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有关健康生活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七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22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有关健康生活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同学们,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人类自诞生起,一切衣食往行、生产,生活,无不依赖于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星球。但是,长期以来,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却使得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星球污染严重。雾霾里戴着厚厚口罩行色匆匆的人们不断提示我们,环境污染危害人们的健康。同学们,牛羊可以克隆,我们却克隆不了地球;我们可以离开家园,却不能离开地球。如果真到了不可收拾的那一天,我们将无处可生存。所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推卸的的责任和义务。

亲爱的同学们,也许你们会说:“我们只是一名小学生,我们根本做不了什么大事情!”是的,虽然我们只是一名小学生,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爱护学校的环境做起,从自己的衣食住行开始,保护环境,健康生活。

例如:少买一件衣。要知道少买一件衣服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 6.4千克。

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饮料杯、饭盒、塑料袋,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垃圾的产生。

积极响应北京市团委倡导的“三公里步行、五公里骑车、十公里公交、远距离驾驶”绿色出行方式。

节约每一滴水。一滴水,微不足道。但是不停地滴起来,数量就很可观了。据测定,“滴水”在1个小时里可以集到3.6公斤水;1个月里可集到2.6吨水。这些水量,足可以供给一个人的生活所需。可见,一点一滴的浪费都是不应该有的。

老师经常跟我们讲:校园既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地方,又是我们的另一个家,是一个充满书香气的地方。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我们美丽的校园。

正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我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同呼吸、共责任、齐努力、为美丽校园加油!

我们播种下一个动作,就会收获一个习惯:我们播种下一个习惯,就会收获一种品格。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当你身边有废纸时,请你弯弯腰,把它捡起来投进垃圾桶;当你打扫卫生时,请你把桌椅摆放整齐;更不要在桌椅上乱写乱画;当你看到洁白的墙上有污渍时,请你拿起抹布把它轻轻地擦去;请你擦净每扇窗户,这样我们就能沐浴更多的阳光......校园因为我们的双手而变得美丽。清晨,当我们踏进干净的校园,坐在整洁的教室里读书,我们每一天会过得很开心。

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让绿色生命来激发我们对生活、对学习的热爱!同学们,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吧!自觉增强保护校园环境的意识,做一个合格的保护校园环境的“绿色小卫士”。

谢谢大家!

有关健康生活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本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以学校的工作计划、德育计划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努力创造条件辅助和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1、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做好个案辅导、登记工作。

2、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3、重视学生心理团体辅导工作。

4、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做好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6、充分利用班队会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每学期最少开设两节以心理健康为内容的主题班队会)

三、内容要求:

1、学习心理与智能发展指导。

(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潜能,激发其学习的信心。

(2)引导学生形成强烈持久的学习动机。

(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学习策略的辅导,包括阅读、记忆、思维、问题解决、自我监控等策略。

(5)特殊时段的学习心理调适。如竞赛前夕、升学考试前夕。

2、情绪、情感、情操教育。

(1)认识情绪的丰富多样性与易变性。学会认识自己与他人的情绪。

(2)掌握控制、表达、发泄情绪的适当方式与合理途径。

(3)学会保持积极心境的方法。

3、坚强意志与承受挫折的教育。

(1)培养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2)培养学生形成处事果断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4)引导学生正确应对挫折与困难。

有关健康生活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由于工业化建设日益壮大,矿物资源得到大量的开采,使得社会环境所承受的压力逐渐加大,从而,导致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绿色低碳问题。在我国,自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之后,对绿色低碳采取了各项有利的措施,也同时,让绿色低碳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中。时隔三年后,我们国家绿色低碳生活的现状如何?还存在着哪些问题?我们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在各高校针对绿色低碳生活都进行了哪些活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进行社会调查。

调查目的:对当今绿色低碳生活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提高我们的绿色环保意识,对绿色低碳生活有一定地了解。

调查方法:针对我国绿色低碳有关情况进行资料采集,摘取有价值的部分进行分析,并整理。

自2000年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使温室气体得到大量的排放,导致全球气温不断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世界气象组织提前公布的“2009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中指出,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此外,全球变暖也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芬兰和德国学者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如果照此发展下去,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可能是第一个消失在汪洋中的岛国。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2009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让低碳生活成了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今天,你减碳了吗”也变成了很多年轻人见面时新的问候语。

1.绿色低碳生活需让人人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有了更多的物质需求。这些需求和发展,一方面消耗着大量的资源、能源,另一方面又排放出大量污染物,破坏环境,使得全球环境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环境污染压力。例如,能源使用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许多资源被浪费、被污染;污染物的排放节制不够等等。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由于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逐年增加,导致温度升高,农业用水减少和耕地面积下降会使中国2050年的粮食总生产水平,较2000年的5亿吨粮食生产水平下降14%—23%。同时,海平面会上升1米,海拔4米的陆地都将受到威胁。使得我国城市密集分布的珠江、长江、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平面到2050年将上升9-107厘米,届时预计要淹没大片土地,造成巨额损失。世界几大山脉上的冰盖也将不断消褪,山下居民将面临淡水资源危机,到2050年,喜马拉雅山的冰川将消失一半,导致中国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少融水的环境中。

所以,我们所要做的是让人人都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让绿色低碳走进我们的生活,时刻保持良好的环保意识,大力宣传绿色低碳知识,合理利用每一个资源,例如节约用水,对煤炭的使用进行节制,加大公共绿化面积,节约不必要电量的使用等等。

2.在大学生中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让大学生引领低碳新生活

(1)“绿色长征”走出环保新天地

2007年,为进一步发挥青年学生在建设生态文明、创建绿色奥运、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北京林业大学又联合全国50所高校共同发起了全国青少年绿色长征活动。这一活动为中国高校的学生环保团体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成为目前中国规模的青少年环保行动。同时,该活动为今后的大学生环保活动垫下了深厚的基础。

(2)发布“行为指标”倡导从我做起

“环保铅笔好,废弃纸张也是宝。纸张双面印,节约用纸助环保……”在2010年4月3日上午的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绿色北京,低碳生活”行为指标校园版正式发布。

校园版行为指标的口号是“[email protected]”,意为“低碳生活在校园”。locals作为lowcarbonlifestyle(低碳生活方式)缩写,同时也象征了校园版行为指标将从“住(live)、行(onfoot)、衣(clothes)、弃(abandon)、学(learn)、食(specialfood)”6个方面的细节展开,以节约、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引导大学生,倡导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在启动仪式上,主办方还授予北京市的海淀区中关村街道等20个农村和社区“绿色北京、低碳生活”推广示范基地称号。大学生志愿者将利用节假日深入这些区域,开展以转变生活方式为目标的低碳生活宣传动员推广活动,同时展开农村和社区的低碳生活方式可行性调研,最终形成并发布“绿色北京、低碳生活”行为准则的社区版和农村版,让低碳的生活理念和环保意识逐渐融入城乡居民的生活。

这个活动让大学生引领绿色低碳生活,使绿色低碳生活走进千家万户,深深地融入城乡居民的生活中,让低碳生活得到普及。

3.绿色低碳生活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

(1)为低碳环保生活减少产品过度包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种商品都被不同的包装物所笼罩,过度包装物日趋严重,每到国家的

有关健康生活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七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大家想知...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