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风气政治心得体会简短 部队纯正基层风气心得体会(3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基层风气政治心得体会简短一
>
建立了政治学习计划,制定了政治学习管理和考勤办法。认真宣传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第八届党代会精神。与文件要求相比,我单位还要丰富学习内容,认真贯彻十七届中央纪委七中全会、自治区纪委八届二中全会精神。同时,要尽快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制,确保学习的有序发展。
>
通过政治学习、研讨会、民主生活会议等形式,不断加强干部职工遵守政治纪律,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意识,加强廉政建设。对于本单位,
实施民主集中评价后,党支部的重大决策作出决定,杜绝领导独揽大权、独断专行的现象。
>
组织干部职工宣传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治区民族团结条例、宗教事务条例等有利于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的民族政策法规。同时结合今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各级干部赴基层服务群众转变作风”等主题活动,在进村入户的走访过程中向农牧民群众进行民族团结、宗教事务条例等法规政策的宣传,不断深化各族干部群众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意识。
>
在日常工作中认真上级部门及县委、政府各项维护稳定措施,与破坏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三股势力”做坚决斗争。认真化解信访矛盾纠纷,为乌什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做出了贡献。要进一步建全本单位维护稳定工作的机制,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作为维护稳定工作的指导。
>
全体干部职工都能树立民族团结意识、树立为民服务的群众观念,对待来访群众热情接待、认真记录、及时转办、按期化解。定期进村入户调查民情,排查矛盾纠纷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财务资金使用方面本着“花小钱办大事”原则,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实处。
以上是我单位在遵守政治纪律、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政策方面的自查结果,对于好的经验做法我们将继续保持,不足之处尽快整改。
描写基层风气政治心得体会简短二
摘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农业、农村、农民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和联结方式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围绕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任务、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和工作方式,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需要。
关键词:党的建设;先进性建设;农村基层党建;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0-0126-03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承担着巩固党在农村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团结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职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群众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一些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在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严重下降,主导地位逐渐丧失,出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边缘化现象。最近,笔者对湖南省华容县农村党建工作进行了认真调研,认为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并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
>
目前,华容县共有398个行政村,村支部398个,村支书、主任交叉任职8人;支部书记50岁以上的115名,36~50岁的245名,20~35岁的38名;支部书记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61人,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的有335人;全县共有农村党员25516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778人,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的有10738人。总的来说,经过近几年全县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华容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步。主要表现在:村级班子结构得到优化;村级管理日趋规范;后进贫困村治理整顿取得明显成效;村级组织的工作水平得到提升。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农村基层党的建设成绩巨大,经验宝贵,有力推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基层党的建设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具有较大普遍性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部分党员的素质和能力与先锋模范的新标准不相适应,作用难发挥
据2008年12月底统计,当前农村基层党员队伍不同程度地存在“四偏”现象:其一是年龄偏高。华容县农村党员中35岁以下的仅占13%,55岁以上的占32%,“两个党员六颗牙”的情况依然存在。其二是文化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党员6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3%。其三是贫困面偏大。家庭生活状况一般的占50.4%,生活困难的占13.5%。其四是流动党员偏多。占比达到15.5%。“四偏”现象的存在,导致农村基层党员整体素质不高,难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思想上先进性不够。少数党员信仰动摇,宗旨淡薄,“不信共产主义不信党,而信神信鬼信钞票”;少数党员组织观念淡薄,认为“党员不党员,就差两毛钱”,不与组织联系,不过组织生活;少数党员缺乏政治素养,理论上说不清、做法上看不惯、行动上跟不上,甚至对党的政策无原则地品头论足。二是作风上美誉度不高。少数党员学习上要求不严,思想空虚,精神消沉;工作上敷衍了事,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生活上“不管理想不理想,只想收入年年长,不想尽义务,只想捞好处”;行动上目无法纪,极个别的党员甚至组织、策划、操纵、参与无理上访、阻工、闹事。三是本领上带动力不强。从基层组织来看,有的村没有稳定的集体经
基层风气政治心得体会简短 部队纯正基层风气心得体会(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