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大队心得体会 应急救援大队心得体会总结(九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应急救援大队心得体会一
1、领导小组
消防安全领导小组由杜育民书记任组长,加强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
领导小组:
组长:杜育民(党支部书记)副组长:袁喜平(副校长)通讯联络组:姜国钰(办公室主任)安全防护救护组:金耀广(政教主任)疏散引导组:王晓菊(政教副主任)灭火行动组:文旭林(总务主任)
2、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完善各项应急预案
1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教育系统消防安全常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和有关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防范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完善各种消防设施,定期进行检查,确保消防设施完好,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救护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灾情结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3、各组成员主要责任:
(1)通讯联络组及职责组长:姜国钰(办公室主任)、
主要职责:迅速与当地消防部门取得联系,引导消防人员和设施进入火灾场地;联络有关单位、个人,组织调遣消防力量;负责对上、对外联络及报告工作;联络结束负责拉警戒线,拦阻无关人员进入火灾现场,以及负责重要物资的看守或转移工作。。
(2)、安全防护救护组及职责组长:金耀广(政教主任)
主要职责:清楚逃生路线,救护路线;利用就便器材对伤病员进行紧急抢救,联系救护车、其他车辆、医院送救。
(3)、疏散引导组及职责
2组长:王晓菊(政教副主任)
主要职责:了解学校报警设施和广播所在地;了解学校内楼房装修材料的性质、了解火的走势;清楚指定的逃生路线。当某处发生火灾时,迅速确定安全逃生的路线,以便疏导他人逃生;引导相关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4)灭火行动组职责组长:文旭林(总务主任)
主要职责:了解学校建筑格局及道路情况;了解电铺设的线路;了解学校内楼房装修材料的性质;清楚学校所有消防设施的放置地点;了解消防设备的保养维护与操作方法;了解火的走势;清楚逃生路线。安要求,利用相关配置的消防器材及有关设施,全力进行补救。
1、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教师、学生、家长消防知识普及工作。
2、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及时掌握基层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3、按预案落实各项人员、物资、道路、车辆情况,定期做好安全检查。
4、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室内危险活动。
5、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大型锅炉、供电输电、机房机库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震减灾
3顺利进行。
6、领导小组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消防救护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任务。
7、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组织进行消防宣传、演练、演习。
(一)发现火警立即通知。
一旦发现火警,要立即打电话报119和报值班处拉警报,通知学校领导。由学校消防领导小组进行统一指挥。
(二)火警发生全体人员注意事项:
1、当某处发生火灾时,全体人员应保持镇定,及时报警并迅速依据任务分工和组长的命令担负起抢救工作,不可袖手等待消防人员前来抢救而延误时机;
2、迅速切断配电箱总电源;
3、消防人员抵达现场后,除参与抢救工作外,其余人员应从速远离现场,以免影响或妨碍抢救工作的进行;
4、现场有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应迅速搬离。
(三)火灾后的有关行动
1、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得悉消防应急情况后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抢险救护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待命。领导小组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级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组织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4(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滋生其他灾害。
(3)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和历史文物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2、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3、迅速了解和掌握本系统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
4、火灾发生后,学校要积极协助公安消防机关查明火灾原因,提供必要的信息,属人为的火灾事故,坚持做到“三不放过”(原因没有查清不过,事故责任不放过,没有落实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严肃处理。
主题应急救援大队心得体会二
临近年底和学期结束,天气寒冷,雨雪及冰冻天气将越来越多,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关于做好雨雪冰冻天气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有效防范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师生的安全、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学校防雪防冻应急预案。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1、要加强校舍安全检查,注意宿舍内取暖安全,严禁使用电炉烤火取暖,对校园内电路进行全面检测,严格按规定配置、更新消防灭火器械。
2、在师生中大力加强冬季防雪防冻的安全宣传,充分利用集会、主题班会课、教工政治学习时间,向师生宣传防雪防冻知识及做好防雪防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除向教师、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等教育外,根据学生活动特点,制定出相关的校内学生活动规范,不允许学生把雪和雨水、冰块等带入室内,以免影响他人安全,规范学生雨雪天的室外活动,确保师生在校活动安全。
1、由领导小组检查学校的校舍、水电安全,在每次的大冰雪到来之前和之后都彻底查一次。
2、成立由党政工团组成的扫雪突击队,及时清扫学校道路和校门前等的积雪,随时听候学校安排,确保师生进校及校内活动行走的安全。突击队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党团员组成,由学校党总支、工会牵头并领导工作。(突击队员名单另列)
3、遇突发事件,及时向教育局汇报和请示,及时组织和安排好师生。学生由学校教导处组织,率全体班主任及时做好工作和安置,教师由工会组织安排。
4、总务处做好学校各项防雪防冻的准备工作,认真检查房屋、校舍及有关设施的安全,并对不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准备好扫雪除雪等劳动工具,以备急用。
5、加强安全值班。在大雨大雪天,加强教师值班,并由学校校级领导在岗带班(每天一名值日行政,两名值日老师),结合冬季防偷防盗工作,门卫加强夜间巡逻,及时排除雨雪天带来的安全隐患,保障学校财产安全。
学校一切工作,学生的安全为第一位。如遇到特别恶劣的天气,学校将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安排学生的学习和教师工作,学校所有的防雪防冻工作以教师为主,保护好学生的身心健康。
主题应急救援大队心得体会三
为深入地推动我校安全教育,切实做好学校各项安全防范工作,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震、消防的应急反应能力,增强师生在灾害降临时的自救和救护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灾害和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推进 “平安校园”建设。
(一)领导小组
负责人:闫文海老师,邢敏书记,张佳老师
(二)指挥组
总指挥;赵金彪
(xx级4专业)组长:高思远 刘婷婷 徐晓
(xx级5专业)组长:刘银莲 方嘉禾 郑小涛
(xx级6专业)组长:程壑 郭箭 公凡贺
(xx级4专业)组长:陈晨 张慧龙 申灵敏
(xx级5专业)组长:解婵 胡有福 薛娇
(xx级6专业)组长:张亚红 张震 高彬彬
其他疏散人员:
楼梯口:各班班长
:大一大二全体同学,党员和学生干部
:xx年11月26日下午,主楼五楼。
情景模拟:全校学生在教室里,遇到较强的地震影响时;
(一)就地避震和安全疏散演练
1、正式演练前一周准备工作:
(1)学校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组织全体师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普及《防震减灾安全知识问答》内容,让师生明确演练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骤。
(2)在学校的显要位置利用宣传画、板报等形式加大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明确开展演练的意义。
(3)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并进行就地避震和安全撤离演练。
(4)安全撤离动作要领:
当听到总指挥在校园广播上发出的地震到来的信号时,教师喊:“注意,地震了!”全体学生在5秒钟的时间内,迅速跑到墙角躲避或钻到牢固的课桌下等掩体并且用双手护住头部,上课的教师打开前门,靠后门的'同学打开后门。20秒钟后,当听到总指挥发出的信号后(此时的校园广播可能因地震的原因已不能使用,可能是用手提喇叭发出或者用口哨发出信号)。教师喊:“开始撤离!”在上课教师的指挥下,迅速、有序的、抱头撤离教室。以就近撤离为原则,一楼的班级直接跑向指定地点,二楼以上的班级按楼层依次按两班同时沿靠楼梯口的一侧按一路队伍向外撤离。在楼道里不要惊慌,不要喊叫,不要拥挤,避免踩伤,摔伤,冲出教学楼,冲向学校指定的安全地带后,各班迅速集合、班主任清点人数,了解灾情,然后,由年段长把整个年段的情况(灾情)及时、准确地报告校领导。
疏散原则:
(1)、以年级(楼层)为单位,疏散。
(2)、以班为单位,靠近楼梯的班先疏散,接着再疏散相邻的班。各班教室的前后门必须敞开(平时上课也不准关),①靠近门的学生先疏散,②前排学生从前门依次疏散,后排学生从后门依次疏散,疏散时要有序,动作要迅速,且不得慌乱、拥挤,避免踩踏的发生。
2、正式演练前一天的准备工作。
(1)通过广播进行最后动员部署,并提出注意事项(如安全、口令等)。
安全方面应强调:
当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应该做到: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就地躲避尽快躲
应急救援大队心得体会 应急救援大队心得体会总结(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