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向全能型妈妈发展心得体会和方法(六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关于向全能型妈妈发展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今天,我们相约在巍巍汉山脚下,隆重举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暨扶贫攻坚文艺演出,用文化艺术的形式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的丰功伟绩,抒发我们对党的无限热爱,同时,歌颂党的扶贫攻坚政策和伟大实践,共同弘扬伟大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共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好梦想。
今天,莅临文艺演出的有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汉山街道办的领导和嘉宾,有xx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xx和市民协领导xx等艺术家,有xx县委文明办主任、宣传部副部长x,县文联副主席xx和各协会的主席、副主席和艺术家,有西城社区领导和党员干部群众同志们。
在此,我还要荣幸地告诉大家,今天 我们还邀请到了xx县民政局社会科科长xx同志,汉中大河房地产集团公司董事长xx同志,xx电视台、xx电视台、xx艺术报的编导记者同志,以及有关企业的领导同志。
在这里,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今天光临演出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和广大观众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艺术家:
在正式演出之前,我给大家报告一个令人喜悦的好消息:xx县城西社区戏曲爱好者协会现在举行隆重的授牌仪式。
大家知道,xx县夕阳红艺术团已经成立16个年头。16年来,夕阳红艺术团在市、县文化部门和民间艺术家协会,以及城西社区党政的大力支持和亲切关怀下,坚持文化自信,发扬文化自觉,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积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创作编排了几百个文艺节目,先后到省、市、县机关单位,城乡社区义务演出一千多场次,多次获得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奖励。2016年,张桂琴团长积极响应党的繁荣发展民间文艺的号召,申报成立城西社区戏曲爱好者协会,得到了南郑县民政局的批准,他们成为我县第一个经政府注册的民间戏曲文艺社团。
下来,我们首先请xx县委文明办主任、宣传部副部长xx宣读县民政局批复。
宣读批复
请xx市民协主席xx和xx县委宣传部副部长xx为城西社区戏曲爱好者协会授牌!请xx上台接牌。
授牌
现在,我们热烈欢迎县文联副主席xx同志致祝贺词。
xx致祝贺词
刚才我们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祝贺城西社区戏曲爱好者协会的隆重成立!
现在,我们进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暨扶贫攻坚文艺演出活动。
今天的文艺演出活动,由xx县委宣传部,xx县文联 ,xx街道办城西社区、城西社区戏曲爱好者协会主办,由xx县民间文艺家协会、xx县夕阳红艺术团、金歌音乐工作室共同承办,由西城社区戏曲爱好者协会夕阳红艺术团奉献演出。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xx街道办城西社区党支部书记xx同志致开幕辞。
xx致辞
(主持人朗诵)
巍巍汉山张开欢呼的双臂,滔滔汉水扬起激情的波澜,
汉山儿女放开嘹亮的歌喉,歌颂党的九十六周年华诞,
我们共同铸造脱贫致富的梦想,一起走向美好幸福的明天!
城西社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暨扶贫攻坚文艺演出“现在开始!
1、请欣赏由xx县夕阳红艺术团编导的舞蹈《祖国颂》
2、表演唱: 三个婆婆夸儿媳
3、群口快板:打赢扶贫攻坚战
4、女声独唱: 映山红 (演唱:兰月萍)
5、表演唱: 脱贫致富靠勤劳
(作词:郭建中 吴元贵)
6、舞 蹈: 军民鱼水情
7、男声独唱:《西部放歌》
(演唱者:县民协 饶汉文)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到今天,走过了96个春秋,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回顾党的历史,更加激发我们对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的无限热爱,更加激发我们对今天这来自不易的幸福生活的珍惜。
8、诗朗诵: 我们的党 伟大的党
(作者:县作协汪银泉,朗诵:夕阳红艺术团)
9、表演唱: 第一书记下村来
(作词:吴元贵,配曲:郭建中)
10、歌伴舞:一声号子上汉山
11、男声独唱:汉山高 汉水长
(演唱者:县民协饶汉文,伴奏:刘军 徐金泉)
12、小戏剧: 扶贫路上
(编剧:郭建中 吴元贵,导演田素琴,
表演者:杜华婷 邹秀琴 田书琴)
13、舞 蹈: 化 蝶
14、秧歌舞: 扶贫攻坚喜开怀
(编导 田书琴)
15、秦腔选段:祝福 (演唱者:田书琴)
16、舞 蹈: 欢声笑语飞过河
17、快 板: 深山访贫 (表演者:杜玉琴)
18、舞 蹈: 皆大欢喜
(结束语)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观众朋友们: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不忘初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大力开展扶贫攻坚战役,昂首阔步地奔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
关于向全能型妈妈发展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一、基本概况
朱田镇中心小学创建于1958年,现有116个教学班,学生3521人,教职工225人,校园面积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绿化面积125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学校环境幽雅、林木葱翠、花团锦簇、四季常青,是首屈一指的花园式绿色学校。曾荣获临沂市"文明单位"、市“规范化学校”、市级“文明示范学校”、市工会工作单位,市少先队工作红旗单位,市先进教研室等荣誉称号。
二、创建过程和成果
(一)统一认识,建立和完善教育体系
学校领导以深刻长远的理念,充分认识到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意义。坚持以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思想为指导,构筑起以学校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和社会为载体,学校和环保部门共同参与的学校环境教育体制。成立了由校长胡文江任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和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创建"绿色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坚持以绿色观念教育学生,在全校范围内渗透可持续发展意识、环境价值观、环境道德观、环境参与意识与环境建设及创新意识。形成"绿色校园"-"绿色教育"-"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链条,把创建"绿色学校"、实施"绿色教育"作为落实整体素质教育、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切入点,把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二)重视课堂主渠道,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各项活动之中
(1)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采取多种方式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各教研组把环保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渗透环境教育的观点。考试中有环境教育内容的题目,有比分。努力提高环境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师生进一步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发挥了环境教育的辐射作用。构建起环境教育的课程体系。
(2)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手段开展环境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站定期广播环保知识,利用宣传栏定期出专刊宣传党和国家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张贴环保标语等。
(3)加大投入,狠抓管理,加快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的建设进程。学校利用校舍危房改造的契机,对校园进行了全面规划,定出美化的近期和远期的实施目标,投入近100万资金新建校舍19间,配备了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电脑室等,征建了运动场,校园小广场及其附属设施,有计划购买花草树木在植树节、青年节、妇女节等节日中种植。由于有科学规划,有每年持续植树和有效的管理,我校的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学校把校园划分成若干区域,由各班专门负责净化并进行检查评比。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每学期一次总评比,把环境教育和爱护校园列入评选文明班级的重要条件。做好灭蚊、灭蝇、灭鼠和防病各项工作。做到校舍净化,无卫生死角,厕所无异味,食堂符合卫生要求,餐具每餐高温消毒,保证教工、学生的身心健康。
(4)投身社会大课堂,环境体验教育效果突出。我校通过以生活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采用多种环境实践的课外、校外及社区活动促进学生环境道德和环保行为的养成。每年3月12日植树节、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以及世界人口日、世界粮食日组织学生参加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等活动;通过讲座、诗歌朗诵、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绘画比赛、演讲辩论、科技活动等丰富学生的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植绿护绿、垃圾分类、废电池回收、爱鸟护鸟、绿色消费、对周边环境进行监督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的行动;鼓励学生撰写环境论文、调查报告进行环保方面的小发明、小设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环保知识科普小制作竞赛,在市县级比赛中均获得骄人的成绩。培养了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开展的环境保护活动,通过不同方式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进一步增强了环保意识,培养了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操,同时也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否定并批判了污染环境、破环生态的不文明行为,促进全社会都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三、成果和体会
"绿色学校"的创建,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环境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学校找到了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实施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中,广大师生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爱绿、护绿、育绿的意识。学校通过养成教育和环境教育,校园更绿、更美了。学生养成了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学校花草树木郁郁葱葱;道路、运动场、教室地面洁净无纸屑杂物;宣传栏、牌匾设计新颖内容生动、醒目;草地、花圃有维护栏、花草树木有知识简介牌;公共场所摆放鲜花;学生不吸烟、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爱护花草,不乱折乱踏;不高声喧哗,不干扰他人学习;做到了"地面无纸屑、门窗无乱画、墙壁无鞋印、桌面无乱摆、室内无高声、人人衣冠整、个个讲卫生"的要求。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活动的开展,使德育、美育自然融为一体,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陶冶了学生情操,激发了他们爱绿、爱美的高尚志趣;使学生自觉爱护校园的一草一
关于向全能型妈妈发展心得体会和方法(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