们加大阅读量,一年级以“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拓展了很多阅读课文。而课文中的内容,学生可能已经在课外阅读中接触过,所以,教学时不必太过强调课文的意思是否理解,而应把重点放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上,在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为以后的自主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1.会认“珠、摇”等12个生字和身字旁;会写“亮、机”等7个字。

2.能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透明”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做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夏天的美好。

4.学习并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

《荷叶圆圆》这篇课文是散文诗,就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内容非常富有儿童情趣,但是,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不足,对有些词语还不能彻底理解,特别是北方孩子,对荷花池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在教学时,就要利用多媒体视频的播放,来帮助孩子们加深对这方面的了解。根据本单元教学要求,我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夏天的美好作为教学的重点,把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

1.先说教法。实际上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认为在某些领域,教师应该与学生一块学习。因此,本课以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为主的教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多方位、多视角地让学生去认知、去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和借助课文句式相近、段落反复的结构特点进行语言积累,进而达到全文背诵的目标。

2.再说学法。学法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设计的学法是读中悟,以朗读为突破口,这体现了新教材的要求。具体操作步骤为初读课文,整体把握;细读品味,突破难点;感情朗读,突出重点。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这属于启发思维阶段,从“创设情境,体会夏天之美”这个主题入手,导入“荷花池”,从而把学生带入课文。

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自由读课文后,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印象,“你知道课文讲了什么,请你把知道的和大家分享。”这样,对于课文的大概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印象。

3.细读品味,突破难点

这一教学环节是为课文的教学难点设计的,通过初读课文,学生对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这四种小动物与荷叶的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理解并不一定到位。例如,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都很熟悉“蜻蜓与飞机”,它们长得很像,这也好理解。但我敢说,停机坪对孩子就比较陌生,包括我们成年人,如果没见到这个实物,在认知上都会产生模糊的概念。这是一个难点,我把停机坪的图示展示给孩子看,让他们有切身的感受,这样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配合幻灯片的演示,再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增强了趣味性,突破了课文难点。

4.感情朗读,突出重点

低年段的课文教学应该强调多读少讲。“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出感情,读出味道。因此,这一环节我有意安排了自由读、汇报读、竞赛读和齐读等环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读法,每个学生都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在朗读的激励中,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兴趣和喜悦。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发挥了学生的不同个性。

5.仿写句式,拓展延伸

语文学习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感,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第1自然段:“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这种句式既符合孩子的语言习惯,又能让学生感受到句式表达的多样性。其实指导给孩子,这句是从形状和颜色两方面来描绘事物的;然后再举例,比如苹果怎么样,太阳怎么样。如此举一反三,孩子自然就明白了。这种仿写,既有对语感的培养,又有对课文的拓展延伸。

本课教学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的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走进美丽的夏天,走进多姿多彩的大自然,观察生活,体验情感,享受大自然,实现了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教学价值。

最新《荷叶圆圆》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1、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初步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

4、初步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1、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在朗读中,初步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

2、初步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1、(课件:配乐出现动态荷花池画面。)

师:小朋友们,瞧,这是个美丽的。荷花池。

(学生继续欣赏荷花池的美景。)

2、(画面定格,荷叶特写。)

师指荷叶:

这满湖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荷叶”。

3、这是怎样的荷叶?(生:圆圆的、绿绿的……)教师板书“圆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荷叶圆圆》这篇课文。

(生齐读课题。)

1、师:这么美的一池荷叶引来了许多的小伙伴,听听都有谁?

2、老师范读。

3、你听出来都有谁了吗?

学生回答,老师贴小水珠、小青蛙、小蜻蜓、小鱼儿。

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自己把课文读一读。遇到有生字的地方,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要把生字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荷叶圆圆的、绿绿的,不仅吸引了小伙伴,还吸引了生字宝宝呢!瞧,它们也出来想跟荷叶一块游戏,你们认识它们吗?

同桌一起读一读。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生字词。你愿意读哪个词就读哪个词。

(课件出示单独一屏的带拼音的生字。)

5、同学们的小老师当得真棒!生字宝宝摘掉了帽子,躲到荷叶上了,你还认识它吗?(课件出示无拼音的生字词。)让我们开火车读一读吧!

(师指齐读。)

6、观察这些生字宝宝,你有什么发现?

(音、形)

7、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宝宝,跟小组同学说一说。

小组交流。

8、谁来说说自己的好办法?

9、你能帮助宝宝找到朋友吗?

1、小朋友们生字词学得真不错,老师相信你们课文一定能读得更好。大家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五个自然段。)大家再完整地自由读一遍课文,读后将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注意要读正确,读通顺。待会儿我们比赛读。

(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2、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指名分节读。)

3、学生评议。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4、齐读课文。

1、师:听了小朋友优美的朗读,老师觉得荷花池更美丽了。连一些可爱的小伙伴也忍不住来聚会了。你们定知道他们是谁了吧!

(学生自由说: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2、瞧,他们都来了!

(播放动画课件:小水珠躺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小蜻蜓展开翅膀立在荷叶上;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唱歌;小鱼儿在荷叶下游来游去。)

师:他们在这一池荷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⑴ 生自由读2~5自然段:

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读后自由汇报。学生可能会说:我知道了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荷叶是小蜻蜓的停机坪……)

⑵ 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让学生充分质疑。)

⑶ 小组先讨论解疑,再汇报交流:

教师参与小组讨论,例:

① 教师用体态语帮助理解荷叶为什么是小水珠的摇篮。

② 用生活实践,说一句话理解“透明”,如:

生活中除了蜻蜒的翅膀是透明的,还有玻璃是透明的,水是透明的等。

③ 用动作理解“躺、立、放声、捧起”。

⑷ 在解疑中穿插朗读,如:

小水珠多喜爱荷叶啊!谁愿意扮演小水珠,用喜爱、高兴的语气读一读这一段呢?

⑸ 指导朗读:

形式可为指名读、挑战读、分角色读等。

1、这么美的荷花池,一定会吸引更多的小伙伴。想一想,还有哪些小伙伴会来参加,他们会对荷叶说些什么呢?

(先小组讨论说,再个别自由说。)

2、小朋友们一定也喜欢上了荷叶吧,你们要对荷叶说些什么呢?

3、面对这么美的景色,我们该怎么做呢?

(我们要保护它。)

(播放课件)让我们再来欣赏这满满一池美丽的荷叶吧!

(动态的满池荷叶随风摆动的优美场景配乐播放。)

最新《荷叶圆圆》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荷叶圆圆》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3课。这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诗中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形象地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塘童趣的夏天,让我们欣赏到了生机勃勃的荷叶,更让我们体味到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对荷叶的喜爱以及他们快乐的心情。课文语言活泼清新,充满童真童趣,特别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丰富他们的内心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呈现图片,能很大程度上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需要教师进行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的,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特别是低年级,就更要尊重儿童的思维方式、语言特征和价值观念,想儿童之所想,乐儿童之所乐,把学生视为平等的学习伙伴。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从教学程序的设计,到课堂用语和肢体动作的运用,都力求让自己更儿童化。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透明”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做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夏天的美好。

4.学习并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

教法: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在本篇课文中,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1.动画激趣法。一年级的学生都喜欢直观形象的内容,我利用课件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让学生学会观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让孩子们自主学习,再相互学习,充当小老师,给自己的伙伴纠正错误,让孩子更加自信,在合作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3.情境演读法。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读。我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如范读、自由读、表演读、齐读、分角色读。力求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教学效果,突破教学难点。

4.动作记忆法。每一自然段都配上相应的肢体动作、表情动作,还有言语情感的变化。让孩子在快乐的情境中学习并记忆教学内容。

学法: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1.自主识字。

2.小组合作、探究。

3.学生、师生之间相互交流。

4.采用多种方式朗读:分角色读、表演读、充当小老师教大家读,入情入境理解文章内容。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课开始,我用一个轻松的话题导入课文。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喜欢夏天吗?为什么?很快进入正题。这时,我出示多媒体课件——荷塘美景,把孩子们带到了绿意盎然的荷塘边,让他们欣赏生机勃勃的荷叶,婀娜多姿的荷花,唤起他们对夏天、对荷叶的热爱之情。接着,我引导孩子们,课文中还有几个小朋友也非常喜欢美丽的荷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哪些小朋友。就此很快吸引孩子们的好奇心,集中孩子们的思维,导入课文学习之中。

(二)初读课本,整体感知。

告诉同学们要想表演好,首先得把课文读好,读美。这样很自然地将孩子们的视线转移到了课文上,激起他们主动读懂文本,读好文本的积极性。孩子们根据要求选择自己爱读的一段,通过自读、范读、指导读、评议、小组合作推选读书代表这几个环节。我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语言环境,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展示出来,有了前面的感情铺垫,孩子们的表演就更加放松自然。

(三)趣味识字,自主学习。

识字教学是教学重点,这就要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可以让学生“角色扮演”,教同学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男孩女孩分开读,提高注意力。不仅要识字,还要记忆,采用分解记忆、动作记忆、形象记忆、语音记忆等方法。

(四)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阅读教学要根植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在整体感知课文,扫清障碍后,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反复练读中感悟文本。让孩子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能够背诵课文的目的。

(五)拓展练习,积累语言。

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除了课文中的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还会有哪些动物、植物会对荷叶说话呢?它们对荷叶说的内容是什么?给孩子们设定想象问题,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自己的知识经验积累来组织语言。充分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最新《荷叶圆圆》心得体会及收获六

1、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刘孝威《采莲曲》

2、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柳永《甘草子秋暮》

3、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其十九》

4、绿荷舒卷凉风晓,红萼开萦紫莳重。李绅《重台莲》

5、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李商隐《赠荷花》

6、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辛弃疾《卜算子(荷花)》

7、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李商隐《赠荷花》

8、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陈霆《踏莎行晚景》

9、不管垂杨珠泪进,滴碎荷声千顷。王夫之《清平乐咏雨》

10、风飐,波敛,团荷闪闪,珠倾露点。孙光宪《河传风飐》

11、木兰舟上,何处吴娃越艳:藕花红照脸。孙光宪《河传风飐》

12、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13、小桥划水剪荷花,两岸西风晕晚霞。恍似瑶池初宴罢,万妃醉脸沁铅华。白玉蟾《荷花》

14、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吴均《采莲》

15、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那年沽酒那人家?《南柯子》

最新《荷叶圆圆》心得体会及收获七

《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4课,是一篇新选入的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像;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这是一篇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入手的好课例。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语言生动优美。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课文第2—5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可以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和词语训练。课后“我会认”中的12个生字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我会写”田字格中的6个范字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练习的安排体现了对语言积累和感悟的重视。针对课文特点,我对本课时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会写“是、朵”等6个字。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阅读中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语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带来了欢乐,给小朋友也带来了欢乐。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品德目标: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3

资料准备:课件、生字卡片等

我这堂课根据新教材的要求,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以读书指导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语言,体会情感,受到感染,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陶冶情操”。这样,就把思想教育渗透到了学习语言,培养能力的过程中体现了“文理结合”的要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尊重学生的爱好,所以游戏导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接着播放课件:配乐出现一池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的荷叶美景的动态画面,让学生欣赏,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

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整体感知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所以我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一遍课文,注意把课文的字音读准。在此基础上再将课文带着问题自由地读。

1、演示课件。播放课件:在微风吹拂下荷叶美景的画面。学生欣赏后说一说见到的荷叶是什么样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揭题:《荷叶圆圆》。

2、随着课件出示小水珠、蜻蜓、青蛙和小鱼儿,做动作跟它们打打招呼:小水珠——眨眼睛、小蜻蜓——飞呀飞、小青蛙——跳一跳、蹲一蹲、小鱼儿——游啊游

【此处不是为“游戏”而“游戏”,游戏是为优化学生学习心态,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力图增强认字机会,提高生字的呈现率,也为下面的表演读作下铺垫】

3、问:他们来到荷叶上做什么?学生自由想象说。

(这样引入部分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创设优美的情境,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1、学生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注意读准字音。(可以小声读、大声读、同桌互读或下座位找学习伙伴一起读)

2、同桌交流读,有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请教伙伴或教师。

3、课文中这么多生字,你已经认识了哪几个?怎么认识的?

a、学生在小组内自豪地宣布自己认识的“生字”。

b、学生上讲台带领大家认字。

c、老师奇怪地追问,为什么课文没学过,大家却已经认识这些字了?

【这里防止“零起点”学习生字,正视甚至巧妙利用学生识字程度上的差异,让学生互补互助识字,提高课堂识字效率。老师追问学生“哪里见到过这些字?”意在引导学生多种方法、多种途径识字,例如看招牌识字,剪报识字……同时也可起到组词的效果。】

4、还有一些字有的小朋友可能还不认识,告诉大家,这些字藏到课文中了,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找出来,借助拼音拼读几遍。

5、小朋友真聪明,短短的时间记住了这么多字,现在老师把这些课文放到你们课文中,你能一句句话读好吗?

【这样安排是因为小学一年级学生读书最容易形成的不良倾向就是一个字一个字读书,没有词组的概念,我在这通过让学生读句培养他们读书的意识和习惯。】

1、课文中,谁和荷叶交上了朋友?学生说:小水珠、蜻蜓、青蛙和小鱼儿

2、出示“小水珠”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根据课文自由发表意见。

3、小摇篮是用来做什么的?小水珠说什么是它的摇篮?

4、这么舒服的摇篮,让我们和小水珠一块再去感受一下吧!齐读第二自然段。

5、小水珠说好了,其它的小伙伴也有话要说,分组把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说的话,用“——”在书上勾出来。

(此处通过小水珠的集中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其他小动物的答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6、组队汇报。小蜻蜓说荷叶是它的停机坪;小青蛙说荷叶是它的歌台;小鱼儿的说荷叶是它凉伞

7、你们为什么说荷叶是你们的停机坪?

8、生自由说:因为荷叶圆圆的,所以小水珠把荷叶当作摇篮。

因为荷叶圆圆的,所以蜻蜓把荷叶当作停机坪。

因为荷叶圆圆的,所以小鱼儿把荷叶当作凉伞。

因为荷叶圆圆的,所以小青蛙把荷叶当作歌台。

师顺势总结:所以作者叔叔把这篇课文的课题定作:荷叶圆圆(板书)

【这一问题的创设梳理了文章脉络,领悟了文章内核——因为荷叶圆圆才使小动物衍生了这么多想象,成就了一篇美文,同时打下了背诵的基础。】

9、读一读自己认为最想读的部分,体会一下它们的心情,然后赛读。

10、分组赛读:

先四组中个选送一名代表比赛,可配上动作。评选最佳朗读员,再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进行分组朗读比赛,评选最佳朗读组。

1、从课文中找出喜欢的词句,摘记好词佳句,并记住它。

(语文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每一课都让学生去发现好词好句,并记住它。既可以在日积月累中丰富语文知识,又可以让学生养成时时积累,事事积累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能力。)

2、:池边一群小朋友来了(他们或许就是你),听见了、看见了这里的故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你可以把这些写成一段话、一个故事,或者画成一副画。

我们下节课再向小伙伴们展示吧!

我设计的板书直观、形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同时对学生可起到理解课文、背诵课文的辅助作用。

总之,本课时教学,从低年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出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激发兴趣入手,突出学法指导,并让学生朗读欣赏,想象说话,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深入理解词句,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使教学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境界。

《荷叶圆圆》心得体会及收获 荷叶圆圆感受到了什么(7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0.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