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系统概念股票(四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移动通信系统概念股票篇一
移动通信(mobile communication)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移动通信系统由两部分组成:
(1)空间系统;
(2)地面系统:①卫星移动无线电台和天线;②关口站、基站。
集群移动通信:
集群移动通信,也称大区制移动通信。它的特点是只有一个基站,天线高度为几十米至百余米,覆盖半径为30公里,发射机功率可高达200瓦。用户数约为几十至几百,可以是车载台,也可是以手持台。它们可以与基站通信,也可通过基站与其它移动台及市话用户通信,基站与市站有线网连接。
无线电集群通信是一个多信道中继(转发)系统,他自动共享若干个信道,与普通多信道公用系统并无本质区别。
通信电子线路:
《通信电子线路》主要讨论用于各种无线电技术设备和系统中的通信电子线路。内容包括信号调谐放大器、射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频率合成器、调制与解调及混频电路。超外差接收机:
利用本地产生的振荡波与输入信号混频,将输入信号频率变换为某个预先确定的频率的方法。超外差原理最早是由e.h.阿姆斯特朗于1918年提出的。这种方法是为了适应远程通信对高频率、弱信号接收的需要,在外差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外差方法是将输入信号频率变换为音频,而阿姆斯特朗提出的方法是将输入信号变换为超音频,所以称之为超外差。1919年利用超外差原理制成超外差接收机。这种接收方式的性能优于高频(直接)放大式接收,所以至今仍广泛应用于远程信号的接收,并且已推广应用到测量技术等方面。收音机:
收音机,由机械、电子、磁铁等构造而成,用电能将电波信号转换为声音,收听广播电台发射的电波信号的机器。
就是把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检波(解调)还原成音频信号,送到耳机或喇叭变成多信道中继(转发)系统,他自动共享若干个信道,与普通多信道公用系统并无本质区别。
通信电子线路:
《通信电子线路》主要讨论用于各种无线电技术设备和系统中的通信电子线路。内容包括信号调谐放大器、射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频率合成器、调制与解调及混频电路。超外差接收机:
利用本地产生的振荡波与输入信号混频,将输入信号频率变换为某个预先确定的频率的方法。超外差原理最早是由e.h.阿姆斯特朗于1918年提出的。这种方法是为了适应远程通信对高频率、弱信号接收的需要,在外差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外差方法是将输入信号频率变换为音频,而阿姆斯特朗提出的方法是将输入信号变换为超音频,所以称之为超外差。1919年利用超外差原理制成超外差接收机。这种接收方式的性能优于高频(直接)放大式接收,所以至今仍广泛应用于远程信号的接收,并且已推广应用到测量技术等方面。收音机:
收音机,由机械、电子、磁铁等构造而成,用电能将电波信号转换为声音,收听广播电台发射的电波信号的机器。
就是把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检波(解调)还原成音频信号,送到耳机或喇叭变成音波。由于科技进步,天空中有了很多不同频率的无线电波。如果把这许多电波全都接收下来,音频信号就会象处于闹市之中一样,许多声音混杂在一起,结果什么也听不清了。为了设法选择所需要的节目,在接收天线后,有一个选择性电路,它的作用是把所需的信号(电台)挑选出来,并把不要的信号“滤掉”,以免产生干扰,这就是我们收听广播时,所使用的“选台”按钮。选择性电路的输出是选出某个电台的高频调幅信号,利用它直接推动耳机(电声器)是不行的,还必须把它恢复成原来的音频信号,这种还原电路称为解调,把解调的音频信号送到耳机,就可以收到广播。
移动通信系统概念股票篇二
实验三 qpsk系统的解调与误码率观测
一、实验目的
1、使用dsp原理图实现qpsk调制系统的解调。
2、使用tkplot等模块观测解调信号的波形及其眼图和星座图。
3、观测系统误码率与信噪比的关系曲线图。
二、本次实验所需器件
a.射频信号分离器:timed linear---splitter rf.(用于将信号分为两路信号)解调器: timed modem---qpsk_demod.c.误码率测量模块: sinks---beris.d.参数扫描:controllers---paramsweep.(用来扫描不同信噪比下的误码率)e.时间延迟模块:timed linear---delayrf.f.噪声:timed sources---n_tones/noise.g.波形观察模块:sinks---timedsink.(用于在dds下观察信号的波形)
三、实验内容
建立一个完整的qpsk调制解调系统,观察解调后信号的波形,星座图,眼图,测量系统在不同信噪比下的误码率。然后在加噪声和多径的条件下,观察噪声和多径对解调信号的影响(包括星座图,眼图,误码率)。
四、实验结果分析
上图是qpsk系统调制解调的一些实验结果图,s2为调制信号的频谱图(载波为70mhz,主瓣宽度大约50khz); s4为解调信号的频谱图; t8为基波信号时域波形; t4为解调信号时域波形;
b1为接收信号中信噪比参数变化是解调信号的误码率。
从s4可以看出解调后的信号的频响范围基本在24.3khz以下。符合滤波后的基波信号频率范围。
对比t4与t8,我们可以发现解调出来的信号基本与之前几波信号一致(一定时延),能够保持信息传递。
从b1我们可以看到当接收到的信号信噪比越大,其系统的误码率也就越低。所以在设计系统是应尽量提高其信噪比。
此图验证的是噪声对信号的干扰,对比此图中的t4与上一图的t4,可以看到加了噪声的解调信号质量比没有加噪声的好。设计时应减少噪声对信号的影响。
此图验证的是多径对信号的干扰,对比此图中的t4与第一图的t4,可以看到信号经过距离不同的路径后被接收解调得到的信号质量比不经过多径的解调信号差。设计系统是应尽量减少多径对系统的影响。
移动通信系统概念股票篇三
移动通信系统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移动通信的涵义及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2、理解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教学方法:讲授法
情境教学法 教学学时:2学时
教学重点:
1、移动通信系统组成2、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教学难点:
1、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教具准备:微机、投影仪、手机
教学内容:
1、移动通信的涵义
2、移动通信系统组成3、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4、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教学过程:
ⅰ、组织上课
ⅱ、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什么是通信?并举例说明
2、什么是通信系统?
3、按收信者是否移动,通信系统分为几类? ⅲ、讲授新课:
一、移动通信
1、定义:通信的双方或一方处于移动中的通信称为移动通信。
2、内涵:
1)移动通信是移动体与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是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
2)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
3)移动体之间的通信只能依靠无线电传输。
3、解决的基本问题:动中通
二、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1、组成:移动通信系统一般由移动台(ms)、基站(bs)、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
移动通信系统概念股票(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