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捐赠小学生心得体会及收获 爱心捐赠的心得体会(七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于爱心捐赠小学生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在今天这个充满温馨、令人激动的扶贫助学捐赠仪式上,又有众多寒门学子受到爱心资助,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关注与爱护,他们又顺利迈过成长道路上的一道门槛。国家领导人曾讲过: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特困学生就政府来讲是个德政,就社会来讲是个责任,对人民和社会各界来讲是个善事。为此,我代表接受捐助的学校——绥中一高中、绥中利伟高中、绥中三高中和绥中职专,对热心扶贫助学的中海石油公司领导和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对多年来热心倡导扶贫助学,并为之奔走协调、多方筹资的县领导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众所周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县非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成倍增长(今年突破万人),贫困生群体也越来越庞大(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百分之三十,其中特困生占百分之十)。这些寒门学子,满怀着求学成才的渴望,饱尝十年寒窗之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做到品学兼优,可是因为贫困,他们可能中途辍学,可能挡在大学门外,文化脱贫的梦想和成才的追求可能因贫困而破灭。这是令人痛惜的事!退一步讲,即便他们能艰辛的继续学业,贫困而形成的巨大心理压力,也可能会对他们的身体发育、精神健康及处世态度产生消极影响。人才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根本,民族的未来。可以这么讲,能否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扶助这些寒门学子闯过贫困这一难关,关系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这一战略决策能否真正贯彻落实。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教育工作者才对中海石油公司领导关注下一代的胸襟,扶贫助学的善举,怀着由衷的敬佩与感激之情!
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等四大领导班子正确领导与支持下,在主管局的具体策划与指导下,我县普通高中和职专都有了长足发展,学校规模成倍扩大,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层次、高质量教育的要求得到初步满足。与此同时,在县领导和主管局领导倡导、推动和协调下,扶贫助学已蔚然成风。民政、工商、司法等部门,绥中电厂等企业,关工委、个体协会等团体以及热心扶贫助学的社会人士,纷纷慷慨解囊,几年累计,受惠学生超过千人。这既缓解了学校教育工作的压力,也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学生的生存状态,进一步坚定了他们与困难做斗争的信心,激发了他们立志成才的理想与愿望。我校今年考入清华大学的两名学生魏明辉、单磊就曾受到过社会的资助,他们的成功是对社会各界爱心的最好回报。
作为受资助学校,我们要认真学习和热情宣传中海石油公司等单位、个人扶贫助学的高尚精神,领会各级领导为贫困学生解困排忧的苦心,并将其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动力。首先,我们要摸清贫困学生的底数,及时掌握变化,随时关注他们的生活、学业、体质和心理动态,及时解决他们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中止学业。其次,对受资助学生跟踪考察,加强教育,并办好宏志班;教育他们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立志成才,无私奉献,成为时代需要、社会期望的优秀人才。
在一次对中海石油公司领导和职工表示敬意和感谢。
希望各级领导对学校工作多加督查、指导。
谢谢!
对于爱心捐赠小学生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当暖暖春风轻抚万物的时候,当我们在为阳光灿烂的生活雀跃的时候,您可曾想过,在您我的身边,在武工院这美丽的校园里,存在着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品学兼优,却肩负重压;他们顽强不屈,却步履维难。他们有的来自贫苦农村,有的来自下岗家庭,有的甚至失去双亲,他们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出身,但他们始终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他们凭着对知识的渴求,起早贪黑,奋发进取。他们为了生活,利用课余时间打工赚钱。即使这样,他们有的一年没有购置过一件衣物,有的一年没有买过一双鞋子,有的一年没有逛过一次商场,有的为昂贵的学习资料而发愁,有的把最基本的学习和生活用品都视为奢侈品……这一切的一切,只因为他们家庭贫困!
老师,同学们,当我们在追逐时尚潮流,整理衣柜里的落伍时装时;当我们毕业准备离校,为自己难以处理的衣物用品发愁时,请想想那些生活拮据的学生:他们是最需要帮助的人。一本旧书,一个旧电子词典,带给他们的是希望;一双旧鞋,一件旧衣物,
爱心捐赠小学生心得体会及收获 爱心捐赠的心得体会(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