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党史事件心得体会如何写 天津党史大事件(四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于天津党史事件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天津市行政区域总面积是11760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0.12%,在全国各省,直辖市之中排名倒数第二位。行政区一共有13个区,3个县。52个少数民族,截至到20xx统计,天津市常住人口约1472万人。天津市市内一共有6个区,它是以海河为中轴线,和平区为中心,往东南西北各辐射出来河东区,河西区,河北区,南开区,再加上一个红桥区,环城有四个区,分别是东丽区,津南区,西青区,北辰区。天津市海拔最高的位置为蓟县的九山顶,海拔1078.5米,最低的是大沽口入海口。天津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性气候,在四季中,冬季最长,秋季最短。漫长而缓慢的地质演变,孕育形成了天津山河湖海泉湿地俱全的独特地理构造和地貌景观,素有“渤海明珠”之称。是宜居型城市。
天津地区成陆较晚,宋朝以前未见史册,宋朝庆历年间,黄河曾改道天津流入渤海湾,因黄河水非常浑浊,泥沙量非常大,经过黄河的冲刷,天津这边慢慢出现了陆地。金朝始在大直沽设直沽寨,元朝时大直沽作为海运的终点,漕运的中枢,成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朝廷在这里设海津镇。当时这里漕船云集,曾有诗云:“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天津这个名字出现于明永乐初年,为朱棣所赐,意为天子渡津之地。转年,天津正式设卫,称为天津卫。明宣德年间,天津成为当时中国北方的商品集散地,到了清朝,天津卫又经过了天津州天津府的改制,天津从一个军事要塞演变成一个商业中心和贸易港口。在1928年,天津还被设为“天津特别市”,直到1949年1月15日天津正式解放,结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如今,昔日的租借地已不存在,只留下这些风格纷呈的万国楼台默默诉说着天津的古往今来。
天津是近代机械工业和纺织工业的发祥地,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摇篮。这一时期,天津还相继诞生了一批中国之最。我国最早自己修建的铁路——津唐铁路,我国最老的火车站——老龙头火车站,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等等。天津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教育文化事业的支持,19世纪末,一批洋务学堂从天津起步,像全国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也就是现在的天津大学,还有在1919年由张伯苓等人创办的南开大学等等,也为当时天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改革开放后,天津这个老工业基地焕发了新的生机,大批跨国公司在天津落户投资,像空客a320总装厂就落户在东丽的空港经济区。在20xx年国务院进一步明确了天津的城市定位,将以滨海新区为发展重点,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天津的海岸线长153公里,地处中国北方黄金海岸中部,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贸易港口,拥有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保持着贸易往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有多条国际国内航线,是华北地区最大的货运中心。天津铁路枢纽是京山,京沪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处。天津公路四通八达,目前,天津形成以港口为中心,海陆空相结合的立体式综合性现代运输网络。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天津的经济日益腾飞,已形成了以海河为轴线,以市区为主体,以蓟县和滨海为两翼的一带三区九组团的旅游景观开发格局,以山河湖海泉湿地为载体,以近代历史文化教育为主脉的都市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的三大旅游体系。
到天津,除了要饱览山野秀色,海岸风光,现代与历史相交融的城市美景外,还要品尝天津独特的风味佳肴。天津最具特色的小吃就是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了,此三样谓之天津三绝,全国闻名。
好了,听我讲了那么多,想必大家对天津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了吧。关于天津的概况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我们的车已经到达酒店了,请您稍适休息,在接下来的两天,随我一起走进天津,了解天津,感受天津吧。希望大家在天津的旅行愉快,谢谢!
对于天津党史事件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我们的车现在行事在津围公路上,经武清,宝坻到蓟县,车程大约需要3个小时。
今天我们将游览的是有着京东第一山之称的盘山。
古曰:连太行,拱神京,放碣石,距沧溟,走蓟野,枕长城,谓之盘山。
盘山古时候称为盘龙山、四正山、无终山。盘龙山市因为它蜿蜒盘薄,形无定向势如龙,故名。四正山是因为一峰突起,四峰侍立四面,故名。无终山是以国命名,蓟县春秋时为无终子国。魏时,曹操北征乌桓,为其当向导的志士田畴曾在此隐居,后人为纪念田畴,就把无终山写名为田盘山,意即田畴曾在这里盘桓,后简称盘山。相信它的绮丽风光以及众多的名胜古迹会令您留恋忘返的。
古人把盘山分为上、中、下三盘,称为三盘胜境。自来峰一带为上盘,劲松苍翠,蟠曲翳天,是为松胜;古中盘一带为中盘,嶙峋嵯峨,千奇百怪,是为石胜;晾甲石一带为下盘,万泉响涧,泻玉喷珠,是为水胜,真可谓松风水韵,潭影岚光。
好,再过一会儿,我们就要到盘山,在此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一定要注意安全,保管好自己的财财务,下车时请带好我们社的标志,以便大家相互辨认。咱们的车是6号车,车牌是津a1234,车前有明显的盘山游标志。下午3:00整我们准时在车上集合。好,现在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尤其是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我们一同下车。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盘山的山门,大家请看这座造型奇特、宏伟高大的三孔牌坊,正面题额京东第一山出自爱新觉罗浦仪手书,请您注意脚下,让我们一同步入这黄瓦红墙的三孔山门,映入大家眼帘的是三盘暮雨四个大字,这雅称的来历就是刚刚我介绍过的盘山三盘的情况。
我们现在蹬小路向北走,大家请看,迎面这巨石矗立在这东西浮青岭间,上有入胜二字遒劲有力,出自清末军机大臣荣禄之手,走过这意味着我们从此就进入胜境。
请您注意脚下,随我上游,请大家看这西峭壁上,有两行摩崖刻字。一行是四正门径,盘山一名四正山,意为此乃通向盘山的大门。另一行是鸣驺入谷,鸣驺指豪门车马声。古时帝王,达官贵人,为表示对佛门虔诚,进山礼佛,常銮舆随从传呼喝道,前呼后拥地进入山谷,所以称鸣驺入谷。
我们一会儿将会看到一块形似元宝的巨石,瞧,就是这块,上边刻着几个正楷文字:此地有崇山峻岭怪石奇松。
目向北望,一幅幽美的画面呈现眼前,玉帛涧上,横着石桥一座,盘山素有步步有景,景景有典的盛誉,流传乾隆也多次游历盘山,还曾与纪昀互作一对于此石桥上,传为佳话。
乾隆上联为:八方桥桥八方站在八方桥上观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
记昀下联为:万岁爷爷万岁跪到万岁爷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再往前走我们就进入天成寺景区,天成寺原名福善寺,有称天成法界始建于唐代,被乾隆称为奥穴主要建筑有卧云楼、江山一览阁、大殿和舍利塔等等。卧云楼是乾隆皇帝休息赏景,看戏体察民情之处,江山一览阁原为乾隆高僧空海修建,大殿是天成寺的主秒殿,内供释迦牟尼和十八罗汉佛,古佛舍利塔建于唐代,相传内藏神龙亲奉舍利3万余颗,为盘山至今保存最宝贵的一座古塔,塔前有一香柏与塔同龄与御碑、涓涓泉并称天成寺三宝。
这块就是乾隆皇帝的御碑,上面有乾隆皇帝亲自撰题的《游盘山记》,此文较具体地描述盘山的地理位置和他多次游盘山的盛况。
天成寺佳景美不胜收,无论的自然的还是人文的,都需要您去细细地欣赏和品位,下面我们就把时间交给您自己,别忘我们的集合时间是下午3:00,地点是我们的山门广场刚刚停车的地方,请您务必准时。
好,刚刚我清点人数,大家都安全的回来,不知道今天各位的收获如何,也不清楚各位是否对我们的服务满意,在此非常感谢大家这一天来与我和司机师傅的配合,希望如果下一次您有出游想法的时候,依然会选择我们天津中国青旅。希望将来能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再次见到大家。谢谢!
对于天津党史事件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谨代表旅行社的全体员工对各位莅临美丽的天津游览表示最亲切的问候。我是来自花崎东升旅行社的导游张彬宇,很荣幸能够担任大家此次旅行的导游,大家可以随意一些叫我张导就可以了。我身边这位司机师傅姓程,程师傅驾车经验丰富,技术娴熟,坐他的车安全舒适,大家可以放心。接下来的两天将由我二人为大家服务。俗话说千年修得同船渡,今天我们是千年修得同车行。所以在旅行途中如果各位有什么问题和困难可以随时提出来,我将尽力为大家解决。现在是 在去酒店的途中大约40分钟,那么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天津的概况。
天津是中央四大直辖市之一,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他共辖18个区县,有51个少数民族,人口约1072万。天津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北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是海河的五大支流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北方水都之称。
漫长而缓慢的地质演变,孕育形成了天津山河湖海泉湿地俱全的独特地理构造和地貌景观,素有“渤海明珠”之称。天津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是宜居型城市。
天津地区成陆较晚,宋朝以前未见史册,金朝始在大直沽设直沽寨,元朝时大直沽作为海运的终点,漕运的中枢,成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朝廷在这里设海津镇。当时这里漕船云集,曾有诗云:“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天津这个名字出现于明永乐初年,为朱棣所赐,意为天子渡津之地。转年,天津正式设卫,称为天津卫。明宣德年间,天津成为当时中国北方的商品集散地,到1644年,清兵入关后,天津卫作为京师门户的地位日益重要起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被迫开埠通商,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北方的商贸中心,各国列强纷纷在天津抢占租借地。1949年1月15日天津正式解放,结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如今,昔日的租借地已不存在,只留下这些风格纷呈的万国楼台默默诉说着天津的古往今来。
天津是近代机械工业和纺织工业的发祥地,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摇篮。这一时期,天津还相继诞生了一批中国之最。我国最早自己修建的铁路----津唐铁路,我国最老的火车站----老龙头火车站等等。改革开放后,天津这个老工业基地焕发了新的生机,大批跨国公司在天津落户投资,在未来20xx年里,将以滨海新区为发展重点,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天津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有句话说的好: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就要看天津的滨海新区了。
天津的海岸线长153公里,地处中国北方黄金海岸中部,是中国北方对外开放两扇面的轴心,是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距离最短的东部起点。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贸易港口,拥有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保持着贸易往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有多条国际国内航线,是华北地区最大的货运中心。天津铁路枢纽是京山,京沪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处。天津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发展。目前,天津形成以港口为中心,海陆空相结合的立体式综合性现代运输网络。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天津的经济日益腾飞,渤海明珠璀璨夺目,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已形成了以海河为轴线,以市区为主体,以蓟县和滨海为两翼的一带三区九组团的旅游景观开发格局,以山河湖海泉湿地为载体,以近代历史文化教育为主脉的都市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的三大旅游体系。
到天津,除了要饱览山野秀色,海岸风光,现代与历史相 交融的城市美景外,还要品尝天津独特的风味佳肴。天津最具特色 的小吃就是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了,此三样谓之天津三绝,全国闻名。在天津,您还可以到传统的茶馆品一品幽幽茶香,听一听曲艺相声,感受一下天津的市井文化。
好了,听我讲了那么多,想必大家对天津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了吧。您是不是想现在就去感受一下魅力天津嘞?可是还不行,我们的车已经到达酒店了,请您稍适休息,在接下来的两天,随我一起走进天津,了解天津,感受天津吧。希望大家在天津的旅行愉快,谢谢
对于天津党史事件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天后宫坐落在古文化街中心处三岔口西岸,坐西朝东,面向海河,是天津市区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天妃、妈祖庙之一。天后宫原名天妃宫,在民间俗称娘娘宫,据元史记载:“泰定三年(1320xx年)八月,作天妃宫于海津镇。”元代建有两座天妃宫,一为原大直沽海河东岸的“天妃灵慈宫”,早年称东庙,建于元延佑年间,于庚子之战被焚毁,现仅有遗址。另一为天津市现存影响最大的、保存最好的而且是仅存的早年称西庙的天后宫,天后宫的建立与天津自古以来就处于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密切相关。
天津东临渤海,北倚盘山,背负九水,海河直流入海,大运河南下,自古就是舟车汇集的水陆交通枢纽,特别是运河与海上漕运的发展,奠定了天津的重要经济地位。金代在此建立直沽寨,自元代建都于大都(今北京),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72年)开始海运漕粮,后来海运漕粮连年猛增,漕粮运量从数万石增至350余万石,大直沽至海河上游三岔河口就成为漕粮转运京师的中转码头。元代在大直沽设立了接运厅,并于延佑三年(1320xx年)将直沽寨改为海津镇。从此天津进一步兴旺起来,元人王懋德所写“东吴转海输粳稻,一夕潮来集万船”的诗句描述了当时的景象。
这座海神庙与中国沿海一些城市的“妈祖庙”相同,都是供奉一位传说中的神女。天后宫内供奉的天后是一位保护海上航行的神,在历史上实有其人,被众人崇拜而附会为神的。古代航海技术很低,不少海员、船夫死于船覆,葬于大海。人们恐惧大海的凶险,乞求航行平安,把得以生存、平安渡海寄托于海神的保佑。天后原是福建蒲田湄州岛一位姓林名默的女子,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卒于雍熙四年(987年)只活了27岁,据记载林默自幼“生而神异”,聪明伶俐,习水性,“能乘席渡海,云游岛屿间”,曾多次救助遇难船只,被众人称道,赞她为龙女。她逝世后,当地百姓十分怀念,每当在航海中遇到风险时,就幻想一种超人的力量来拯救,祈祷林默的保佑,逐渐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当人们航行闯过风险而平安渡海之后,就越加附会于神女林默的灵验。起初只是在民间广为流传,后被官方承认并启奏当朝,在南宋绍熙元年开始封林默为“顺济夫人”,元代至元十八年(1272年)晋封为天妃,经历代多次晋封至清代康熙二十三年又晋封为天后。民间尊称“娘娘”、“圣母娘娘”,南方新昵地称“妈祖”、“娘妈”。
明永乐二年在天津卫设城,城廓范围日益扩大,南粮北运,南北物资交流进一步发展。天津盐业、渔业、航运业、手工业、商业日益发达,天津城东的天后宫香火越来越兴旺。到清代对于天后宫的信仰从保护航海扩大到成为保护天津地方的神灵,誉天后宫为“天津福主”,烧香膜拜的已不仅仅是船工、渔户、航海船家,而更多的是乞求子嗣的老媪少妇。随着天后宫道士(天后宫原属道教的寺观)为适应人们的迷信心理,不断在宫内增添各类神像及神殿,诸如天后宫圣母身旁的子孙娘娘、痘疹娘娘、眼光娘娘、乳母娘娘以及王三奶奶等;正殿两侧设财神殿、龙王殿、河伯殿、关帝殿、火神殿、灶君殿等等,供奉大小100多位各类神像,适应了天津旧社会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人们的迷信需要,所以香火极盛。在民间流传最广影响很深的一种迷信习俗,就是为求子嗣去天后宫内“拴娃娃”。此外渴望发财的商贾,祈灵武运的军阀官兵,乞求消灾除病的妇孺,求福求顺的妓女等等都跪在天后圣母诸神面前虔心祈祷,烧香许愿。这光怪陆离的现象反映了旧社会落后的一个侧面,但是天后宫毕竟是天津地区的开发与变迁的历史见证。
天后宫建成后,明代永乐、正统和万历年间先后重修,清代顺治、乾隆、道光和同治年间及民国年间都有局部重修和扩建、改建。解放后,1954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将天后宫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7年对宫内主要建筑进行了维修、油饰。“文革”中天后宫作为“四旧”被扫劫,前殿、牌楼和戏楼被拆毁,加之唐山大地震的损坏,宫内千疮百孔,变成破烂不堪的大杂院。1982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又再次颁布天后宫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决定在修建天津古文化街的同时修复四座古建筑,天后宫是重点之一。修复工程以保证天后宫中轴线上各殿建筑原有的面貌为主,重修了戏楼、牌坊、前殿,调整和重建了原来参差不齐、拥挤零乱的两侧配殿,最后重建了二层结构的皇经堂。修复后的天后宫,从东头的戏楼面向西与面向东的山门之间是能容千人的广场,戏楼上“乐奏均天”的匾额与山门门额整砖上镌刻“敕建天后宫”五个字遥遥相对。山门前两座号称九丈九高的幡杆(实际测量南杆26.2米,北杆25.94米)加固并保持原貌,两大幡杆每逢节日即将旗幡悬上,两面旗幡上绣着:“津门艺萃百肆迎春,溟波浴日济运通航。”
天后宫山门外北侧是过街的张仙阁,进山门即牌楼,是木结构二柱一楼式,正面斗拱下是“海门慈筏”四字横额,北面横额是“百谷朝宗”。两侧是重新整修的钟鼓楼,前殿是面阔三间的过堂殿,殿内重塑了王灵官和高大雄伟的加恶、加善、千里眼、顺风耳的全身像,前殿门前屹立两尊修建工程中出土的石狮。前殿后面通过甬路是坐落在高大台基上的大殿,亦称正殿,这是天后宫的主体,正殿平面为凸字形,前接卷棚抱厦,后凸出部分称凤尾殿,构成大殿整体。大殿正中佛龛中重塑天后坐像,四名侍女站立两旁,面前是供桌、供器,殿内两侧陈列銮驾一套,十分肃穆庄重。大殿门前两侧一对石狮,也是这次修建中出土的。大殿台基周围均系花岗岩条石包砌,台基东南角的条石上仍保留“道光二十三年”刻字。
大殿后是面阔五间上下两层砖木结构的藏经阁,在阁内,分别镶在下层南北山墙上的壁碑,可见“重修天后宫后楼牌记”,是民国20xx年重修的记录。藏经阁前台基两侧也立有两座高大的石狮,其中一为1985年修建时出土,一为复制。藏经阁后是启圣殿,系供奉天后父母的面阔三间的小殿。在这次修葺时,在小殿南墙内侧发现壁画,内容是道教的“四值功曹”。正殿和藏经阁两侧重建共20间配殿,最后在启圣殿西北角重建面阔四间、上下两层外廓式的皇经堂。
修复后的天后宫,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建筑群,保留了明代重修后的风格。现辟为天津民俗博物馆,为天津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天津民俗文化的民祥地。 在前殿与正殿呈复原陈列,各配殿举办了“天津历史民俗陈列”,于1986年元旦隆重开幕,同时在宫内和宫前广场举行了有20道各种花会参加的表演,受到各界广大群众热烈欢迎。天后宫是古文化街的中心,修复开幕以来,参观游览的群众络绎不绝,每逢节日和天后诞辰日都举办民间花会表演,天后宫戏楼也时常演出戏曲,届时数以万计的群众和外国朋友来此参观。天后宫——天津民俗博物馆已成为中外各界人士和港、澳、台胞参观、旅游的盛地。
天津党史事件心得体会如何写 天津党史大事件(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