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第七章心得体会简短 三严三实 心得体会(4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2三严三实第七章心得体会简短一
大家好!
权力是把双刃剑,它游离于有序与无序之间,既可以发挥正向功能,也可能产生负向功能,既有能力造福于社会,也有能力危害社会。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权力可以使人高尚,也可以使人堕落;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
在“三严三实”要求中,严以用权就是关键。掌好权、用好权是我们党面临的重大考验和挑战。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反复强调,“始终做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这是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严以用权的“官箴”。
然而,在我们身边,或多或少有一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特权思想行为是严重的。有的讲排场、挥霍浪费、贪奢靡;有的把权力作为资本,任人为亲排斥异己;有的只要个人权威不顾大局。他们把权力当成为自己谋私利的工具,这就滋生消极腐败,亵读法律制度,败坏社会风气,严重的甚至会动摇执政根基。
在我们身边,也有着无数优秀的善于用权、严以用权的好典型。优秀干部杨善洲,几十年不知帮助过多少百姓解决忧困,但从来没有让子女搭过一次公车,从没有用公权为亲属办过私事,从没有给亲友批过一张条子巧取利益。他说“我手中是有权力,但它是党和人民的,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他能做到这“三个没有”就是因为他把党和政府的权力视为,只能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严以用权,就要坚持用权为民。“权利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为人民谋利益。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权力来自于人民、只能用之于民,坚决破除“官本位”等特权思想,主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做履职尽责、一心为民的表率。
严以用权,就要做到公权不私。党员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一定的权力。这固然有干部个人勤奋努力的因素,但归根到底是组织的选择和人民的信任。公权是公器,来自人民的赋予,不属于任何个人,各级领导干部是代表党和人民掌管权力、行使权力。公权只能公用,我们务必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对待权力,秉公用权。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要掌好权、用好权,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严以用权,就要做到谨慎用权。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决策时个别蕴酿,集体研究,民主决策。绝不能“想当然”、“拍脑袋”决策,甚至搞“家长制”、“一言堂”,个人说了算,逞个人英雄主义,那就必然会滥用权力,使党和人民的利益受到侵害,也必然会受到党纪国法的严肃惩处。
严以用权,关键在干部,关键在人。只在大家敬畏权力,坚持秉公用权、为民用权,按规矩、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不与民争利、不侵害百姓。那么,这样的“用权”就真正体现了对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严以用权,并不是不让党员领导干部用权。我们在严以用权的同时,也要敢于用权。从某种意义上说,敢不敢于用权,就是敢不敢于担当,是否作为的问题。如果一味追求所谓的平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得过且过,将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束之高阁,睡大觉,那么这样的干部要来何用?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严以用权
2022三严三实第七章心得体会简短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就加强作风建设提出“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我们把深入贯彻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从“严”上要求,向“实” 处着力,努力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确保“三严三实”落到实处。
充分认识“三严三实”要求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简洁凝练、内涵丰富、指向明确,既继承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既坚持了党的优良传统,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是对党的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严从实的鲜明执政风格,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之基。贯彻落实好“三严三实”要求,对于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严三实”是新时期加强作风建设的行动指南。 “三严三实”从锤炼党性、用权为民、为政清廉、求真务实、敢于担当、公道正派等方面,深刻阐明了作风建设的新要求,体现了内在自觉与外在约束的辩证统一,为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是全党加强作风建设的再整装、再启程。党的以来,安徽省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但与中央要求和群众期盼相比,作风建设的成效只是初步的,标准一高,问题立现。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三严三实”要求,拧紧螺丝、上紧发条,保持力度、保持韧劲,以“三严三实”祛除歪风邪气,树立清风正气。
“三严三实”是打造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的内在要求。 “三严三实”从精神支柱、价值追求、行为规范等方面,全面阐述了新时期优秀党员干部的精神特质,既是正心修身的思想守则,也是干事创业的行动准则,为加强执政骨干队伍建设提供了“导航仪”和“标尺”。近年来,安徽省牢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切实抓好选人用人工作,为推进兴皖富民选拔培养了一大批中坚骨干。面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党长期执政的新考验,我们必须对照“三严三实”要求,进一步落实好干部标准,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着力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建设美好安徽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三严三实”是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保障。 “三严三实”从思想层面和实践层面对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谋事理念、工作方法等作了系统精辟的概括,既提振了攻坚克难的精气神,又指明了干事创业的方法论,为我们抢抓机遇、解决难题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当前,安徽省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必须把“三严三实”贯彻到工作中、体现在行动上,以优良作风提振精神状态,抓紧每一天、干好每一年,抢抓新机遇、谋求新发展,不断把安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切实增强践行“三严三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抓住了做人从政的根本,切中了干事创业的要害,划定了为官律己的红线,是对各级党员干部行为的新规范。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铭记、积极践行,使“三严三实”成为自觉遵循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真正以严和实的过硬作风树形象、聚民心、促发展。
坚持把“三严三实”作为立志修身之本。 “三严三实”紧扣时代脉搏,为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提升道德境界开出了“醒脑良方”,是党员干部立志修身的新航标。
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之“钙”。近年来,安徽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开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教育,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当前,面对多元思想相互激荡、物质诱惑席卷而来的严峻考验,我们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生必修课,引导党员干部以“三严三实”为标尺,在“吾日三省吾身”中提高自己、改进自己,始终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
以加强党性修养为核心。讲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焦裕禄、沈浩等先锋模范能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就是因为他们对党无限忠诚,心有党性支撑。要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和沈浩精神,见贤思齐,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始终与党同心同德、为党不懈奋斗。
以提升道德境界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一个民族、一个人能不能把握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价值。近年来,安徽省道德建设成效显著,涌现了一批催人奋进的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榜”入选人数连续5年位居榜首。这些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都是有形的正能量,也是鲜活的价值观。我们要深入学习道德模范的崇高精神,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培养高尚情操,形成健康的工
三严三实第七章心得体会简短 三严三实 心得体会(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