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退休教师讲话心得体会和方法 退休教师的感悟人生(七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甘肃退休教师讲话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它像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纵横45.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2%。
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甘肃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北有六盘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东为岷山、秦岭和子午岭;西接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壤青泥岭。境内地势起伏、山岭连绵、江河奔流,地形相当复杂。这里有直插云天的皑皑雪峰、有一望无垠的辽阔草原、有莽莽漠漠的戈壁瀚海、有郁郁葱葱的次生森林、有神奇碧绿的湖泊佳泉、有江南风韵的自然风光,也有西北特有的名花瑞果。
甘肃风景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市和陇南地区,是历史悠久、山川锦绣、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民俗奇特的天然膏沃之地,有小江南之称。
唐玄奘在天水的传说,使佛公娇、万紫山、渗金寺等地,成为民俗旅游的主要景点。
和天水、陇南相临的甘南、临夏两自 治州,是藏、回、东乡、保 安、撒拉等少数民族的集聚地,有独具一格的民情和风俗,境内的拉卜楞寺,不但有着精美绝伦的建筑,而且每年7次规模较大的法会和众多的节庆,使拉卜楞寺的宗教民俗活动空前丰富多采。古朴典雅的临夏清真寺,是穆斯林民众们的聚礼之地,这里的宗教民俗活动,独特隆重,令人叹为观止。
甘肃东部的庆阳、平凉地区,是具有悠久革命历史的老区。境内除有众多的革命遗迹外,黄帝登临、广成子修炼得道的道家圣地崆峒山,西王母设宴招待周穆王的王母宫山以及公刘庙、菩萨山等庙会,都成为民间文化的传播阵地和民间经济的交易场所。特别是唢呐、剪纸、社火、戏曲等民俗文化尤具魅力。
河西走廊是甘肃著名的粮仓,也是昔日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和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又叫马踏飞燕)就出土于此(武威)。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民俗、肃南裕固族风情、肃北蒙古族风情、阿克塞风俗、天祝藏区风情、雷台奇观、古酒泉传奇、嘉峪关传说、玉门关和古阳关、桥湾人皮鼓、民间筵悦、骆驼队等奇风异俗在这里熠熠生辉。
甘肃是一个发展潜力和困难都比较突出、优势和劣势都比较明显的省份。经过建国以来的开发建设,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一定改善,粮食实现了省内供需总量基本平衡,基本形成了草畜、马铃薯、水果、蔬菜等战略性主导产业,制种、中药材、啤酒原料等区域性优势产业,以及食用百合、球根花卉、黄花菜、花椒、油橄榄等一批地方性特色产业和产品。教育、科技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现有普通高校34所,中央所属的科研机构22个。文化事业不断进步,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饮誉全球,《读者》杂志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期刊。
20xx年,省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物价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全省完成生产总值5020亿元,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00亿元,增长40%;大口径财政收入933.6亿元,增长25.3%;地方财政收入450.4亿元,增长2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88.7元,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3909.4元,增长14.2%。
当前,甘肃正处在负重爬坡期。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和中央支持四省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政策措施力度加大,特别是为甘肃量身定制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等政策机遇,使甘肃面临着难得的政策叠加期和黄金发展期,步入了奋力赶超、转型跨越的历史阶段。20xx年,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委提出了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继续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以及“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目标,更加注重开发开放,更加注重转型转移,更加注重创新创业,更加注重民族民生,更加注重安全安定,全力做好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的各项工作,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0xx年1月3日,甘肃省林业部门表示,甘肃两处有大熊猫分布的省级保护区,通过专家评审后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此举将有利于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的连片保护。
2022甘肃退休教师讲话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各位团友大家好,很高兴我能担任本次之旅的导游员,我姓孙,你们可以叫我小孙,希望我们相处的开心,也希望各位团友玩的开心,吃得舒心。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甘肃概况,大家知道“甘肃”一词是怎么来的吗?现在由我为大家一一道来。
甘肃”一词来自元代成立的甘肃行省。其实,“甘肃”一词是在西夏时出现的。西夏立国后,在河西走廊西部地区设立了军事指挥机――甘肃军司。1028年,党项族占领河西,张掖遂为西夏统治,西夏人在甘州设立了甘肃军司、镇夷郡、宣化府。在甘州成立了“甘肃军司”,统领兵力达3万余人,负责镇夷、番禾(酒泉,也就是肃州)两郡,包括宣化、西凉两府的防务,其重点是保卫河西走廊中部地区的安全。之所以把今天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称之为甘肃,是因为甘肃军司所管辖的两个重要的地区甘州和肃州二州,故此人们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两个州的首字而命名为“甘肃”。
今天的甘肃省共设兰州、天水、白银、金昌、嘉峪关、武威6个地级市,临夏、甘南2个自治州,庆阳、平凉、陇南、定西、张掖、酒泉6个地区;共有8个县级市、60个县、7个民族自治县、12个市辖区。
甘肃省位于祖国地理中心,地处黄河上游,地域辽阔。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并与蒙古人
民共和国接壤。
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全省总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4.72%,居全国第7位。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边界线长为8700公里,最窄处仅有25公里。山地和高原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70%以上;西北部的大片戈壁和沙漠,约占14.99%。复杂的地貌形态,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地形区域: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据20__年人口普查统计,全省总人口为2635.46万人,
居本省人口在千人以上的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克满等10个民族,此外还有30个少数民族成份。东乡、裕固、保安为3个特有少数民族。
从分布情况来看,回族主要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散居在兰州、平凉、定西等地市;藏族主要聚居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和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东、中段地区;东乡、保安、撒拉族主要分布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裕固、蒙古、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祁连山的中、西段地区。全省86个县、市、区中,除少数民族聚居的`20个民族县、市外,其余66个县、市、区中均有散居的少数民族。
甘肃现有5种宗教:伊斯兰教、佛教、天主教、基督_、道教。其中伊斯兰教和藏传佛教信仰的人口较多。信仰伊斯兰教的的民族主
要是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哈萨克族;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有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天主教、基督_、道教在各民族中都有信仰,但人数不多。
甘肃不仅历史悠久而去文化博大精深。甘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轩辕黄帝诞生于甘肃,西王母降凡与泾川回中山,周秦先祖发源于泾渭河谷,天下李氏根祖陇西。
由于甘肃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自古就是汉文化和兄弟文化,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汇地。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丝绸之路文化在甘肃遗存最多而且珍贵。由此甘肃的石窟文化璀璨闪烁,最让我们引以为豪的是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
甘肃 的文化丰富且多样,有石窟文化,彩陶文化,长城文化,伏羲文化等等,甘肃之旅会给你一个“惊心”的旅程,让你感受甘肃的魅力,让你不虚此行。
肚子饿了想吃撒?可多了!兰州的牛肉面,张掖的小饭,天水的瓜瓜,白银静宁的烧鸡,靖远的羊羔肉,定西岷县的点心,平凉的羊肉泡馍,每走一处都有惊喜,诸多的美食让你大饱口福。今天我的讲解就到这里,愿大家玩的开心!
2022甘肃退休教师讲话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明代皇帝朱元璋开国重臣刘伯温斩西北龙脉的传说老少皆知。在有关史书的传说中,记载着刘伯温与西北黄土高原陇右明珠——榆中兴隆山的许多神话故事。
兴隆山地处甘肃省省会兰州东45公里、榆中县西南6.8公里处。有兴龙、栖云两山峰,主峰有东西两峰组成,仙人峰、灵龟山皆系两峰支脉。两峰间为兴隆峡,有云龙卧桥横空飞架峡谷。其脉来自马衔山,枝连皋兰山,东结飞龙卧虎之势,西集瑞凤灵龟之象。相传此山以东1公里有座云盘山,那里曾经是轩辕黄帝羽化升天的地方。人们为了祭奠黄帝,决定在云盘山建道观, 不料夜间有神狐将五色道旗衔至兴隆山,于是便易地而建。而栖云主峰建有混云阁、朝云观、雷袒殿阁;兴龙峰有二仙台、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泪亭等。山上曾有位道士说:“山有龙兴之状,此地必出真龙天子(皇帝),藏龙卧虎之地。”
在兴龙山与栖云峰中间有座形似弥勒佛袒腹而坐的小山叫仙人峰,这里青松如云,苍翠欲滴,鸟飞蝉鸣,宛如一处仙境。相传很久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有一年,镇海仙童触犯了天规,玉皇大帝用仙仗把镇海仙童打下天宫,镇海仙童摔倒在地上,变成了一座大山,这就是仙人峰。龙王的两个太子听到,起来相劝,也变成了两座山峰,就是现在的兴龙山和栖云峰,将仙人峰团团围在当中。仙人峰是由神仙化成的,自然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成了风水宝地。
据有关史料记载:金代和元代时的榆中县,有一个身世显赫的女真族世家蒲察氏,先后出了五六个当过国公、将军之类的大官,其中金代的燕国公蒲察俊最有名。过了若干年,当朱元璋坐天下的时候,蒲察氏败落改为蒲氏。此后连个知县、把总之类的文武小官都没有了,只出了一个精通地理勘察风水的先生,便是蒲察俊后裔孙蒲察世禄。孙蒲察世禄为巩昌路都元帅,金兰会都元帅,阖州安抚使;曾孙蒲察谊,明代列为贡生,为榆中的贤达。
相传,在明初洪武年间,榆中县蒲家庄蒲阴阳,为了夺取江山,主宰天下,到全国各地察访风水宝地,曾汲取江南,踏遍西北,见很多地方虽然能取得江山社稷,但不能持久巩固,所以不停地选又不断地放弃。一日凌晨,他突然看见西面的兴隆峡谷紫气氤氲佛光普照,一束龙脉徐徐从兴隆山谷腾空而起,不禁大惊失色,此地必出帝王!尤其仙人峰背靠起伏的兴龙山,面对高耸的栖云峰,内含腾飞之势,外有登天之举,谷中清流沿着山际涓涓而去,宛如玉带,三山低头,五峰朝供,此处作为墓地,可取得江山并保住千秋万代。
他掐指一算,自己的大限已到,蒲阴阳当即进山,在兴隆山中盘亘数日,并在龙脉出没的地方为自己选中一块风水宝地,坐北朝南的仙人峰怀中埋下一枚麻钱(古币),将来帝王必出自蒲家。
蒲阴阳还是不放心,又让自己略微懂得风水的儿子四处察访墓地。结果儿子也选准了这块地方,将一枚绣花针穿根红线扎在地上。第二天,父子俩一同到仙人峰察看选的坟址是否相同。儿子顺着红线刨开黑土,见绣花针扎于铜钱方孔之中,蒲阴阳十分高兴,吩咐儿子说:“儿呀,爹爹大限已到,没能给你留下什么财产,我死后不能给我挂一针一线,你若见到蛇打鼓、马摇铃、驴骑人,就把我埋在这里,并且在我死后一百日那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太祖朱元璋必定在金柱前洗漱。那时候,你朝着东方连射三箭,必将取代朱元璋成就帝王大业。”蒲阴阳的儿子半信半疑,不几天,蒲阴阳死后,儿子便按其遗嘱,不给死去的爹爹穿一针一线,而他的妻子为了遮羞,硬是给老人穿上了一件裤头。儿子便让村里人将灵柩抬到墓穴等待时机。没料到老天连续下了七七四十九天淫雨。这天天刚放晴,山后一个阴阳在谷中歇息,无意中将阴阳扇鼓压在一条蛇上,棺材抬进兴隆峡谷时,蒲阴阳的儿子碰巧看见这条蛇用尾巴敲打着卧龙桥头的一面石鼓玩,他大为震惊,渐渐深入幽谷,一群商人赶马走来,脖胫里的铜铃铛响成一片,在山谷里回荡无穷。蒲阴阳的儿子更加惊奇,想看看爹爹说的驴骑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走了半晌,并不见此怪事,蒲阴阳的儿子内心犯起了嘀咕,驴怎么会骑人呢?突然峡谷乌云四起下起瓢泼大雨,一农夫的驴恰巧产下一小驴驹子,农夫怕小驴驹子被雨淋坏了,索性背在肩上下山,蒲阴阳的儿子一见大喜过望,连忙将老父亲葬在这里。可是挖开墓坑一看,里面竟然埋着三枚麻钱,
安葬好蒲阴阳后,儿子便再没有回家,按照爹爹的遗嘱,开始昼夜不间断地为爹爹守坟。但是在这深山老林中守一百天坟不是件容易事。天一黑,周围的山就像一块黑幕蒙在眼上。狐鸣狼叫,怪兽出没,加之淫雨不断,好不容易守到第九十九天。这天红日刚出东方,他的妻子送来饭,见他住的窝棚里雨水还在滴落,心疼地说:“你整天守在这里,让我天天走几十里路送饭,我走路不要紧,就是天天担心你会不会被狼叼走,怕你生病没人照顾,你看看,你都熬成什么样了!”他的妻子边说边抹着眼泪,又接着说:“现在只差一天了,俗话说‘有个九十九,没个一百一’,你就照爹说的,照日头射上一箭我们回家吧!”
蒲阴阳的儿子听了妻子的话,心想只差一日,也无大碍,便心急火燎张弓搭箭朝着东方连射去三支金翎箭,正好射在南京紫禁城里金銮殿的金柱子上。据说刚起床的朱元璋走到宫柱背后,突然天崩地裂三声巨响,第三支箭恰好射在金龙柱上,再差一步朱元璋必死无疑!朱元璋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军师刘伯温,刘伯温掐指一算,连呼“不好”,西北要出帝王。
刘伯温手执朱元璋御赐上方宝剑,带着三千人马,日夜兼程到西北察访龙脉,每到一处,将有龙脉的地方挖开口子斩断脉气。最后刘伯温一直寻到兰州榆中兴隆山,见两峰系马衔山支脉,如龙飞跃,前有凤凰岭如同屏风立于峡口,藏精聚气,一派帝王之象。能掐会算的刘伯温深知,兰州历史上曾出过黄金,故又有“金城”之名。古代风水堪舆理论,将山与水形成的格局,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分为五类,以论地之吉凶。刘伯温断定兰州为一大都会,皋兰山坐南朝北,开八扇威屏,如大将屯军,黄河水自西而东,环绕而去,其形如玉带缠腰,水口紧锁,明堂开阔。太祖为秦岭山脉,千里来龙,千里结作,少祖为黄土高原第一峰马衔山,主峰海拔3700米,其势峻险,方圆数百里,终年积雪,雄踞陇右。其脉向东北而出,结兴隆山阴宅穴场,能产王侯将相、真龙天子,故曰“兴龙”,其脉向西北而去,结皋兰山兰州省城,与黄河水组成“金城”格局,故曰“金城”,能兴国立都。刘伯温带几百号人凿挖兴隆山山石,取出栖云山半山的蜡烛(两锭黄金),确定兰州的黄金在兴隆山。进一步确定西北的龙脉便在此处,随后开始斩龙、伏龙。起初命人挖仙人峰左腿,可奇怪的是,白天挖的大坑在夜间又会长平,一连挖了十几天还是原来的模样。
有一天晚上收工后,有个老士兵的烟袋掉在了挖取出来的土地上,走到中途又返回去寻找。听见挖开的壑口里,有人喊叫说:“快点长!快点长!老士兵把这件事告诉了督工的官兵,官兵又禀报给了刘伯温,刘伯温便下令轮班斩挖,昼夜不停。又挖了三天三夜,挖出个芦草根,士兵们将其斩为两段,芦苇中不断涌出鲜血,一直流到兴隆山峡河边,离峡水河边一指宽的地方有个牛蹄窝,血流到蹄窝中刚满就凝固住不流了。刘伯温上前一看,暗暗自喜:“真好,真好若芦苇中的鲜血流到峡谷的河水里,便可借助‘青龙’,东山再起。”有位当地老人讲了蒲阴阳儿子守父亲坟的事儿,刘伯温听后更是大吃一惊:“就因为少守了一天的缘故,不然他就成就帝王了。刘伯温还听到蒲阴阳临终前嘱咐儿女不要给他穿一针一线,可是儿媳妇不忍心,给穿了一条裤头。刘伯温听后暗暗窃喜,如若没有给穿那件裤头,他定能乘马飞腾,助儿子成事,给蒲家流下千古美名。
刘伯温听说了常有恶龙盘踞在兴隆山上,担心会留下隐患,便将恶龙的一条腿斩下,落在地上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松树,树根攀岩在半山坡上,颇像龙爪。现如今,闲暇时,邀朋友和家人去爬兴隆山时,还偶尔会听到其他游客谈论龙爪松,会有一些游客停在一棵已有500多年历史的老树前拍照留念,当人们抬头看时,发现它的树根真的酷似龙爪,深深地扎在山石中。
刘伯温斩龙脉的故事老少能详,“刘伯温斩断龙脉后,出现了这一道河谷,马衔山的水从分水岭被“榆七兰三”分成两股,有三分水从柴沟河流入了兰州汇入黄河,七分水分成两股从上庄、羊道沟和白家堡、红庄子、马坡、卧龙窝流下汇合在龙头峰一处,向峡外流向了榆中宛川河汇入桑园子峡的黄河内。
2022甘肃退休教师讲话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白塔山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海拔一千七百多米,山势起伏,有“拱抱金城”之雄姿。
古代,这里是军事要冲,山下有气势雄伟的金城关、玉迭关、王保保城;山上有层层峰峦,其中“白塔层峦”为兰州八景之一。
站在黄河南岸,举目北望,黄河铁桥,白塔山公圆建筑群,白塔寺浑然一体,尽收眼底,有“河桥远眺”之称。穿过黄河铁桥,白塔山一,二,三台建筑群,迎面耸立,飞檐红柱,参差绿树丛中,这是自一_八年建圆时在坍塌的古建筑废墟上重建的,总建筑面积八千余平方米。这个建筑群把对称的石阶、石壁、亭台、回廊连贯一起,上下通达,层次分明,结构严整,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别具风格的建筑形式。如重叠交错的重檐四角亭、对立式的二台碑厦、砖木结构的三台大厅等,所有建筑物都配饰砖雕、木雕和彩画。
三台建筑群的迎面是白塔主峰,山势陡峭,古代建筑有“风林香袅”牌坊、罗汉殿、三宫殿等。
山顶的古建筑物有三星殿、迎旭客阁,凭栏远眺日出,放眼黄河,气象万千。
白塔寺,始建于元代,据记载,元太祖成吉思汗在完成对大元帝国疆域统一过程中,曾致书西藏拥有实权的萨噶派法王(喇嘛教之一派,俗称黄教)。当时萨噶派法王派了一位著名的喇嘛去蒙古拜见成吉思汗,但到了甘肃兰州,因病逝世。不久,元朝下令在兰州修塔纪念。元代所建的白塔已不存在了,现存的白塔系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为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20_年)巡抚绰奇补救增新,扩大寺址。寺名为慈恩寺。寺内白塔身为七级八面,上有绿顶,下筑圆基,高约十七米。塔的外层通抹白灰,刷白浆,故俗称白塔。塔建成后,几经强烈地震,仍屹立未动,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艺术上的智慧与才能。
白塔寺原有“镇山三宝“: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象皮鼓传为一印度僧人云游白塔时所赠,现在这里仅有仿制品;青铜钟为清康熙年间铸造,重为153.5公斤,现存寺内;枝繁叶貌的紫荆树系后人重载。北端山头有牡丹亭,亭内有一碑,据说原碑在湖南衡阳市北的趄嵝山上,字形怪异难辨,后人附会为大禹治水时所刻。宋嘉定五年(公元1220_年),何玫摹刻于岳麓书院。兰州此碑,系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酒泉郡侯建功模立,碑高九尺,宽三尺,上刻七十七字。
白塔山西北方,林木葱郁,朝阳山、马头山、冠云山、环翠山峰峦层叠。浓荫深处,有休息亭,供游人小憩。亭前有蓄水池。这里山高林密,是登山远眺,避暑纳凉的好地方。
2022甘肃退休教师讲话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明代皇帝朱元璋开国重臣刘伯温斩西北龙脉的传说老少皆知。在有关史书的传说中,记载着刘伯温与西北黄土高原陇右明珠——榆中兴隆山的许多神话故事。
兴隆山地处甘肃省省会兰州东45公里、榆中县西南6。8公里处。有兴龙、栖云两山峰,主峰有东西两峰组成,仙人峰、灵龟山皆系两峰支脉。两峰间为兴隆峡,有云龙卧桥横空飞架峡谷。其脉来自马衔山,枝连皋兰山,东结飞龙卧虎之势,西集瑞凤灵龟之象。相传此山以东1公里有座云盘山,那里曾经是轩辕黄帝羽化升天的地方。人们为了祭奠黄帝,决定在云盘山建道观, 不料夜间有神狐将五色道旗衔至兴隆山,于是便易地而建。而栖云主峰建有混云阁、朝云观、雷袒殿阁;兴龙峰有二仙台、太白泉、大佛殿、喜松亭、滴泪亭等。山上曾有位道士说:“山有龙兴之状,此地必出真龙天子(皇帝),藏龙卧虎之地。”
在兴龙山与栖云峰中间有座形似弥勒佛袒腹而坐的小山叫仙人峰,这里青松如云,苍翠欲滴,鸟飞蝉鸣,宛如一处仙境。相传很久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有一年,镇海仙童触犯了天规,玉皇大帝用仙仗把镇海仙童打下天宫,镇海仙童摔倒在地上,变成了一座大山,这就是仙人峰。龙王的两个太子听到,起来相劝,也变成了两座山峰,就是现在的兴龙山和栖云峰,将仙人峰团团围在当中。仙人峰是由神仙化成的,自然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成了风水宝地。
据有关史料记载:金代和元代时的榆中县,有一个身世显赫的女真族世家蒲察氏,先后出了五六个当过国公、将军之类的大官,其中金代的燕国公蒲察俊最有名。过了若干年,当朱元璋坐天下的时候,蒲察氏败落改为蒲氏。此后连个知县、把总之类的文武小官都没有了,只出了一个精通地理勘察风水的先生,便是蒲察俊后裔孙蒲察世禄。孙蒲察世禄为巩昌路都元帅,金兰会都元帅,阖州安抚使;曾孙蒲察谊,明代列为贡生,为榆中的贤达。
相传,在明初洪武年间,榆中县蒲家庄蒲阴阳,为了夺取江山,主宰天下,到全国各地察访风水宝地,曾汲取江南,踏遍西北,见很多地方虽然能取得江山社稷,但不能持久巩固,所以不停地选又不断地放弃。一日凌晨,他突然看见西面的兴隆峡谷紫气氤氲佛光普照,一束龙脉徐徐从兴隆山谷腾空而起,不禁大惊失色,此地必出帝王!尤其仙人峰背靠起伏的兴龙山,面对高耸的栖云峰,内含腾飞之势,外有登天之举,谷中清流沿着山际涓涓而去,宛如玉带,三山低头,五峰朝供,此处作为墓地,可取得江山并保住千秋万代。
他掐指一算,自己的大限已到,蒲阴阳当即进山,在兴隆山中盘亘数日,并在龙脉出没的地方为自己选中一块风水宝地,坐北朝南的仙人峰怀中埋下一枚麻钱(古币),将来帝王必出自蒲家。
蒲阴阳还是不放心,又让自己略微懂得风水的儿子四处察访墓地。结果儿子也选准了这块地方,将一枚绣花针穿根红线扎在地上。第二天,父子俩一同到仙人峰察看选的坟址是否相同。儿子顺着红线刨开黑土,见绣花针扎于铜钱方孔之中,蒲阴阳十分高兴,吩咐儿子说:“儿呀,爹爹大限已到,没能给你留下什么财产,我死后不能给我挂一针一线,你若见到蛇打鼓、马摇铃、驴骑人,就把我埋在这里,并且在我死后一百日那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太祖朱元璋必定在金柱前洗漱。那时候,你朝着东方连射三箭,必将取代朱元璋成就帝王大业。”蒲阴阳的儿子半信半疑,不几天,蒲阴阳死后,儿子便按其遗嘱,不给死去的爹爹穿一针一线,而他的妻子为了遮羞,硬是给老人穿上了一件裤头。儿子便让村里人将灵柩抬到墓穴等待时机。没料到老天连续下了七七四十九天淫雨。这天天刚放晴,山后一个阴阳在谷中歇息,无意中将阴阳扇鼓压在一条蛇上,棺材抬进兴隆峡谷时,蒲阴阳的儿子碰巧看见这条蛇用尾巴敲打着卧龙桥头的一面石鼓玩,他大为震惊,渐渐深入幽谷,一群商人赶马走来,脖胫里的铜铃铛响成一片,在山谷里回荡无穷。蒲阴阳的儿子更加惊奇,想看看爹爹说的驴骑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走了半晌,并不见此怪事,蒲阴阳的儿子内心犯起了嘀咕,驴怎么会骑人呢?突然峡谷乌云四起下起瓢泼大雨,一农夫的驴恰巧产下一小驴驹子,农夫怕小驴驹子被雨淋坏了,索性背在肩上下山,蒲阴阳的儿子一见大喜过望,连忙将老父亲葬在这里。可是挖开墓坑一看,里面竟然埋着三枚麻钱,
安葬好蒲阴阳后,儿子便再没有回家,按照爹爹的遗嘱,开始昼夜不间断地为爹爹守坟。但是在这深山老林中守一百天坟不是件容易事。天一黑,周围的山就像一块黑幕蒙在眼上。狐鸣狼叫,怪兽出没,加之淫雨不断,好不容易守到第九十九天。这天红日刚出东方,他的妻子送来饭,见他住的窝棚里雨水还在滴落,心疼地说:“你整天守在这里,让我天天走几十里路送饭,我走路不要紧,就是天天担心你会不会被狼叼走,怕你生病没人照顾,你看看,你都熬成什么样了!”他的妻子边说边抹着眼泪,又接着说:“现在只差一天了,俗话说‘有个九十九,没个一百一’,你就照爹说的,照日头射上一箭我们回家吧!”
蒲阴阳的儿子听了妻子的话,心想只差一日,也无大碍,便心急火燎张弓搭箭朝着东方连射去三支金翎箭,正好射在南京紫禁城里金銮殿的金柱子上。据说刚起床的朱元璋走到宫柱背后,突然天崩地裂三声巨响,第三支箭恰好射在金龙柱上,再差一步朱元璋必死无疑!朱元璋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军师刘伯温,刘伯温掐指一算,连呼“不好”,西北要出帝王。
刘伯温手执朱元璋御赐上方宝剑,带着三千人马,日夜兼程到西北察访龙脉,每到一处,将有龙脉的地方挖开口子斩断脉气。最后刘伯温一直寻到兰州榆中兴隆山,见两峰系马衔山支脉,如龙飞跃,前有凤凰岭如同屏风立于峡口,藏精聚气,一派帝王之象。能掐会算的刘伯温深知,兰州历史上曾出过黄金,故又有“金城”之名。古代风水堪舆理论,将山与水形成的格局,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分为五类,以论地之吉凶。刘伯温断定兰州为一大都会,皋兰山坐南朝北,开八扇威屏,如大将屯军,黄河水自西而东,环绕而去,其形如玉带缠腰,水口紧锁,明堂开阔。太祖为秦岭山脉,千里来龙,千里结作,少祖为黄土高原第一峰马衔山,主峰海拔3700米,其势峻险,方圆数百里,终年积雪,雄踞陇右。其脉向东北而出,结兴隆山阴宅穴场,能产王侯将相、真龙天子,故曰“兴龙”,其脉向西北而去,结皋兰山兰州省城,与黄河水组成“金城”格局,故曰“金城”,能兴国立都。刘伯温带几百号人凿挖兴隆山山石,取出栖云山半山的蜡烛(两锭黄金),确定兰州的黄金在兴隆山。进一步确定西北的龙脉便在此处,随后开始斩龙、伏龙。起初命人挖仙人峰左腿,可奇怪的是,白天挖的大坑在夜间又会长平,一连挖了十几天还是原来的模样。
有一天晚上收工后,有个老士兵的烟袋掉在了挖取出来的土地上,走到中途又返回去寻找。听见挖开的壑口里,有人喊叫说:“快点长!快点长!老士兵把这件事告诉了督工的官兵,官兵又禀报给了刘伯温,刘伯温便下令轮班斩挖,昼夜不停。又挖了三天三夜,挖出个芦草根,士兵们将其斩为两段,芦苇中不断涌出鲜血,一直流到兴隆山峡河边,离峡水河边一指宽的地方有个牛蹄窝,血流到蹄窝中刚满就凝固住不流了。刘伯温上前一看,暗暗自喜:“真好,真好若芦苇中的鲜血流到峡谷的河水里,便可借助‘青龙’,东山再起。”有位当地老人讲了蒲阴阳儿子守父亲坟的事儿,刘伯温听后更是大吃一惊:“就因为少守了一天的缘故,不然他就成就帝王了。刘伯温还听到蒲阴阳临终前嘱咐儿女不要给他穿一针一线,可是儿媳妇不忍心,给穿了一条裤头。刘伯温听后暗暗窃喜,如若没有给穿那件裤头,他定能乘马飞腾,助儿子成事,给蒲家流下千古美名。
刘伯温听说了常有恶龙盘踞在兴隆山上,担心会留下隐患,便将恶龙的一条腿斩下,落在地上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松树,树根攀岩在半山坡上,颇像龙爪。现如今,闲暇时,邀朋友和家人去爬兴隆山时,还偶尔会听到其他游客谈论龙爪松,会有一些游客停在一棵已有500多年历史的老树前拍照留念,当人们抬头看时,发现它的树根真的酷似龙爪,深深地扎在山石中。
刘伯温斩龙脉的故事老少能详,“刘伯温斩断龙脉后,出现了这一道河谷,马衔山的水从分水岭被“榆七兰三”分成两股,有三分水从柴沟河流入了兰州汇入黄河,七分水分成两股从上庄、羊道沟和白家堡、红庄子、马坡、卧龙窝流下汇合在龙头峰一处,向峡外流向了榆中宛川河汇入桑园子峡的黄河内。
2022甘肃退休教师讲话心得体会和方法六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大地湾遗址位于天水市秦安县东北五营乡邵店村,距天水市102公里。遗址分布在清水河与阎家沟交汇处的第一、二、三级台地上,总面积约达32万多平方米。195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至1983底,发掘清理房址200余座,窑址30多座,共出土各类文物8000多件。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发掘所获资料看,大地湾遗址,是甘肃东部地区目前发现较完好的一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存,距今4900-8120_年。
从出土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可以看出,出土的器物明显地反映出生产技术由粗到精的发展过程。 生活用具中的陶器,已出土的有红陶、灰陶、彩陶;有手捏制、敷贴模制、轮制; 有夹砂陶,泥质陶;有小、中、大各型器物;如钵、罐、盆、瓶、杯、尊等。陶器上装饰纹有绳纹、弧线、三角、条纹、勾叶纹;有变体鱼纹、鸟纹;有两兽相朴的写实纹、蛙纹;有圆点、条线、弧线、组成的几何图形等;有紫红色、黑色、白色和朱色彩绘。特别是出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
大地湾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截至1984年,共揭露面积13700平方米,遗址总面积为110万平方米。出土房址238座,灰坑357个,墓葬79座,窑38座,灶台106座,防护和排水用的壕沟8条,各种骨、石、蚌、陶器、装饰器和生活器物共计8034件。大地湾遗址最早距今7820_年,最晚距今4820_年,有3020_年文化的连续,其规模之大、内涵之丰富,在我国考古史上亦属罕见。除陶器、骨角器、石器、蚌器、原始雕塑等艺术珍品外,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大地湾的房屋建筑遗址,不仅规模宏伟,而且形制复杂。尤其是属于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约5020_年前)的f405大房子,是一座有三门开和带檐廊的大型建筑,其房址面积270平方米,室内面积150平方米,平地起建,1木骨泥墙,其复原图为四坡顶式房屋。
这一房屋的规模在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更引人注目的是f411房屋居住面上,还给有地画,图案由人与动物构成,是我国目前最早的原始地画,这一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绘画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大地湾遗址的房屋,多采用白灰面,多种柱础的建筑方法,充分显示了当时生产力的提高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大地湾遗址出土的石斧、石刀、陶刀等农业生产工具数量很多,贮存物品的大袋形窑穴的建造,大型陶瓮、缸、罐等贮藏器的大量出现,都说明和反映了其经济形态属于定居的以农业为主的类型。
大地湾遗址根据地层可分四期:即大地湾一期,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它的发现,在考古学上不仅对探讨甘肃东部地区考古编年与序列有着现实意义,也为研究仰韶文化的起源及文化多源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资料。
2022甘肃退休教师讲话心得体会和方法七
白塔山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海拔一千七百多米,山势起伏,有“拱抱金城”之雄姿。
古代,这里是军事要冲,山下有气势雄伟的金城关、玉迭关、王保保城;山上有层层峰峦,其中“白塔层峦”为兰州八景之一。
站在黄河南岸,举目北望,黄河铁桥,白塔山公圆建筑群,白塔寺浑然一体,尽收眼底,有“河桥远眺”之称。穿过黄河铁桥,白塔山一,二,三台建筑群,迎面耸立,飞檐红柱,参差绿树丛中,这是自一_八年建圆时在坍塌的古建筑废墟上重建的,总建筑面积八千余平方米。这个建筑群把对称的石阶、石壁、亭台、回廊连贯一起,上下通达,层次分明,结构严整,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别具风格的建筑形式。如重叠交错的重檐四角亭、对立式的二台碑厦、砖木结构的三台大厅等,所有建筑物都配饰砖雕、木雕和彩画。
三台建筑群的迎面是白塔主峰,山势陡峭,古代建筑有“风林香袅”牌坊、罗汉殿、三宫殿等。
山顶的古建筑物有三星殿、迎旭客阁,凭栏远眺日出,放眼黄河,气象万千。
白塔寺,始建于元代,据记载,元太祖成吉思汗在完成对大元帝国疆域统一过程中,曾致书西藏拥有实权的萨噶派法王(喇嘛教之一派,俗称黄教)。当时萨噶派法王派了一位著名的喇嘛去蒙古拜见成吉思汗,但到了甘肃兰州,因病逝世。不久,元朝下令在兰州修塔纪念。元代所建的白塔已不存在了,现存的白塔系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6年)为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20_年)巡抚绰奇补救增新,扩大寺址。寺名为慈恩寺。寺内白塔身为七级八面,上有绿顶,下筑圆基,高约十七米。塔的外层通抹白灰,刷白浆,故俗称白塔。塔建成后,几经强烈地震,仍屹立未动,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艺术上的智慧与才能。
白塔寺原有“镇山三宝“: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象皮鼓传为一印度僧人云游白塔时所赠,现在这里仅有仿制品;青铜钟为清康熙年间铸造,重为153.5公斤,现存寺内;枝繁叶貌的紫荆树系后人重载。北端山头有牡丹亭,亭内有一碑,据说原碑在湖南衡阳市北的趄嵝山上,字形怪异难辨,后人附会为大禹治水时所刻。宋嘉定五年(公元1220_年),何玫摹刻于岳麓书院。兰州此碑,系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酒泉郡侯建功模立,碑高九尺,宽三尺,上刻七十七字。
白塔山西北方,林木葱郁,朝阳山、马头山、冠云山、环翠山峰峦层叠。浓荫深处,有休息亭,供游人小憩。亭前有蓄水池。这里山高林密,是登山远眺,避暑纳凉的好地方。
甘肃退休教师讲话心得体会和方法 退休教师的感悟人生(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