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学习总结报告:爱心随风潜入夜诚心润物细无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有“道”,才能传“道”。只有切实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才能落实好党中央确定的“以德治国”的方略,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四有”新人。
一、塑造崇高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职业责任是为社会培养人。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声望,使得教师的人格力量更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着教师以高雅的行为举止、高尚的人格品质、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去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学会做人,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的坚定支持者。另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更准确、更有效、更积极地向学生传播社会的道德和真理,使社会主义正义更加深入人心,为人们广泛接受,从而使社会的道德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焕然一新,而这种巨大的教育威力来自于教师崇高的人格魅力,来自学生对教师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爱戴,更来自于教师的身体力行。正如教育家加里宁所言:“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
可见,教师的人格、言行,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在塑造青少年灵魂中是其他方面的影响所难以比拟的,也是其他教育手段所难以替代的。同时,教师的这种人格魅力,还会进一步延伸到课堂教学之中,“亲其师,信其道”,这样,教师代表社会主流文化所倡导的种种之“道”,也就较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了。很难设想,教师在讲树立共产主义理想,自己却不求上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讲诚实信用,自己却极其虚伪;讲遵纪守法,自己却常常上课迟到早退;讲大公无私,自己却为了一点“回扣”强行向学生推销并无多大价值的复习资料等等,怎能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和人格!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将对学生的个性品质形成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用“爱心”沟通心灵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界观、他的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
可见,教师的人格、言行,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在塑造青少年灵魂中是其他方面的影响所难以比拟的,也是其他教育手段所难以替代的。同时,教师的这种人格魅力,还会进一步延伸到课堂教学之中,“亲其师,信其道”,这样,教师代表社会主流文化所
师德学习总结报告:爱心随风潜入夜诚心润物细无声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