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戒形式主义论述心得体会及感悟 力戒形式主义的意见(三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力戒形式主义论述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作风建设是攻坚战、持久战。从总体上看,经过近几年整治,作风建设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形式主义具有极强的顽固性和反复性,在一些方面仍然表现较为突出。
(一)贯彻落实空泛化。主要表现为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在领导面前拍胸脯,转过身后没下文;习惯于当“收发室”“传声筒”,对上级精神不理解、不消化,对上级文件“轮流圈阅”“一阅了之”,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贯彻文件,上下一般粗;部署工作雷声大、雨点小,轰轰烈烈作部署,浮皮潦草抓落实,工作不管结果不问效果;抓工作过度依赖开会、发文,甚至就同一事项反复开会、发文,实际落实情况不佳;部门之间、单位之间凡事“函”来“函”去、“文”来“文”去,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极大影响办事效率。
(二)重看态度极端化。主要表现为工作不分轻重缓急,抓不住重点,所有工作都要求传达落实“不过夜”;推动工作不考虑职责定位,什么事都要求“一把手”上手,什么会都要求主要领导参加,造成有的正职分身乏术;研究决策把握不住决策界限,什么事都得班子集体研究才能拍板,浪费组织资源、管理资源;运动式、表态式抓安全工作特别是吸取问题教训,把安全大检查搞成“连环套”“常态化”,动辄搞全员反思,人人写发言材料。
(三)留痕管理表面化。主要表现为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凡事都要搞个仪式、留点资料,作表面文章;工作中习惯于留足“证据”,把主要精力放在补记录、建台账上,各种档案资料分门别类、摆放整齐,但实际工作缺失甚至失真;下现场时,满足于“走流程”“摆造型”,把打卡、签字、留照片当作落实;督查检查导向不正确,不重结果重过程,不看实效看痕迹,把开会、发文、台账等作为工作是否落实的标准。
(四)不负责任作秀化。主要表现为新官上任必烧火,全面否定以往做法,热衷于提新口号新思路新点子,让基层应接不暇;在缺乏科学研判的情况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了创新而创新,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调研、督查只为完成任务,身到心未到,任人摆布走过场、看“表演”,看到的都是“约研”的样板典型和“提纲”内的问题;现场督查检查绕着矛盾走,发现不了深层次问题,不愿意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五)讲话行文套路化。主要表现为不论职级高低,不分岗位差异,不分场合对象,讲话行文穿鞋带帽,“高大上”的套话空话连篇累牍;标题必须总结出“四六句”,文章必须遵守“无三不成文”,为了文章整齐对仗,有时一段话分成两段说,多个问题合成一个讲;习惯讲“正确的废话”,讲话、文章缺乏重点和主线,放之四海而皆准,具体实施措施模糊,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差;习惯讲长话、开常会、发长文,认为只有文章的“长”才能体现水平的“高”。
(六)急功近利短视化。主要表现为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热衷于“早出政绩”“领导注意”“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注重“长远发展”“群众满意”;热衷于搞包装、造盆景,不专注于“事业怎样干得好”,而是“材料如何弄得全”,做事奉行“点到为止”,汇报材料力求“尽善尽美”;把计划干的说成已经干了,把个别的效果说成普遍的成绩,把一项成绩总结扩展为多项成绩;工作刚部署,还没有落实或刚开始落实,就要着手写总结、出经验、报专报。
形式主义表面上是作风问题,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在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通过深入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党性修养欠缺。有的干部不注重理论学习,对党的思想路线理解把握不深刻,造成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出现滑坡,对形式主义问题缺乏应有的敏感性。政绩观错位,功利主义思想作祟,抓工作重“显绩”轻实干,做不到实事求是。缺乏自我革命的自觉,不能经常照镜子正衣冠,主动反思和改进自身不足。
(二)宗旨观念淡薄。一些干部对“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认识不足,随着职级提升,群众观念出现弱化,与群众的距离疏远,工作中考虑群众感受和需要不够。群众工作能力不足,在实际工作中不善于运用群众工作方法,缺乏让群众检验的自觉,不能从实际出发,全心全意为基层服务。
(三)责任意识不强。有的干部缺乏守土尽责的精神,错误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工作标准不高,有交差应付的思想。工作中缺乏应有的担当精神和魄力,不敢动真碰硬,不愿触及深层矛盾和问题。抓落实的意识不强,把安排等同于落实,把干了等同于干好了,认真精神和较真的劲头不足。
(四)治理能力不足。个别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识水平有差距,理不清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抓不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缺乏系统思维,在干工作过程中,不能做到既抓整体又抓局部、既抓短期又抓长期。学习能力不足,不能适应当前高强度快节奏的新要求、新挑战,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只能形式化、简单化对付。
整治形式主义,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对标上级要求,聚焦工作实际,回应基层关切,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和劲头,驰而不息推动形式主义整治工作。
(一)提神醒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引导党员干部站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进一步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帮助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强化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以真抓实干践行对党忠诚。
(二)靶向整治。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深入推进为基层减负决策部署,落实国铁集团要求,高质量兑现各项目标措施。针对反映突出的问题,建立问题库,组织开展专项整治,从思想、制度、纪律等方面综合治理。发挥领导人员示范表率作用,坚持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改,久久为功、常抓不懈,不断积累胜势、取得突破。
(三)锤炼能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抓好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增强干部综合素质。组织干部走出去,到发达地区、先进企业进行学习交流,不断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丰富方法。让年轻干部真正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练就铁肩膀和宽肩膀。
(四)压实责任。健全岗位责任制,细化责任清单,理清责任边界,确保有责必落、落责必严、全责分明。实行重点任务目标清单化管理,对重点工作拉出时间表、明确责任人、划出路线图,确保有序推进。优化督查督办机制,及时追踪督导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对“形式主义”及时“敲警钟”“紧螺丝”。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坚持正负激励并举,树立真抓实干的鲜明导向。
对于力戒形式主义论述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同志们:
今天,借此机会和大家就党风廉政、反腐败和作风建设工作交流一下心得体会。我今天所讲廉政党课的题目为: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清正廉洁做表率。
在曲阜孔府内宅门的内壁上,绘有一幅壁画,画的是传说想吞下一切金银财宝甚至日月星辰的貔貅,孔府将其绘于内壁,就是要告诫家人:“戒贪”。东汉杨震“幕夜拒金”、宋代包拯“铁面无私”成为历史上诸多清官廉吏的典范。可见,从古至今,清正廉洁一直为人民所推崇,清官廉吏世代为人民所敬仰。
我们党历来重视廉洁自律和作风建设,从井冈山开始逐渐形成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西柏坡的“六条规矩”,再到而今的“八项规定”,每一项纪律规矩的提出和落实都是不同时期夯实、巩固党的领导根基的关键所在。推动管党治党不断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是新形势下凝聚全党力量共同完成伟大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因此,党员干部要有正气、讲廉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公私分明,干净干事,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营造风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下面,我就围绕党风廉政、反腐败和作风纪律建设工作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主要谈四个方面:
知敬畏——认清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
存戒惧——掌握反腐标本兼治的新举措
守底线——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新精神
做表率——展示党员廉洁担当的新形象
正风反腐,中国共产党在99年的峥嵘岁月中,披荆斩棘,一路走来,以坚定地信仰,坚实的足迹,书写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历程,展示出不同时期的时代烙印和精神内涵。
(一)重温正风反腐的“六个第一”
第一个反腐文件。大革命时期,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及其后国共两党合作的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剧增至3万多人,一些投机腐败分子混进党内,趁着革命高潮之际捞取个人好处。若容留这些人在革命队伍里,势必腐蚀党的肌体、影响党的形象。1926年8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成为党的历史上首个反腐文件,表明了党对腐败分子坚定不移的斗争立场和决心。
第一个中央党内监督机构。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白色恐怖”使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党员退党或叛变投敌,面对急剧变化的革命形势,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保持党的纯洁,5月9日,中共五大选举产生了第一个党内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随后,《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中增设了“党的监察委员会”一章,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了执纪监督的严肃性。
第一个反腐法令。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为巩固红色政权,打击贪污公款、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1932年5月9日,原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步升被执行枪决,打响了惩治腐败分子“红色风暴”的第一枪。1933年12月15日,毛泽东主席签署了我党第一个反腐法令《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二十六号训令,让苏区的反腐斗争有法可依。
第一次提出建立廉洁政府的施政纲领。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日,洛川会议通过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其中第四条“改革政治机构”提出“实行地方自治,铲除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府”。这是我党首次提出建立廉洁政府的施政纲领。1941年5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要》,开宗明义提出“厉行廉洁政治”、“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在此期间,处决了黄克功、肖玉碧,尺度之严、决心之坚,彰明昭著。
新中国第一反腐大案。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主席特别提醒全党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告诫党员干部做到“两个务必”。1952年2月,在新中国首次惩治腐败的“三反”运动中,刘青山、张子善被处决,堪称“新中国反腐第一大案”,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决不当李自成”的鲜明态度。两个月
力戒形式主义论述心得体会及感悟 力戒形式主义的意见(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