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的历史发展心得体会 师范生大学四年的总结与感悟(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师范生的历史发展心得体会一
在过去三年数学教育的学习过程中比较强调的是对高等数学和一些初等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及对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掌握新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能使自身的知识结构得到不断完善、更新和发展,这样才能居高临下,透彻地理解教材,在教学上运用自如,作为将要肩负起教书育人这一神圣职责的我们来说这当然是必须的,却不是充分的。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除了精通某一学科的专门知识,懂得教育理论,掌握教育方法以外,还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有较为广博的知识面,有较好的沟通人际关系的能力,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一定的教学艺术。同时要求教师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需要具备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把自己已有的知识尽可能多的、高效的传授给学生。教师是书本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纽带、运输通道。古代文学家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无论是传道、授业还是解惑,都要通过语言尤其是口头语言来完成,但是在这方面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应的课程。在中学实习的过程中,听老教师教导在文理课程上有偏科的学生常常会说,语文如果学不好,理解能力差,会对数学等理科学习造成影响。对学生是这样,对教师,其实也是这样,表达能力和方式有欠缺的话,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样一个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师讲出来的效果可能完全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能完全不同。这种情况下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及整个教育质量的好坏。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所以作为虽然一名理科学生,我认为我们师范专业的学生仍然有必要进行语文方面课程的学习,尤其是口语表达方面的能力训练,如何使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富于激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育理论方面的课程中对教学过程中表达方面的重要性也略有提及,但主要是一些较为理论和提纲性的内容,实践表达的训练很少,还远远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此外,虽然当今多媒体教学已相当发达,但最常用、最方便的教学媒体仍然是黑板和粉笔,板书字迹工整甚至美观与否也都将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好的板书被学生抄作笔记后,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忆起课堂内容;而字迹潦草、难认、不规范的板书让学生作笔记时无所适从,无法达到板书的效果。教师的板书是否严谨、规范,能给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板书中不规范的汉字、标点及格式,常会被学生模仿进了作业本甚至是考卷中。所以在我们学习作为教师各方面的技能的现阶段希望能开设一些书法、粉笔字方面的相应课程或多开展一些此类活动,培养作为教师应有的基本技能。
另外,一个多月前,我上了讲台上了第一堂课,课程进行到半个小时以后,我开始感觉到喉咙干涩,疼痛,当时最担心的莫过于怕自己坚持不了这一节课,好在并没有这样,只是喉咙哑了几天。后来我发现许多中学老师都有慢性的咽喉炎。而我周围,我的带教老师,自从走上教师岗位几年来一直都声带过渡疲劳,声音嘶哑;办公室里另一位新来的处于见习期的新老师也在只上了不到一个月的课时失声。咽喉炎已经成为许多来教师的职业病。所以我想师范专业的课程中能不能给予我们一些如何发声,如何保护自己的指导,以便我们在走上三尺讲台后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还必须“育人”。因此,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必须是全面的。教师为了获得向学生施加全面影响的手段和才能,就应该在通晓一定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拥有比较广泛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即使是数学教师除了数学专业知识和相关理科知识外,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人文历史方面的知识。理论的说服力需要有丰富生动的知识来体现,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背景,才能在教学中,从多角度、多侧面去启发学生和论证问题以广博的知识提高理论的说服力,增强自己的教学魅力。“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所以学校能不能给师范生多安排一些选修科学,人文课程的机会,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优化知识结构。
以上只是我在实习过程的一些所见所想,有些是从我的不足之处引发的一些思考,在论文中讨论,自己觉得有班门弄斧的嫌疑,确是我的真实想法。也在这次实习中学到许多东西,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最新师范生的历史发展心得体会二
一
9月16号对我来说真的是莫大的鼓励,等到午时第二节才被告知第三节要上一节习题课外加一点新课,并且指导教师还会在教室后面听,资料主要是函数定义域的习题还有区间的新资料。本来打算先上完区间再上习题的,所以用了第二节整节课在看区间的课件,可是下课后才被告知学生都不懂定义域,要我先讲习题。可是我习题都没看,所以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还好我遇到一个很配合很听话的班级,虽然他们基础很差,可是还是很认真听,于是整节课上的挺顺利,教师也很满意,还给了我一些意见。第一次觉得自我会做一个好教师,之前一向觉得自我不适合当教师,只适合坐在电脑面前搞点小研究。或许是因为我急需用别人的评价证明自我吧,或许是因为我急需证明我这四年大学没白读吧,这天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个特大的鼓舞。
星期二要上新课,那才是真正的挑战,期望新课引入、探究新知、巩固新知和归纳小结这四个部分都做到更精致点,以细节和创意取胜。
二
这天踌躇满志地去上课了,可是效果不让我满意,教师也只觉得还ok。
这天上的是单调性,按照一般的学生,我准备的资料就应是够讲的,如果是给重点学校的学生,还不够讲,可是我对这班学生的理解潜力还是高估了,定义不明白,定义分析也不明白,例题也不明白,有点伤自尊。虽然教师说他们一般讲新课都有人听不明白的,可是我还是觉得我给他们上课,不明白的人会更多。仔细想了想,的确大部分职责在我身上。首先,我讲话太快了,他们反应可是来,其次,正如教师所说,在揭示定义那里,我讲的不透彻,讲的太粗糙太快了。还有就是我把握不住重难点。虽然这节课我一向问他们明不明白,他们一向说明白,可是我心里清楚,他们都不明白真正的内涵。总之这节课没有地方让我满意。看来我离一个合格的教师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啊。
可是这天又遇到一个好教师,听他的课,真的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学到了很多,个性是突出重难点方面,两个公式就能够讲一节课,并且讲的很好,整堂课没有一句废话,真佩服,我以后也要朝那样的教师发展。教师还给我提了很多意见:
1、试讲是要以让学生理解为首要目标,其次才是完成整节课的完整性,因为你的讲课如果不能让学生明白,那么整节课完整的上了一遍也毫无好处;
2、平时要多做高考题;
3、要理解考试大纲的要求,讲课时要把考试大纲的主旨渗透在课堂上;
4、要理解课本的资料。
5、要理解应聘学校的学生的水平。
6、不能把大学学的而中学没学过的东西带入课堂,即使是正确的。
7、注意一节课的量的安排,在重点学校上一节课的资料,在普通学校可能需要三节课才能上完。
这天的教训:
1、单调性定义的引入要代入具体数值让学生更清晰明了;
2、例题1要让学生做课后的变式训练;
3、如果学生基础比较差,定义先不要分析的太透彻,让学生先理解定义在讲什么就行了,因为毕竟这两个定义都很难理解,能够等到第二课时再继续深入分析,或者说遇到关于这个问题的题目再具体状况具体分析。
4、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
师范生的历史发展心得体会 师范生大学四年的总结与感悟(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