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种植香葱心得体会及感悟 种植大葱的过程和心得体会(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第一书记种植香葱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一)以强基固本为核心,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
1.强化农村党支部书记管理考核。组织13个行政村“两委”班子,每年公开承诺年度工作目标,严格落实相关制度要求,督促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践诺、干事创业。认真开展“整乡推进、逐村观摩”活动,每季度组织全乡13个村党支部书记围绕农村基层党建开展观摩督导,学先进、找差距,坚持党建工作统领一切工作,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建设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2.深化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将党组织对党员参加组织活动、服从大局、岗位奉献、履行义务等方面的评价用分数进行量化,以累计积分的形式把党员履职情况和党性状况体现出来,充分调动党员生产、工作、学习积极性,同时把积分作为党员民主评议和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党员积分考核管理使党员日常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化和科学化,激发了党员的奉献热情,促使党员主动践行“四讲四有”,争做合格党员。
3.实施“星级创评”行动。组织开展村级党组织评星定级,细化星级创建标准,按照五个等次进行评定、动态调整。每年组织星级验收评定,原则上五星级党组织比例不超过20%;对评定为二星级以下的视情况列为软弱涣散党组织,采取市乡领导班子成员挂点、派驻工作组、选派第一书记等方式,抓好集中整顿,促进转化提升。
4.实施“服务提升”行动。严格按照“六有四统一”的标准在村室场所内设置了党员活动、计划生育服务、民事纠纷调解、文体活动、远程教育等活动室,按照一室多用、功能完善的原则进行了合理布置,配了桌、椅、柜、图书等各项设施,把村级活动场所打造成党员群众的活动平台、教育群众的文化平台、农民致富的信息平台、便民利民的服务平台,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上档升级。
(二)以落实民主制度为抓手,让农村自治“实”起来
1.“四议两公开”,促决策规范。集体资产处置、贫困户低保户评选、惠农补贴发放等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必须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通过“4 2”工作法的实践和完善,不断拓宽
对于第一书记种植香葱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乡现有精准扶贫村3个,精准扶贫户443户,一般贫困村7个,贫困户1116户。2015年脱贫解困贫困户70户贫困人口300人;2016年实现149户400人脱贫;2017年实现116户352人脱贫;2018年实现108户342人脱贫;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3个精准扶贫村、7个一般贫困村根据村情实际制定了扶贫工作方案;经乡党委研究决定,每名干部联系2—3名贫困户,根据贫困户的脱贫需求和发展愿望,为每户贫困户量身制定了脱贫措施、发展规划;其中村、村、村三个精准扶贫村派驻了“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成效明显。
1、加强领导,成立机构。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工作,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日常办公;根据我乡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制定了《乡全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方案》并下发到各村。
2、强化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召开村社干部会、群众会、院户会、办黑板报、大张旗鼓地采用张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标语,制作精准扶贫工作展板等方式大力宣传精准扶贫工作,真正做到了精准扶贫工作人人皆知,人人尽知,营造了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更加坚定了广大干群全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3、严格管理,逗硬考核。根据巴委办〔2015〕64号文件要求,乡党委与“第一书记”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细化了“第一书记”的工作职责及年度工作目标,每位“第一书记”都建立了工作档案;对“第一书记”在村工作时间、廉洁自律、工作实绩等方面组织专班专项督查,严格考核;同时,乡上力所能及地为“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确保“第一书记”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
1、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力度。充分认识精准扶贫工作的重大意义,将此项工作作为乡党委、政府长期性重要性工作来抓,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突出工作成效,确保工作力度不变,做好打赢扶贫攻坚战的长期准备。
2、进一步开展干部帮扶力度。继续深入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挂、包、帮”、“第一书记”驻村等帮扶活动,不断将帮扶措施和脱贫措施具体化、实效化,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干部驻村和结对帮扶全覆盖。
3、进一步发挥“第一书记”作用。深刻认识“第一书记”帮扶和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第一书记”自身优势和单位部门资源优势,在政策、资金、物资、技术等多方面开展贫困帮扶,使“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作用发挥最大化。
对于第一书记种植香葱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近期,我就永昌县焦家庄乡南沿沟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集中专题调研。
南沿沟村是金昌市列入甘肃省建档立卡的15个重度贫困村之一,20xx年全村贫困面为14%,目前下降到5.2%。该村属祁连山冷凉灌区,耕地面积4726亩,人均耕地约2亩,有9个村民小组649户2394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304人,常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左右,基本上为患病人群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
南沿沟村主导产业为种植、养殖和务工,以务工为主业的约10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90%以上。20xx年贫困人口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占8.69%、养殖业收入占13.88%、务工收入占73.22%、其他收入占4.21%。
这次调研,总体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集中调研。我先利用三天时间集中调研了南沿沟村精准扶贫工作,先后走访30多典型贫困户,之后又抽调6人组成工作组,利用7天时间驻村蹲点进行了专题调研,全面了解南沿沟村及97户贫困户的基本情景、致贫原因等。第二阶段,甄别确认。对照国家关于贫困户的确认标准,对97户贫困户逐一进行了甄别确认。最终确定,南沿沟村20xx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97户336人,20xx年脱贫64户221人,现有贫困户33户124人。第三阶段,制订措施。针对该村确定了八项帮扶措施,逐项明确了帮扶的主要任务、工作目标、职责单位及职责领导、配合单位和完成时限;针对贫困户逐一制定了帮扶措施,分别明确了脱贫时限、帮扶职责人。第四阶段,集中交办。现场召开应对面集中交办会,属于面上的帮扶措施由政府有关部门认领限期办理,属于贫困户个体的由联户干部认领限期办理,并张贴上墙,挂图作战。
因病致贫。长期以来,许多村民就近在萤石矿、煤矿务工,因工作环境、防尘条件比较差,患上了严重的尘肺、矽肺、内风湿等职业病,致使劳动本事丧失,就医成本上升。目前,97户贫困户336人中因该类疾病和其他慢性病致贫的占35.07%。
因学致贫。受教育布局调整影响,初中和高中学生全部在县城或金昌市区就读,家长租房陪读现象十分普遍,教育成本大幅增加。
第一书记种植香葱心得体会及感悟 种植大葱的过程和心得体会(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